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妹们我求求你们快去看《一级律师》!木苏里的年下它依然很香啊,顾晏和燕绥之绝配!他就是那种不同于的一天把我爱你放在嘴边,但是却每一个细节都会体现出我是你的伴侣的那种,平安美好。“长久是多久。”“到所有身份从世界上注销的时候。”“永不消逝的爱。”大家看看吧!!!我跪下来球球大家了我真的超级无敌推荐。
花城里有好多小小孩,上次推荐书单中也有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文末有直达链接),有很多爸爸妈妈会问到底英语启蒙要做些什么?单单送去机构每周学一两个小时就可以了吗?
最近在重新阅读《英语,爱拼才会赢》这本书,结合里面的一些观点和周围的例子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
大家都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是多培养他/她的听说,主要就是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抓住幼儿的“听力敏感期”,大家都会说“听英语,磨耳朵”,但到底磨的是什么呢?
磨耳朵的目的
1. 通过听,熟悉英语特有的语音语调和韵律节奏,增强语感。
有一次和小侄女一起玩,旁边播放英语儿歌。
Apple 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y, apple sweet.
Apple, apple, I love you.
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
不一会儿,韵律感特别强的小侄女开始自己边拍手边唱了,apple不知道意思,但是发音却挺标准。其实这就是一种“语音激活”,通过频繁输入和模仿达到的语音输出。
还有在教高年级孩子的时候,每次孩子们最头疼的题目就是“完型填空”,每次我们都笑称,“完型填空,是个大坑”。但是有些很难的题目,孩子也能做对,但我问他原因,他无法从固定搭配、语法语义上解释,他就说,读得顺。但这孩子从小的听读量特别大,他无法说出为什么,但写出来的都是对的。这就是从小形成了英语韵律节奏和意群的良好感觉,后续辅助阅读有了一定的流畅度,那么对于英语写作、完型填空这类任务也会做得更加的顺畅和自然。
完型填空我的痛系列
2. 通过听和看,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积累英语听说词汇。
再接着上文说,发现小侄女有很好的韵律感后,apple apple已经说到飞起之后,我在pad上找到了一张苹果的图片,告诉她这个就是apple。重复几次后,每次和她奶奶去买菜的时候,她都会说“啊,这是apple!” 想想,这就是“可理解性输入”,通过“听”感受语调、韵律节奏的同时,爸爸妈妈其实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肢体语言、情境、图片或视频(这就是为什么大力提倡动画片磨耳朵!文末也有链接~),让孩子感受和理解语义,获得听说词汇。而这种听说词汇,在学完自然拼读后,会通过拼读规则转换成读写词汇。
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轻易送太小的小朋友去学自然拼,如果没有什么前期听的积累量,孩子学得慢,忘得也挺快~
我们的“21听说打卡公益群”就有大量动画听力
3. 听辨单词中的单个音素,培养音素意识。
先用书上的知识说说什么是“音素”,简单来说,英语单词字面上是由单个字母组合,但是单词的发音是由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发音组合而成,这些个发音的元素就是音素。比如cat这个单词是由/k/ /a/ /t/这三个音素组合而成。所以有程度的爸爸妈妈可以在平常输入中做些音素的拆分。没有的话也没关系,买一些点读的书,如果有单词的音素拆分就更好啦,没有的话,就等到自然拼读的时候再系统学习~
所以,回到上述的问题:
1. 英语启蒙要做些什么?
大量听,结合肢体、视频、图片等媒体形成“可理解性输入”。有条件就输入一些音素拆分,为学习自拼做准备。
2. 单单送去机构每周学一两个小时就可以了吗?
不够,和中文一样,环境很重要,机构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回家肯定还要用时间巩固,只不过对于小小朋友而言,负担肯定不能有,沉浸式的学习,比如看动画,听儿歌,读小绘本,亲子阅读,是肯定要渗透在每一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