读《白鹿原》有感 只看楼主

读《白鹿原》有感
《白鹿原》一书是一首讲述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向我们展示了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书中有锣鼓齐响的迎亲典礼,有庄严肃穆的祭祖大会,有色香味俱全的油泼臊子面,有充满残酷和硝烟的军阀混战。同时讲述了混杂其中三代人的爱恨情仇。
读完《白鹿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人物形象的做人、做事两点。
生而为人,“做人”是值得我们终其一生思考的问题。做什么样的人?好人、坏人、贵人、庸人。读完这本书以后不禁让我感触良多。书中的朱举人告诉我们: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朱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他为人的博学多识、爱国爱民、深明大义、与时俱进。从一开篇的“退清兵”到文章末的“亲身抗日”,朱先生所做的每件事都令我心生感动与敬佩之情。做为仁义白鹿村族长白嘉轩的一言一行,无一不体现了为人的“仁义”二字。身为族长,他安守本分、关爱族人、品德高尚、光明磊落。为族人“办学堂”、“立乡约”、“闹交农”、“修祠堂”,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与了他的族人。
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形象,例如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勇敢赴死的鹿兆鹏。追求自由、关注女权,像一抹霞光照亮白鹿原的白灵,还有敢爱敢恨,同封建思想作斗争的陆兆谦。这些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传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边读书边反思,让自我的内在得以升华。
说完了做人,再说说做事,也就是书中的故事情节。其实书中朱先生的话已经给了我们答案“这世上事皆由因果二字”。种善因得善果,做坏事遭报应。书中的情节环环相扣,做好事的人会得到相应的补偿,而那些做坏事的人,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就像书中设计陷害族长的“石头”,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自己也变成了守祠堂的疯子。还有那些狠心临阵出卖战友的叛徒,为了高官俸禄,出卖战友的性命,最终都落的遗臭万年,死无葬身之所。最让人感慨的,还是族长的好朋友鹿子霖,算计了族长一辈子,占尽小便宜,族长也一次次的原谅了他,可最终也是变成了疯子,被妻子关在家中在大雪夜冻死。
这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提醒人们,做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勿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因为最终的恶果,还得是自己承担。
书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是啊人生多磨难,怎能轻言放弃。正如那句“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