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说我写的是 电影,但是感觉还是 想写点东西。
印度电影 起跑线 聚焦于当下的教育问题, 从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商人 那里 在老婆 带领下,为了下一代不落在起跑线上,
不惜通过各种方法,拿到名校的教育资格的电影, 很明显,其中方方面面都跟国内相似, 其中之一是 学区房,上流社会的交际。
谁知道,学区房买了,名校资源仍然不够,上流社会的交际,确因为不懂上流社会的交际,因此被鄙视。
其中之二 ,上面试培训班,学习各种技巧,应对面试,结果发现面试班的方法没用,因此决定用自己的办法。
其中之三,拿钱砸,首先找官员,要求得到推荐信,结果推荐信没用,然后拿钱捐助学校,这条路也验证不通 。
无意中得到一个办法,就是穷人可有有部分指标,进入名校,为了进名校,不得已装穷人,住贫民区。
在穷人区,结识了了一对仗义的夫妇,教他们穷人的生活,注意,穷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是各种各样的打工,过节习俗。
总之在帮助下,他们通过了穷人的身份的通过了入学面试。最后那个仗义的夫妇自己的小孩的却在面试下被刷下来。
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剥夺了穷人接受好的教育资源的权利。
略带讽刺的是名校的老师也是女仆出身。现在站在权利的校长身份上,她确用权利来帮助富人,因为这样收益更大。
另外讽刺的是,即使穷人上了名校,也会因为消费不起各种昂贵的校外素质教育需要的费用,而被排挤。
最后,电影的结局是好莱坞的大结局,富人醒悟过来,指责名校老师就是生意人,不重视人品。将女孩转入普通学校,同普通学校
孩子一起接受平民教育。
正如弹幕指出的一样,虽然电影可以针砭时弊,但是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么美满的结局吗,每个人都知道名校有弊端,但是
在现阶段,家长们仍然在追求。虽然说选择权在自己,但是有很多人随大流。这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