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900|回复: 0

《味道之人民公社》读后感800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08: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救救!判官!真的我磕生磕死求求你们快去看了真的求求你们!就是那种你以为年上游刃有余,只有年下如痴如狂的时候结果作者举起四个大字“绝美双向”,最后变成”不服我们现实里碰一碰,比比谁爱得更疯“是我更疯!是我看了绝美爱情之后已经疯了!我的每一滴眼泪都为绝美爱情而流!
  近来才读梁文道先生的作品——《味道之人民公社》,深深为他的文笔、逻辑所折服。这本书主要谈论“吃”的社会意涵,挖掘不同场合、不同人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人们“吃”的不同内容与逻辑,引出“吃”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纽带的意义,正是“吃”联结或区隔了不同的个人与群体。
  梁文道自谦“其实这三卷小书本来就不该出版”,然而,和他一贯的风格一样,这批文章实在是历史、经济、政治、哲学散文甚至人类学札记。梁先生肚子里定是储藏了无穷尽的知识,要不怎么会在写文章时信手拈来,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记得读《味道》第一篇的时候,看文章思路由简单的吃跳跃到希腊民主政治传统,跳入动物界就餐顺序,笔峰一转,又马上跳回当下,这种转换一点儿违和感都没有。倘若换做自己来写,估计又要变成干巴巴的讨论,拿不出例子来支撑论点,大概读者读起来兴趣全无。但愿以后阅读过程中,能够多留意留意这种例证方法,好歹也显得文采斐然点儿。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梁先生表达论点时不偏不倚,站在中立的立场去表达观点,这和读马家辉的作品时体会完全不同。读马家辉作品时,总觉得他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香港人的傲慢和对内地人的嘲讽,虽说同胞优缺点,可是站在那个角度点评,谁读起来都会觉得不舒服吧。可是,梁先生的作品没有这种港式精英傲慢感,大概这才是真正的精英。我记得中间有一篇说,香港人被英国殖民统治那么久,居然没有学会英国人的低调绅士,结合前一段时间的新闻报道,这种评论放在当下仍不为过。这也是需要学的一个技巧,切不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势,修养应该是让别人觉得舒服自在。
  初看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本好书,首先太自嘲,太表现,太零碎,太个人日记。其实没有那么糟糕,首先有批评的观点,再用分析结构进行包容。虽然我还没有从这本书找出值得保留的东西,但它能令学生从日常问题学会反思问题。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其中以饮食为线反思问题,有些篇章颇幽默。比如,吃饭与拉屎只要在适合的地方,就不会那么令人作呕的批评,以及强调注重心(自己的内部)的意义。..
  我也回味一下对过年的味道。过年基本上是瞎忙、折腾、浪费。除了疯狂购物、见亲戚朋友、对抗完全特别的生活节奏外,更要通过这些社会活动,把美好传递给大家,为巩固家族或家庭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我不讨厌过年,还很羡慕儿童莫名地兴奋,而且我在这种荒芜、世俗、本能、道德的气氛过程,莫名地乐观起来。
  总之,梁文道写的不是饮食,但是其笔触固执地围绕着饮食,分析饮食就是分解人类最日常最体己的经验,再从中抽出一丝又一丝的线,再把它们还原成更大的一张网,从最微观到最宏观,饮食串起了最可感的个体肉身与最抽象的文化网络。或许,这是作者所谓的“味觉现象”了。

《将进酒》真的好看,看完那一阵我真的每次都靠臆想来苟活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有那种看完还会想看,再次看完之后还会想看他们爱情线的续写,然后以至于我走遍贴吧、老福特还有微博去看他们的续写,还有很多牛批大大画出来的牛皮的画,至于选一些人去代入还真的没有。不光是兰舟和策安,里面无数个角色非常鲜明,有时候我真的不喜欢配角很多的文,但是这本真的每个人物都让我记在心里,还有里面的场面十分宏大,最应该表扬的还是唐酒卿,真的爱她,太会写了,写写她能让兰舟在我心里感觉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的人,《南禅》也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7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