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4-27 1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一样的童年—《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
臧安民,男,1971年3月22日生于吉林省东丰县二龙山乡。祖籍山东省金乡县。1992年毕业于吉林省辽源师范学校,1998年毕业于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吉林省辽源市作家协会会员,东丰县画乡诗词学会会员。一九八九年开始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作品百余篇(首)。现供职于吉林省东丰县二龙山乡爱国学校。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小小说主要发表在《小说月刊》、《金山》、《当代小小说》、《当代闪小说》、《关东文学》、《无名文学》、《辽河》、《关东周末》、《吉林日报东北风专栏》、诗词多发表在《画乡诗词》、《长白山诗刊》等。
初识马克•吐温,是在读初中的时候,一篇《竞选州长》,让我领略了外国短篇小说名家的风采:幽默风趣的戏剧语言,入木三分的讽刺效果,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我钦佩万分。及至后来,再结识世界短篇小说名家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喜爱欧•亨利的结尾、莫泊桑的诙谐、契诃夫的苦涩。兼之马克•吐温的作品有两部儿童历险记,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暂将马克•吐温忘之脑后,也不能算是喜新厌旧吧。
翻开《汤姆•索亚历险记》,一页还没有读完,我就被大师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一幅完完全全的儿童色彩的生活片段,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的生活剪影,跃然纸上,活脱脱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这个集聪明活泼勇敢善良于一身而不无一点恶习的孩子,是那样的招人喜爱,惹人同情,这些喜爱和同情又是必须的,因为那也是我(可能也是你)小时候经历的翻版。
先说狡黠(聪明),波莉姨妈罚他做苦工——独自刷完一片长长的围栏——而且不能借助外力,除非那些人是自愿的。汤姆没有话说,自然要接受了。先是苦闷,不能去玩了,眼看着小伙伴们在眼皮底下溜走,痛痛快快地去玩,汤姆的眼睛都红了。后来还是慢慢地静下心来,通过自己的表演,把亲自刷完一片长长的围栏当成了一种无上的荣光,无比的自豪,并且表现得如醉如痴。一些孩子上当了,要替他完成,他又像忍痛割爱似的,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自然又勾得这些孩子心甘情愿地拿出一些自己的宝物来,才能被允许有这样的特权———刷围栏。结果小汤姆是大发特发,活没干着,反倒以此狠狠地大赚了一笔。
再说取巧(投机),主日学校要大考了,相当于我们正常学校的期末临检。规则是,只要有一个孩子有十张黄票,就有大奖。可是我们的汤姆偏偏就有九张黄票、九张红票和十张蓝票(十张蓝票顶一张红票,十张红票顶一张黄票),汤姆又在全校出了很大的风头。自然那些各种各样的票子是汤姆用发财的礼物换来的了。临到考试时,偏偏考官又出了一道最为简单的问题,汤姆脱口而出,令那些希望汤姆倒霉的教师和学生大跌眼镜。
人一出名,就有了爱情的欲望,管它是真的假的。汤姆第一次追上了一个女孩子,很美的,甜蜜了好久。可惜好景不长,人家搬家了。他很是失落了一阵子,可是学校很快又来了一位美女学生,而且很“凑巧”地成为汤姆的同桌。汤姆的兴趣很快的就转移了。一番追求,几番甜苦,唯汤姆自知了。至于以后的山洞迷路,也和这位小美女有很大的关系。
再说勇敢和富于冒险,无谓的和人打架,只为人家穿了一件自己穿不起的衣服;夜探古墓,勇闯鬼屋,深夜约会,做强盗的头,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做海盗半夜宁家,不敢露丝毫的马脚;遇敌人如鼠而窜,也全然没有了一点强盗头的风采……到了最后却又阴差阳错,糊里糊涂地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完成了这段正传。
这些细节,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将一个天真率直的小淘气鬼的形像,跃然纸上。读到会心处,会让你莞尔一笑,颔首不已。
童年,这是一个充满了激情与幻想的年纪,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年纪,是一个渴望成功与冒险的年纪。
无论是谁,在那样的年纪里走过,做下了任何的事,都不是罪过。
就像是波莉姨妈说的那样,汤姆这孩子,也没有什么大的缺点,就是淘点气,再说谁小的时候没有淘过气呢?
是不是?谁小的时候没有淘过点气呢?
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几多相似?
想起了高尔基的《童年》,充满了苦涩、灾难、无奈、郁闷,这是和作者的主题思想分不开的。高尔基要表达的是什么?马克•吐温要表达的又是什么?
同读的还有另一部短篇《王子与贫儿》,主题鲜明,不失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作,语言与行文上看,愚以为不及前者。
我在想,孩子的世界,是多么的复杂。
我还在想,孩子的世界,又是多么的简单!
只要你用心的走入,也许并不难,了解他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