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3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500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4:0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为什么没人去推《地球上线》!地上的剧情线是真的强,强死我了,感情线有点暗,但是糖糖真的一直喜欢傅闻夺!呜呜呜,甜死我了,白若遥是真的香!慕回雪是真的意难平。剧情党不得错过的一篇好文章!晋江文学城的,莫晨欢大大是真的好厉害。我看地球上线总有一种“看懂了,又没看懂”的感觉。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你在为谁工作》这一书,主要阐述了我们为何要努力工作和如何去努力工作,通过多个真实的社会写照,成功人士对待工作的态度,让我们知道任何人在任何岗位,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都是可以成功。
  试问自己,我在为谁工作―――我在为自己工作。其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总是排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他们的学历是否很高,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只能如此而已。其二:只有在热爱自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现今的社会,许多的年轻人都追求高薪,许多人看不起自己的岗位,所有的一线劳动都是“没有文化”的职业,这样的看法,就会将所有的工作者推向深渊。《你在为谁工作》书中告诫我们要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机会,我们不能因目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而是应当看到机遇本身的真正价值。我现在的工作都是一次一次的重复地做着一些事情,有时候使我自己都感觉乏味,同时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总认为这样的工作是不是无止境?当我们开始推诿责任,当我们丧失工作激情,当我们对工作产生怨恨的时候,我们需要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静静反思一下这个简单而又包含着深刻人生意义的问题:“你在为谁工作?”
  读了《你在为谁工作》之后,我想我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去思考一下,从工作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对待工作的态度还有存在哪些欠缺?从而更加努力的在工作中不找任何借口,点燃自己的工作热情,积极发挥团队精神,从工作中发现乐趣和惊喜,在工作的激情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吧!敢于主动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一个朴素的人生理念。

丧病大学,我真的太爱了这篇!就是在大学考四六级考着考着丧尸来了,没有异能没有开挂超写实 太有代入感了,没有异能专业凑各个真的是各显神通,我看这个的时候真的笑掉头!!而且这篇文一点也不丧,真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曙光其实一直都在。还群像,每个人都写的很真实而且灾难发生时主角二人处于矛盾分手中,但其实他们非常爱彼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4:02:42 | 只看该作者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陈晓霞)

  休假这几天读了《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使我收益良多,它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也想为自己的将来,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对于这本书,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要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要有明确的工作态度,一份好的工作来之不易,要对工作心怀感激,以一种坦然、喜悦的心情去做好每一件事。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用心去做,在工作中努力挑战困难,总会有收获。要有志向和理想,用生命去做每一份工作。

  工作能够给我们带来薪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工作也可以让我们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不要担心自己努力去做的工作被忽视,薪酬只是回报我们努力的其中一个方式。努力的工作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人格,丰富自己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智慧。找一份自己喜欢并且适宜的工作,是很容易从中得到满足感,从而快乐的工作。

  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是一座宝贵的钻石矿。书中举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作为例子来告诫我们关于后花园的钻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不要浮燥,务必要认识到自己正拥有的一切。工作要脚踏实地,在工作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不要怨天尤人。不能看见别人的薪酬却忽视别人付出的努力,要时刻告诉自己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少数员工的能力和智慧,更需要绝大多数员工的忠诚和勤奋。作为一个绝大部分的员工,我们在工作中更应该积极勤奋,要积极和其他部门合作,忠诚是一种职业的生存方式,公司不仅考验一个员工的工作能力,更看重一个人的品质,这代表一个员工的忠诚度,老板更倾向于喜欢忠诚踏实的员工。而我们作为一个公司的员工,必须要拥有这种品质。

  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作为一名员工应该拥有的品性和技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学会如何去努力工作,更好的去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5:47:01 | 只看该作者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张淼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这是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曾问过自己。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及与自己理想状态不和,从而使自己郁闷造成精神上萎靡,失去对未来自己的生活信心,整个人也就消沉了,更别谈实现自我价值了。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最为重要:

  第一、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明白一点,我们是为自己的前途工作。只有工作才能满足我们的各种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只能通过工作才能实现的;有工作的机会,才能让自己充分发挥能力,展示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我们自已实现目标而做的。要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和平台,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挑战做好铺垫。

  第二、认真工作才能让你不断的去思考、去学习、去吸取经验,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积累过程,知识和经验积累得越多,才能战胜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困难,才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才会有越挫越勇的气势,才能离实现目标更近。因为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机会,通过努力实践,才能更好的把握机会,实现理想。

  第三、对工作要充满热情,把工作当成兴趣爱好。这样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我们工作更多的是同时实现价值。如果对工作没有热情,那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信心,不仅不进步,还很有可能倒退,最后被社会所淘汰。

  第四、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体会到乐趣。我们应该怀感恩的心去工作,我们就应该更努力的工作。不管环境如何,作为员工都应该恪守职责,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忠诚于自己的企业,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分析和抨击别人,去指责别人,重心要放在如何能尽善尽美的干好自身工作,并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努力的工作,来回报单位和自己。只有通过完成出色的工作才能让自己实现理想,实现自我价值,赢得美好生活。

  规划设计部 张淼

  2015年8月1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08:18:55 | 只看该作者
  为创造价值而工作

  (黄惠)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人为什么要工作?为谁而工作?这个问题类同于“为什么要学习”,不同的时代有迥异的回答,而曾经耳熟能详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便是当时羸弱中华的呼声,鼓舞了众多莘莘学子 。学习固然有万千原因,工作必然也没有统一答案。但于我而言:我的工作是为符合这个社会现阶段价值现实目标而为之。简言之,为了创造价值。这个价值往小了说是自身的成就,往大了说是社会的发展。牢记从小就刻进脑海的目标:做一个有用的人。

  生命的轮回注定个体的物种只能局限于某一时间轴区间,在这个区间,整个社会群落的认知和生产力是有其局限的,解读“工作”也就顺势留下了时代的印记,我所认同的创造价值的工作亦是如此。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放到工作中来解读,我们把工作分作两种:有效工作和无效工作,那么:消耗的工作资源必然等同于有效工作和无效工作的总合。所以,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放大有效工作的成果,最大限度缩小无效工作的比率。努力把工作中原本很大可能归于无效工作的那部份量能转化成为了有效工作。有了这唯一的目标,如果做到超出常规比率的工作成果,那就是创造价值。

  《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在阐述工作的主体、对象和意义时有作者主观倾向的引导,它希望读者并非唯一着眼于工作所能产生的收益,它引导读者理解如何完善工作流程和学习如何工作,以及通过工作来升华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解答“你在为谁工作”。综其所述,无非是希望读者从“小我”中走出来,向“大家”迈进。之所谓无为大道,自然的东西是最好的。一本读物并非能改善一种惯性,固有模式的改变必需辅以规范,以可量化的工作效能量比来核定,无为便也为之,而其中某些既以存在的标准便也检验真章,贴合价值取向。

  所以,该书仅为“抛砖”,思考才能“引玉”。为工作的理由万千,但吾之标准毅然。

  规划设计部黄蕙

  2015/8/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4 16:11:03 | 只看该作者
《你在为谁工作》读后感500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1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