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6130|回复: 1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4 08: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给老梨安利吾九殿的《成为暴君之后》,西幻文,正剧风,特别考究!!!这个充斥骑士浪漫的故事里,有荣耀,有荒诞,有天使,有地狱。猎巫,冶金,预言,属于中世纪的词语在这部小说里出现得恰到好处。群像戏写得很棒,叔父是我的意难平!如果你偏爱史诗yu传说,请千万不要错过这本小说。
  回味过年——《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李芳 南浔镇中心幼儿园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一部书,这部书分成四小册,每小册有许多小故事,篇篇短小精炼。四册叠在一起是厚厚的,实际翻开却毫无负担,每篇故事笔墨不重,大多三四页。偶有一两篇长些,语言也毫无累赘之感,读到结尾反意犹未尽了。
  “过年”,可谓是其中的长篇了,每段讲述了一件件小事,把过年里每天的习俗都交代得干干净净、明明白白。丰子恺先生写的过年,连年酒上摆鸡的摆法都有讲究。鸡头向着谁,谁要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过年廿三晚上要拜灶神,家家烧赤豆糯米饭,送灶后要忙着打年糕。廿七夜过年,是个盛典,白天要忙着烧祭品,晚上要买花炮来放。这花炮种类繁多,有雪炮、流星、金转银盘、水老鼠、万花筒等好看的花炮。从它们的名字就不难想象光彩夺目的样子。廿七的夜晚,远近各处的炮竹之声不绝,丰先生廿七夜的感受与我们是不同的。我们窝在家里,一脸不耐的抱怨炮竹声恼人,丰先生却形容“想见这时候石门湾的天空中定有无数年菩萨餍足了酒肉,腾空驾雾归天去了。”同是爆竹声中的夜晚,一个如此无趣,一个却带着奇幻的色彩,神秘而美丽。
  文中我们感受了一个熟悉的传统节日里遥远的传统习俗,复杂而绚烂,繁琐而热闹。依稀记得儿时的我们虽然过着简朴的年却也是有着种种童趣和年味的,一群伙伴会在夜晚提一盏灯笼走在夜色中,虽然忘了那时的童谣,却还是有一丝韵味的。那时的烟花也是简单的,一盏蝴蝶烟火都能让我们看的欢呼雀跃,但时下漫天的烟花纵然绚丽却少了观众。镇上的人家已经没有了送灶神、烧猪头、摆年酒等习俗。无奈传统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淡,如今过年,几乎都是几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各自回家,孩子们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大人们则大多在打牌麻将中消磨时间。似乎只有打牌能让气氛活跃起来,更时尚的过年方式就是外出旅游了,我宅在家里无趣,倒是发现古镇上一些环境、节目都透着年的热烈气氛,只是走到哪里都是人头攒动,匆匆折回算是感受了一番年味。
  “过年”蕴含了生活中的文化,展现了一段段故事,讲述了许多人的辉煌与黯然淡,也讲述历史的厚重。丰先生常从漫不经心的闲谈中点出文章的主旨,洒脱的文字中透出深意。借书中一段话“这部作品的魅力已入他的抒情漫之。初读十分清浅——像清茶,然细细玩味,竟余味无穷——如米酒。”

《穿堂惊掠琵琶声》成熟男人的绝美爱情啊,我之前一直看不下去老男人谈恋爱,会顾虑太多,也看不下去细水长流的爱情,感觉就很平淡无味,但是!!!直到我看了这本后,上面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这种进退有度,一句“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就能确定对方爱自己的爱情太美好了,不需要口头许下很多承诺,但是你所知道的爱情中的承诺我都会做到,懂你、敬你、尊重你,告白时会先把以后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剖开来告诉你,再让你做决定。忠于爱情,又不止忠于爱情,老男人的爱情真的太美好了,强推啊,另外,广播剧也配得非常好,最近一周都陪我入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7 0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你健康快乐——《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作者简介
  跑跑单车,爱跑步爱骑车爱读书爱一切健康活动,内向腼腆不爱说话。
  丰子恺,散文、国画、音乐教育,皆可称家,早年师从李叔同、夏丏尊。他写的散文,纯真、活泼,跟配的国画一起看,别有一番意味。
  这本《缘缘堂随笔》,附丰子恺插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版,和浙江文艺、人民出版社的版本选文略有不同。
  丰早年丧父,中年丧母,父母对他的影响颇大。母亲慈爱的笑容给他温暖,让他能用包容的眼光来看世界,并对自己养育孩子带来很大影响。
  本书一共42篇文章,怀念父母,记叙师长(李叔同),介绍缘缘堂的来历,讲述在各地的游历,还有对事物的看法。其中多篇文章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或是阅读篇目。以下贴两段《湖畔夜饮》的片段。
  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我就坐了,想起小时在学校里唱的春月歌:“春夜有明月,都作欢喜相。每当灯火中,团团清辉上。人月交相庆,花月并生光。有酒不得饮,举杯献高堂。”觉得这歌词温柔敦厚,可爱得很!又念现在的小学生,唱的歌粗浅俚鄙,没有福分唱这样的好歌,可惜得很!回味那歌的最后两句,觉得我高堂俱亡,虽有美酒,无处可献,又感伤得很!三个“得很”逼得我立起身来,缓步回家。
  收音机上面的墙上,正好贴着一首我写的,数学家苏步青的诗:“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因为我又觉得,别的事都可有专家,而诗不可有专家。因为做诗就是做人。人做得好的,诗也做得好。倘说做诗有专家,非专家不能做诗,就好比说做人有专家,非专家不能做人,岂不可笑?因此,有些“专家”的诗,我不爱读。因为他们往往爱用古典,蹈袭传统;咬文嚼字,卖弄玄虚;扭扭捏捏,装腔做势;甚至神经过敏,出神见鬼。而非专家的诗,倒是直直落落,明明白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
  这些文章配的图也极好,简简几笔,趣味盎然,和西洋画不是一种味道。

  愿你健康快乐——《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作者简介   跑跑单车,爱跑步爱骑车爱读书爱一切健康活动 ...

  愿你健康快乐——《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作者简介   跑跑单车,爱跑步爱骑车爱读书爱一切健康活动 ...

  愿你健康快乐——《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作者简介   跑跑单车,爱跑步爱骑车爱读书爱一切健康活动 ...

  愿你健康快乐——《缘缘堂随笔》读后感   作者简介   跑跑单车,爱跑步爱骑车爱读书爱一切健康活动 ...

  在这些文章中,跟孩子有关的有近一半。丰有7个子女,和他们一起长大是大师的乐事。
  在《华瞻的日记》一篇,他用儿子的视角看世界,为了和小朋友玩,忙忙的吃饭;看爸爸剃头还以为爸爸被坏人欺负而大哭。文字纯真到一塌糊涂。
  在《给我的孩子们》一篇,丰盛赞孩子们是最真的人,最有创造力的人,只是他们的“创造“往往要被大人呵止。
  孩子们的世界如此纯净,连“逃难”都成了一次全家旅行的游戏。难怪丰说,孩子能够去除世界的纷纷扰扰,看到本真,所以要向孩子学习。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象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象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象“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丰对孩子没有管教,没有送去补习班,只是陪伴他们成长。讲解诗词时,兴之所至,跑到二十四桥去访古。孩子大点了,就带着天南海北去游历。在大师看来,身教重于言传,而言传更多的是顺着孩子的兴趣。所以丰的7个子女都很有出息。
  在《送阿宝出黄金年代》一篇中,阿宝小时候常常捣乱,因为蛋黄好吃,就认为好的东西都叫“黄”,要板凳坐叫“黄”,要竹竿耍也叫“黄”。然后孩子渐渐大了,当了中学生。
  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影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一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起来,我怪怨人类中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么?
  “我们仿佛丧失了一个从小依傍在身边的孩子,而另得了一个新交的知友。“乐莫乐兮新相知”;然而旧日天真烂漫的阿宝,从此永远不得再见了。”
  孩子终会长大,不会凡事问你为什么,不会随你到处去,也不会按照你的设想去生活。这是“可悲”的事,也是可喜的事。
  丰的父母没有耳提面命,只是温厚的待他。丰也没有强压着孩子们学他的诗文和音乐,子女却多受他影响,有作家、翻译家和音乐家。
  一些父母,对子女要求甚多,急切间恨不能把几十年人生经验都灌输给他(她),为他们规划好了一生的轨迹图。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付出甚多。
  看完丰子恺的文章,我倒觉得,能够平和一些,自己多成长一些,给孩子立个榜样。陪着他们慢慢长大,有些事会水到渠成。真心想,健康快乐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8 0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