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021|回复: 0

静静的胡杨林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7 08: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坠落春夜》绝了!文笔特别好,描写特别有张力,超超超好看!《我只喜欢你的人设》超级超级浪漫,非常好看!《炽道》超级好看的竞技文!看了就让人心情变好,看了就让人充满激情,感觉看它的时候我有用不完的精力,叫我去跑个马拉松都仿佛可以轻轻松松的,男主段宇成永远是我的理想型!《花滑,我还是更适合参加奥运》也是一篇超好看的竞技文!热血又感人!
  胡杨林里春意浓——拜读李茂信先生(梧桐书屋)《静静的胡杨林》读后感
  许胜勤,女,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山东泰安卫生学校政治理论课高级讲师,已退休七年。曾有《花季话人生》(获市级科技成果奖)、《许胜勤诗选》、长篇小说《五鸡台书声》等出版。EMAIL:xushengqin@163.com
  感谢绿衣使者,送来李茂信先生(梧桐书屋)的大部头小说(小时候,习惯对长篇小说的尊称)《静静的胡杨林》。
  封面,苍劲的树干托起嫩嫩的绿意,承恩朝阳惠顾,林中的羊群悠闲自得,满目浩然生机。未曾开卷,首先对那一片胡杨林心驰神往,仿佛感受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打造,塔里木河的滋润。
  开卷有益,首先闻到了作者用心书写的墨香,结识了用情塑造的有血有肉的人物,走进平凡而又非凡的故事场景。
  从昨天到今晚,除了工作时间就是手不释卷,好在已经在网上拜读过,一目十行,也能跟着主人公的足迹领略从上海到大西北的风采。
  贯穿于故事情结始终的,好像是两条主线,一条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经历,我们可以当作故事读。一条是不管热血青年的父辈在革命战争年代从事第二条战线的工作出生入死埋葬旧社会还是后人继承父辈精神建设新国家的壮举,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结合,我们又可以当作历史书来读。
  主人公的热情、爱情及其表达,都符合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思想状态和行为模式,同龄人感到“就是这个样”。
  梧桐老师的大作,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退休后的第一部长篇,是在纪念和夫人结婚三十年的日子里定稿的,是献给母亲、妻子、儿女、朋友、自己的,充满了亲情、爱情和友情。是值得拜读的佳作。
  ——不知怎的,在徜徉于西北胡杨林的时候,想起了十七、八岁时读过的《边疆晓歌》。
  佳作放在案头,也觉得有点儿缺憾,几十万字的长篇,没有一个序言,只有作者的《题》。如果请人写个序言,可以以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了解作者及其生活经历,能帮助读者准确地理解该书的创作意图和意义,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更好地展示她的社会效益。
  因为是长篇,最好有一个简单的“内容提要”。
  根据目前的习惯,也希望有一张作者的照片。
  斗胆了,请梧桐老师包涵。
  附
  欣赏《静静的胡杨林》封面有感
  茫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
  挺立着你的身躯,
  涓涓的塔里木河水,
  流淌出你的灵气,
  和煦温暖的春风,
  裁剪成又一年的新绿。
  生命的朝阳,
  见缝插针透露多少阳刚之气。
  小牧童哪儿去了,
  抛下那么多生机,
  踏青者驻足林前,
  寻春者一阵惊喜,
  借问,谜底是什么?
  桃李无言,
  开卷有益。

《死在婚礼之前》平淡生活中的虐文对我来说才最虐,整本书的体验观感就像是,受和你面对面的聊天,聊天的内容就是他和攻稀疏琐碎的日常,可是当你觉得很甜的时候,你突然想起他已经死了之后深深的失落感和惋惜,文章的描写让我不止一次的感觉是出现生活中的人的故事。(注;本篇故事没有原型)。“别急着喝汤,等我在孟婆面前强吻你”“新婚快乐”(总之就是一句话冲就完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8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