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4-26 08: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芒演义》读后感
原创 山下人 屯水
《巴芒演义》是唐朝的第四本书,也是我读过他出的第四本书:)
当当下单后,不到一周时间读完了这本近400页的书。满满的干货,翔实的内容;提笔想写点东西,却发现真不太容易。活脱脱的感受就是,如同让一位入门级的练武者来点评一下张三丰真人。。。
四本书各自的侧重点完全不同;手1-2可以说是手把手的教授如何阅读财报,类似于庖丁教你如何解牛,更多的是“术”层面的体系与知识。而本书呢,则似一盏灯塔,把价值投资的前生今世乃至后续的路,照了个清清楚楚,说的个明明白白。
《巴芒演义》有几点非常的有特色,以巴菲特、芒格为主线,介绍了价值投资的产生、进化史;穿插着诸多牛人的精彩投资案例。其中诙谐幽默的文风及独特的章回体更是带着唐朝独有的“中翻中”特色。
思考与感悟:
1、牛人并不是生来就牛的,但经过一些事之后,可以反思,可以进步;从别人的经历/教训中学到经验与心得,是一种不错的能力,自己不一定需要趟遍每一个坑。
作为巴神的导师与老板,格雷厄姆从家境的巨变与混乱中进入华尔街,一开始也是标准的投机者,小有成就,代客理财,股市挫折导致在新婚过后甚至就想到自杀;之后逐步反思,小试牛刀,信心满满的成立基金,在1929大崩溃来临之前依旧因为贪婪(已经算比较保守,8-10%保证金可以交易的年代,把杠杆只保留在125%)完整经历了了三个腰斩,额外再奉送12%的跌幅的经历。
这些经历相信很多的普通散户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大师的区别在于反思及纠错能力超强。经历过90%跌幅后的格雷厄姆彻底变的保守。在随后的时光中利用烟蒂股,以及 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 奠定了自己的一代宗师地位。
巴菲特的所学,所思,所悟,形成了以喜诗糖果案例为界,划分成了烟蒂体系与伴随优秀企业成长 这两个泾渭分明的2个阶段。前者严格恪守老师的原则与教导,主要案例包括地图,风车,纺织厂,后者的主要案例包括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大都会,B夫人的家具商场等。
书中也有阶段性踩坑的牛人带来的警示: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者,全世界掌握经济数据最全面的人,20年的时间内,利用不同的组合来印证 基于信贷周期理论择时策略的失望,彻底放弃了通过预测宏观经济波动来进行投机的念头。
香农在技术分析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之后,也最终放弃了技术分析。
连一向谨慎的芒格,在面对业务相对简单的可口可乐的估值及发展时,无论销量还是利润都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2、面对十级西格玛事件,该何去何从,做何选择?
长期资本的顶级光环团队(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务套利之父梅里韦瑟,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默顿,舒尔茨,前财政部副部长,美联储副主席),长期豪赌相关股票或债券的价格向"常态"收敛上,98年后随着亚洲和俄债务违约,导致30年国库券和29年国库券的价格发散,而非收敛。最后的结果是年初的创始人团队的19亿美元一次性输光。
接下来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梅里韦瑟吸取了巨大的经验与教训,优化模型与算法,提升风控(杠杆严格控制在15倍以下),十年后,新成立的JWM基金再次清盘。
萨缪尔等人的提醒:“小概率不等于不存在,大概率不等于必然,均值不等于现实。”面对凯利公式的理念精髓,一句话总结:“无优势不参与,有优势堵大点。”
阅读这部分的时候,大家估计感受会更深刻一些。这几年的去杠杆,几轮股灾,脱欧,贸易战,新冠,这些都是投资中必然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天鹅,即便没有上边这些,也会有其他黑天鹅飞出来。
人一辈子富裕一次就可以了,反复的变富(此刻我想到了大作手中的利弗莫尔同学),多数人会疯掉的。
3、能力圈的选择与应对
早期巴神投资、收购伯克希尔时,应该是不懂纺织业的;以为捡了大便宜,经过痛苦的挣扎之后,近乎免费的把资产再送出去。期间耗费了宝贵的时间成本与巨大的资金回报(2018年巴神自己电视上说错失了2000亿美金的金钱)。
粗暴一点判断,对于大多数的普通网民来说,应该是没有选股能力的。否则,应该也不会有股市中的1赢2平7亏的规则。
博格已经对过往110年中美股标普500投资收益来源做了精细化的统计与划分,相信大家看到后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与认知。
若有选股能力,则精选自己能懂的公司,伴随;若没有,则etf 指数基金;这是一条可持续的康庄大道。
结合最近发生的事情,多扯一句,不懂的事情不要去做;比如近期的原油宝事件。
4、关于杠杆与做空
巴神利用保险中的浮存金,其本质也是一种负债或杠杆。浮存金虽然在财务角度要归属到负债类别中,但属于无息负债,且因客户需要支付管理费用,反倒变成一种负成本的资金;这些浮存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也存在极大的潜能;对于普通人来说,大概率属于可望不可及的范畴。
作为巴神的偶像兼导师的戴维森,1929年7月,也就是大萧条的前夕,做空美国无线电;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很不错了,基本是大崩溃前夕的高位,戴维斯在股票上涨超过百倍的时候做空,结果依然是爆仓。永远需要记住:高估之后可能更高估,低谷之后可能还有暴跌;市场先生的出价只能被利用,无法被预测。
关于杠杆,我觉得可以适当补充一下,彼时的美股是8-10%的保证金交易,也就是说超过10倍的杠杆。这与A股的融资融券是不一样的;当然,假如已经使用了杠杆,不建议在到了极限情况下才采取措施,动态担保比是一定要有的;普通户与信用户以及担保品与信用一定要有更高要求的规划。
对于A股的普通网民来说,一定是不适合用杠杆的,本身9成以上的股民在股市中就赚不到钱,再使用杠杆,只会把投资业绩放大(直白一点叫死的更快);巴神在认为确认性100%的事情的时候,也会用杠杆。印象中老戴维斯等牛人,在极端情况下,也部分使用杠杆。
5、鸡蛋里挑骨头
作为巴芒演义中该有的二号中主人公,感觉整本书给予芒格的篇幅略少了点。
巴神的时间与精力基本都专注在了投资事业,对于在家庭、生活、子女等各个方面其实都挺遗憾的。相比而言,芒格无论在投资,在家庭,在子女教育等各方面都碾压巴神,对于普通的劳苦大众来说,可能更具有借鉴意义。
手1,读了超过10遍,这一本《巴芒演义》,我相信也一定会是被翻阅次数非常多的一本书。
2020.4.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