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379|回复: 2

《人间失格》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9 0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万里觅封侯》《天潢贵胄》《嫁给暴君后我每天都想守寡》(这本还改名了,叫《愿以山河聘》)都是超好看的古耽,当万特别好笑,很有梗,但是又有点玻璃渣的那种,让你刚笑完就哭,还没哭就想笑,停不下来的那种,天潢贵胄没什么好解释的,就是好看,最后两个人对立要打仗那一段真的明知道他俩肯定没事不会虐但还是好担心那种,但是真的不虐,守寡这本真的本来没有给太高期望,但是他真的远远超过我的预期,非常甜,也没我想象中的要虐的剧情,非常甜,姬越他对阿敛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两个人一个王一个是质子,但是这个从来都是强强,阿敛也很强,两个人都留了一手,这就是个逐渐让对方沦陷,放下警惕心,从喜欢到爱,从爱到深爱,从深爱到真正的至死不渝的过程。
  生而为人,实为我幸——《人间失格》读后感
  原创: 朱小红 读写时空
  决定看这本书,并没有马上打开手机去网上找,而是去买了实体书后再看的,看完这本书,花了大半个寒假,不算长但也绝对不短。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人间失格”意为“丧失为人的资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又是无尽的悲哀。这句话似乎就给主人公叶藏的一生定下了基调。叶藏的一生,短暂而又漫长,虚假而又真实,这是大庭叶藏的一生,亦是作者太宰治的一生。
  这本书是太宰治生平最后一部作品,作者的一生,如同主角叶藏一样,整日沉迷于酒精,艺妓,麻醉药以及自杀的冲动之下,但他写的文章却直逼人的内心,逼迫人们去看清现实,所以他在三十九岁的时候选择了自杀,对于他的评价,说他因为不愿面对现实也好,说他懦弱也罢,但是他的作品,他的才能,的确是让人无法批判的。
  而书的主人公叶藏,小时候挂着失真的笑讨好所有人,青年时期逃避社会,最后寻找救赎到救赎幻灭。童年时期的叶藏隐藏自己的内心,在家庭里讨好自己的父亲与兄弟,用自己滑稽的抄完愉悦所有人。他的一个同学开玩笑说他以后会成为画家,会被很多女人喜欢。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强大,预言一点没差,青年的他为了逃避社会竟与有妇之夫相约跳河自杀,结果妇人死了,他却差点落得牢狱之灾。
  整本书里,酒和女人是主线,叶藏用这两种方式麻痹自己,从中获得慰藉,他用父兄给的钱去喝酒,去嫖,去赌,以此获得快乐,后来没钱了,就画低俗不入流的漫画挣钱,在这期间,他还引诱了房东的女儿和女大学生,最开始,我是很厌恶他的手段与伎俩的,只是后来,我似乎懂了,这是他伪装自己的方式,让别人看不透自己的方式。
  后来,他遇上了善良的良子,其实我不太懂,他到底有没有爱过良子,我甚至觉得他是为了救赎自己而娶良子的。娶了良子后,他也过了一段平静祥和的日子,只是后来,良子因为信赖而被人侵犯了。他不恨良子,他恨的是人的信赖知心总会因为过于信赖别人而遭到玷污。
  某天,他发现良子在吃安眠药,他不怪良子,但良子却变得小心翼翼,以至于感情的破裂,所以啊,叶藏最后又只有一个人在这世上活着。后来的叶藏回到乡下,被一个女佣照顾,却也被欺负,以此终老。
  “三张照片,三篇手札”故事不长,我看了很久,也想了很久。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黑暗的沉沦中生出骄傲。因为骄傲,所以不选择生,所以抗拒粗鄙的乐观主义。”叶藏于安乐时创作绝望之诗,于不如意时写出生之喜悦,直率的可爱,却又冷漠的可怕。其实,叶藏的心中也曾有过温柔与爱,不然,在文末,曾经的京桥酒吧老板娘怎会说“我们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话,不,即使是喝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呐。”我并不曾见过老板娘口中的阿叶,却也愿意去相信他是存在的。因为存在即合理,即有意义,不论是叶藏还是阿叶,都是这世上所真真存在的。
  书中说“怪哉,仅一夜之隔,我心竟判若两人”道出了人性的变化。叶藏寻找做人的方式,但最终走向寂灭,如今之人又如何不是这样,大家都在寻求一种活着的方式,以求自慰。
  这种似于阴暗型的小说,抑或是过于现实的小说,人们一般是不愿意去着眼的,人莫不过是理想主义者,都愿意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都希望现世美好。我一直很喜欢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的生活,那种什么也不去争的生活,淡如水,却又处处透露出快乐安逸的气息,有人说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他以自己的生活围了一座城,如此生活,如此人生。如今的人们都向往这样的生活,平平淡淡的,我一直很庆幸,我生活在一座不大的城市,这里的人不用整天忙碌,我等个公交车的时间也能同旁边的老奶奶聊聊天,这样的生活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无追求,但与我而言,却是最好不过的了,叶藏的生活里没有人情冷暖,有的只是各自的利益,所以他那样一个好孩子最终成为了众人嗤之以鼻的,这一篇记述,写尽了人情冷暖,曾世炎凉,也道出了人心。
  日本文学总给人一种“人间不值得”的感觉,但我们在面对深渊的时候,为何不怀抱温柔,明媚的活着。
  生而为人,实为我幸。
  朱小红,南溪一中语文教师,喜欢阅读,热爱生活。

相关帖子

题一个有点冷的文,长佩《太平长安》。权谋算计王爷攻和新科状元少年受,阅读体验也是剧情线感觉写的很好,但感情线可能有点模糊,我觉得是一见钟情互相吸引。因为是长篇古风破案所以伏笔都在后面,包括攻受的初遇。攻一直在保护受,受是成长型的一直在努力追上攻的脚步,到最后两人并肩走那一段真的很绝。我和up一样没什么雷点看这本所以应该没问题。这个作者写文不久写的这篇,我觉得刚开始写剧情线能这么好已经很不错了,她之后的文也是一直在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3 08: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失格读后感

  李炜杰 川大锦江19级工程造价一班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生而为人,为何抱歉?在《人间失格》此书中,他将人性的丑恶暴露在我们眼前,为我们阐释了何为人性。

  没有任何词藻的修饰,用最简朴的语言,最简单的心里活动,刻画出最真实的角色,贴近生活。他这种大胆的写法,令人佩服,他敢写敢说,身在一个日本落魄贵族家庭,《人间失格》中的第一篇文《人间失格》仿佛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小叶同为贵族家庭,高情商高智商,但表面光鲜,实则肮脏不堪,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他从小戴着面具示人。手札结尾,老板娘说“我认识的小叶非常坦率,也十分机灵。要是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是他喝了酒,也依然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神一样的好孩子呀,可是在我眼中,叶藏只是一个好逸恶劳,为了讨好他人而改变自己,最后将近扭曲的可怜虫。然而这正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写照,为了讨好他人而改变自己,最终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丧失了自我,成了为一个自己当初最讨厌的人。

  纳兰曾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说的是儿女情长,但又未尝不是说的人生呢?最初的叶藏是一个机灵爱看书的小孩子,懂事、明事理,不想让大人难过。

  就像自己明明喜欢书,但在父亲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他没有说话,大家都知道他喜欢书,在哥哥说了句“还是给他买书吧。”之后,父亲沉了脸色在记事本上写下“书”,最终叶藏为讨父亲欢心半夜悄悄起床将父亲记事本上的“书”划去,改成了“狮子舞”,果不其然,等父亲出差回来十分的开心。

  可他的懂事到后来变成了对他人的妥协,一种逃避现实的懦弱行为。

  看着自己妻子被他人侵犯却不去救她,眼睁睁的看着他的救赎被毁灭。

  他说:“那一刻我感到天旋地转,呼吸急促,心中不停念道‘这不过是人类的本来面目,没什么好怕的。’”

  他说:“房间里亮着灯,里面有两只动物。”

  他说:“这一次我终于对所有事情失去自信,对人类的怀疑更是变本加厉,这世上再没有什么能让我期待,能给我快乐与回应。”

  在那之后的每个难以入眠的夜里,愤怒都会让他发出痛苦的呻吟。曾经最吸引他的那抹纯真啊,如今却成了他堕落的源泉。那是他曾以为的救赎,他以为世界给了他一束光,照进他的生活,让他得以像一个正常人一般生活。可正是这样,越相信被背叛的时候打击就越重,即使那个背叛是被迫的,也是自己没有去制止的,但叶藏从此一蹶不振,他比没遇到吉子前更消沉,更颓废。

  他再一次典当自己妻子的衣物,跑去酗酒,最终还染上毒瘾……故事的结尾,没有人知道他去哪儿了,也没有人能找到他。

  故事的许多情节与太宰治的经历十分相似,在那样一个时代,他无法直接倾诉自己对世界,对人性的憎恶,他需要一个发泄口。那是他对自己的艺术以及生命的最后一次清算。

  “一切都会过去”这是叶藏唯一看作真理的话。

  叶藏,这是一个典型的忧郁症受害者,孤僻的性格,童年被仆人侵犯的阴影等让他害怕、害怕生活、无法适应环境等。这是一个无法根治的社会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这篇文章表述的是一种突然被抛向人海,找不到立足点的彷徨与自我的放弃。

  《人间失格》说是此书最精彩的一篇文也不为过,但给我最爱的却是《香烟与美男子》。文中有一句话——人们总是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猛然觉醒时,自己已经躺在地下通道的角落里,再不是人了。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文章最后,“我”与流浪汉的合照中,妻子将我认成流浪汉,与前文“我”的自以为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狠狠地打了“我”的脸,讽刺了那些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

  太宰说:“尽管我一路直行,还是发现那些躺在阴暗角落里的流浪汉几乎全是容貌端正的俊美男子。”正如那些外表光鲜亮丽的人,实际上更有可能躺在阴暗角落,那是他们不愿意被常人看到的一面。从赵薇洗钱,到范冰冰阴阳合同事件,再到戒烟大使吸烟……这些事情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当然,也不一定是假的,但肯定是片面的,他们想给你,愿意给你看到的罢了。

  “听从神的旨意的天使,隐去双翅,从空中飘落到这世界的各个角落。我落在北国的雪原,你落在南国的蜜柑田,而这群少年落在了上野公园。我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如此。”

  “少年们啊,无论你们今后度过多少岁月都请不要介意自己的容貌,不要吸食香烟,若非节日,也别喝酒。”而《人间失格》中的大庭叶藏却是一个讨厌自己容貌,患上鸦片瘾的酒鬼,他喝酒喝到吐血。

  《香烟与美男子》正文最后一句“长大后,请多加爱惜那性格内向,不爱浓妆的姑娘。”此话如若没猜错,那个姑娘应是说的吉子吧。吉子不过是一个缩影,善恰好是罪恶之源,让人感到悲哀,也很痛心。

  最后的goodbye——惜别,即是再见,这是一篇没有结局的文章,谁也不知道人生的路口是再见还是再也不见。

  昭和11年10月,在亲朋好友的劝说和哄骗下住进精神病院,这次入院经历成为他一生都无法释怀的经历,也成为写作《人间失格》的原动力。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阅读时的真实感。利用“反讽”的手法让小说的情节呈现“背离”与“互反”,它要求读者在阅读时须超越非反讽性叙事的单一视角,不断地对叙述对象予以“证伪再认”,从而将平面认识转化为立体认识。

  日本文学评论家奥野健男、正宗白鸟等认为《人间失格》是“塑造了不得不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物形象的杰作”。

  此书之哀的根源最主要还是软弱的灵魂,日本式的行事风格和贯穿生活的精神是“和”,这种“和”的背后所拥有的软弱和暴戾,无论是将哪一种单独列出都是异常可怕的。就软弱者本身而言,生活亦或是活下去都是困难的,那些支撑着活下去的东西也必须是外界给予的。世界是千奇百怪、光怪陆离的,想要的往往得不到,而不想要的往往唾手可得,软弱者生活在这个古怪的圈子里所受到的只能是日复一日的无可奈何的痛苦。

  而这种写满了人性堕落的书,我们又为何称之为经典呢?一条网评是这样说的——

  在人性的堕落中,而心有不甘。

  就像写满了人性的欲望、恶和贪婪的《金瓶梅》,它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生活的描述,体现了当时的民间生活,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让我们具有看透和刺穿黑暗的力量。

  于人间炼狱中,于人性的牢笼之中,我们不断挣扎,叶藏是我们所有人挣扎的缩影,他的纠结、痛苦,是因为他不想妥协,不想迷失在灯红酒绿之中,不想躺在地下通道的角落里,再不是人。这个世界对他而言是炼狱,是折磨,他想逃离,离开这样一个伪善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令人作呕。

  “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无耻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狱里连选择死亡也不被允许,没有一条出路,无力的绝望。”

  这正是被切开的赤裸裸的社会,这是最真实的写照。因此,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对不起。

  但社会也是有光的存在的,比如良子,比如吉子……相信你的黑暗世界总会有一束光照进来的人间失格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08: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间失格》读后感

  原创 思叶 艺堂杂文

  《人间失格》这本书我早在几年前就看了,前几天好友说她买了这本书来看,我就又再次翻开这本书,再次阅读的时候,心态与理解完全不一样。就此写了些简单的读后感 ,以此共赏。

  (小说封面)

  一、作者简介

  这本书的作者:太宰治(日本)

  太宰文学被誉为永恒的“青春文学”,被年轻的少年们视为神明一般地遵奉,与此同时又被誉为“弱者的文学”,

  在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对作者的印象是吸毒分子,赌徒,酒鬼.....可以说,所有用来形容人类的负面词汇,太宰治都可以驾驭的了。可以就这样一个人却在我们人世间留下了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太宰治于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多额纳税的贵族官员。在一个穷乡僻壤的豪门望族,却依靠投机买卖和高利贷发家致富。这样的家庭使他滋生了一种“名门意识”,他的一生一直在留恋、依恋这个家庭和背叛、批判这人家庭的矛盾中挣扎博斗。

  “人间失格”其实并不是一个中文单词,而是由日语的汉字直接引用过来的词汇,在日语之中,“人间失格”翻译为:失去作为人的资格。

  『失去作为人的资格』是太宰治对自己短暂人生的点评。

  太宰治只有短短的39年。他五度自杀,四度殉情未遂,最后1948年6月13日深夜太宰治与崇拜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跳玉川上水自杀,时年39岁,留下了他最后的作品:《人间失格》。以至于他说“回首往事,我的人生充斥着耻辱”

  他自杀那么多次,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有人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在自杀前,对自己生前经历的反省,和对自己生命最后的救赎。

  (书前序的内容对太宰治的评价)

  二、书内容分析

  太宰治把自己故事都写在叶藏身上(《人间失格》的主角)。

  青少年时期,叶藏运用自己身上充分的滑稽细胞,去逗乐自己身边的人,小时候起就惯用的“逗笑”、“装模作样”等手法来伪装自己,“滑稽小丑”地扮演中成了大家的“崇拜者”。

  他生活在孤独寂寞的世界里,渴望着热烈的爱而又无未得到,这使他感到一种被世界抛弃了的悲衰。

  “故意的、故意的”

  当他的同学识破了他这小丑的“身份”。他是如此不安和恐俱。

  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作为小丑的“身份”。即使到了后来无论跟有孩之妇静子在一起还是跟良子等在一起都是一样。

  “如果仅凭为人处世的才能,迟早有一天总会露馅哟”

  他的这种“丑角精神”仍然是为了向他人求爱。同是也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自我。

  “你呀!肯定会被女人迷恋上的”

  这个恶魔一样的预言,他有一幅华美的面孔,一颗机智的大脑。让无数的美女,都被他迷得神魂颠倒,自愿被他掠夺钱财,抢劫美色。

  然而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不仅酗酒,吐血,赌博,性爱。乱搞男女关系还老偷女朋友衣服换酒喝,这些还都不能使他快乐。

  在一次不经意间,叶藏接触到了毒品。

  毒品这种让人沉沦的愉悦感。让他不可自拔的迷恋上了。以这种麻痹刺激的方法来调味他的生活,可以说他是品尝所有人男人不敢想像的生活。

  他的朋友劝他,告诉他什么是世人。

  叶藏说: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的无奈和辛酸。

  “到一个没有女人的地方去。”

  他的家人,把他当成疯子,当成神经病,送进了医院,叶藏也感觉到自己深深的罪孽。

  他已经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丧失了做人的资格)

  三、读后感想

  看完以后,沉重、灰暗、压抑;这个虚无缥缈,无可明状的“小丑”一直在我的脑海。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我们有多少不敢说,不敢做的事呢?都在扮演着那个“小丑”,我们没有太宰治那么伟大。他不想活得虚伪。他宁愿选择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

  我也很佩服他的勇气,能够从容的对待他身边发生的事。宁愿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也绝不妥协违背意愿。

  我们是不是在无意之间,也丧失了作为人的资格呢?
推广链接请保留:[url]https://www.rxy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9 16: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