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3517|回复: 0

忍受简单的能力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5 08: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日乐园》,略烧脑,涉及丧尸等末世元素,作者的想象力惊人,剧情走向天马行空,有意思的悬疑设定分布比较密集,我看的时候会顺着结果摸回去找细节,会让你体会到深深的《后怕》的感觉。不需要看完全本,看完虎头部分就行,我个人预感到后面会是蛇尾所以没有看了,但是几年来都为前段部分剧情的精彩而忍不住一次次地重温!!
  了解大家都是碎片式学习时间。联系工作,我就概括分享感想。如果有兴趣共同讨论或分享更多,可私下再续^-^……
  1、直面“学习”,见识过不同学生,也碰撞过不同家长,我对“学习”有了不同于学生时代的观念转变。这文章,也令我重新思考“踏实”是什么。
  2、之前有一名高中生,86中的,黄埔区的家长应该能了解,这所中学在黄埔区是很不错的学校。学生中考数学130分+,家长说孩子计算容易错,学生说自己花很长时间在检查试卷答案上。学力测试卷面上没有明显问题,真的没问题吗????
  公文公(《—公文式学习法创始人)曾说:“向优秀学生学习”。
  很有幸,我的教室有一名优秀学生,从他身上,陪着他跑的路上,我学习了很多。其中一点是强悍的心算能力。这个心算能力怎么说呢,目标不在成为计算机器,而是一种掌握数学的资本,学习更深奥内容的敲门砖。(不展开)
  我很想把这位优秀学生的经验应用在那位高中生身上,而高中生的问题是,跳得太快:有心算能力而无严谨,这点将极大抑制他在高级别内容上的学习。
  因人而异地做学习计划:先改善“计算时选取必要的中间步骤,切实培养心算能力”,再加深难度,平衡心算能力和准确率,一步步前进。每次学习时都告诉他短期目标及学习时间,要达成的效果。
  然而,这个学生,只学习半个月,就放弃了。他说内容他都学过。
  我很遗憾。
  我无法令他明白我学过的东西,见识过的牛人牛事,总结的经验。他只能凭借对老师的信任,完成老师的指令,简单的指令。
  3、开始做竖式计算时,公文式老师都会有这样的要求:不写进退位点。这个指令下有多方面的考虑:
  (1)心算能力,在头脑中计算,形成计算习惯
  (2)集中力,记住进退位和进位数(乘法)
  (3)能做到的学生,why not??不能做到的,至少有尝试过,再往下调整呗
  但现实是,家长会忧虑很多:
  (1)跟学校不同的计算方法
  (2)我小时候不是这样学的
  (3)孩子做得很慢、很抗拒
  我明白家长忧虑各种可能出现在孩子身上的情况。但这只是简单的一个指令,不会害到任何人的,我们且看且调整~。
  事实上,上周我的一位一年级学生学习竖式加法,学习前我和她爸爸说家里先不要教进位点,因为她花的时间也不长,答案也是正确的。
  而堂课学习过程中,两位+两位,混合进位不进位的计算题,而这位学生还未分清具体情况。所以我引入进位点,利用进位点更具体地说明为什么进位。
  这是打脸吗?不是的。我的目标是当她渐渐分清什么情况要进位后,进位点要退出。再次回到大道上。
  有目标有计划地且看且调整。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月下桑的书[委屈][委屈]可能比较小众,但她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原耽作者了。她的文就是读起来都特别舒服,童话一样的感觉。不只是爱情,每本文里都有特别多出彩的配角诠释他们同样美好的亲情友情。每本文的主角都是强强,即使是受的那方也特别帅气特别少年感。而且太太特别喜欢写一些全新的设定,很多文的世界观种族观都是全新的,总之我真的强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10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