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9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师之鉴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来了!《丧病大学》《骷髅幻戏图》《这位alpha 身残志坚》《子夜鴞》《子夜十》《全天堂都以为上司失宠了》《格格不入》《一个钢镚儿》《犯罪心理》《临时保镖》《灵异片演员app》《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史上第一佛修》《解药》《碎玉投珠》《我总在春天想起你》《表面矜持》《稳住,你可以》《新世纪,新冥界》《日落大道》《漂亮朋友》《哏儿》《禁区》《明日星程》《我和我的凡尔赛朋友》…推不动了。
  不必对教育失望——《为师之鉴》读后感
  一直以来,教育承受了太多的本不该承受的痛。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从李刚到李天一,再到形形色色的“门”事件,社会舆论已经习惯动辄就把教育推到风口浪尖“拷问”了。一时间,社会对教育兴师问罪的风气甚嚣尘土,对教育的信任度几乎降至冰点。
  作为在职的一线教师,我又在k12教育网班主任论坛和民间的多个草根网上教育研修团队活动日久,对全国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现状还是有点了解的。我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教育固然有自身的种种不足,但绝没有悲观到人尽可辱的地步!
  《为师之鉴》一书捧出的50颗教师赤心,足以能说明这一点。
  读甘小琴老师的《老师又想起你了》,我为她的摧心裂肝心痛:学生程伟心脏病发作,老师和同学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死神将他从身边拉走;读王俊章老师的《“他”竟然是个女孩儿》,我为他的功亏一篑扼腕:一个学年的努力,最后空落得个李梦茹夺路而逃,并“回头狠狠地”一瞪;读达毅老师的《落花流水春去也》,我为他的痛定思痛纠结:父母离异的花季少女投水溺亡,临终前却选择了将肺腑之言寄给恩师;读程言峰老师的《是谁,做了教育的叛徒?》,我为她的无可奈何感伤:自己已经证实的真相和良苦的教育用心,全被无情的现实粉碎……
  学生心脏病发作,医生都无力回天,竭尽所能的老师岂用反思过错?学生性别角色错位,被自己家长当众戳穿,不辞辛苦的老师岂用承担责任?父母离异导致家庭残缺,爷爷指责导致轻生,悉心引导的老师岂用扪心自警?自己的钱财被盗且真相已明,教师一心呵护学生反而受辱,满腔热情的老师岂用如芒刺背?……但,《为师之鉴》的作者们还是更愿意反躬自省!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但这些可敬的老师们,他们“深思熟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显然都不是为了自己。所以,于青老师对自己说:“老师,请口下留情!”;所以,贺常芬老师警示自己:“爱你的学生吧,那是教师职业对你最好的恩赐!”;所以,钟杰老师时刻警醒自己:“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所以,徐观华老师铭记此言:“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
  毋庸讳言,《为师之鉴》满载的其实都是“为师之憾”。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此看来,因其不容否认的镜鉴意义,这些遗憾就被转化为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育财富。
  难得的是,这里不仅有遗憾,更有清醒!如果说作者的反思是“懵懂初醒”的话,专家的提示则必然是“一语醒梦”了。“为师之憾”让人心灵震撼,“为师之鉴”则让人洞悉前行的方向!
  写作者在反省、在调整;点拨者在启蒙、在指引;阅读者在借鉴、在前行。我分明通过《为师之鉴》看到了一颗颗钟情于教育的赤子之心!
  因此,我们不必对教育失望!

《诟病》,双A绝绝子!疯批病娇破镜重圆!呜呜呜呜,桃子味的信息素很可爱的哇!两个小助理之间也是蛮有意思的!《禁区》也超级可,双向偷窥,暴力的阅读障碍带佬和不想惹事的狱警,非常有性张力!《这个Alpha为何那样?》起名非常的晋江,但是文笔真的八戳!(虽然本质还是小甜文),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4 16:20:42 | 只看该作者
为师之鉴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4-29 1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