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8819|回复: 0

浅析《读孟尝君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8 12: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才基本法》!!!by长洱,竟然没人推!!是一本偏剧情的文。可以说是女主角穿越,感受三个世界,通过不同时空的故事和背景最终还老林一个清白的故事。既魔幻又现实。但我更愿意说它是一个“普通人”林朝夕在老林和伙伴们的帮助鼓励下努力追赶“天才”裴之,并成为天才站在他身边的故事。当他们最终站在一起的时候,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大哭][大哭][大哭]太感动了!!![大哭][大哭](PS:开始可能有一点无聊,感情线推进很慢,但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
  投稿原创作者:梦游的猪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的文字,言简意赅,又且锐利之极,名人名篇的实不同凡响。也有差评。说孟尝君门客三千,如冯谖彪炳史册,为贤士优胜者不待言,其他也是各色人物济济一堂,王安石不考察历史,不科学地下断言,是为主观臆断,所以《读孟尝君传》不是好文章。

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
  我以为这是愚人的妄说。关乎孟尝君的资料,王安石固然耳熟能详,这里其实已经就是在此基础上给出的论断。讲齐国无士,看成败结果。齐国最为富庶,人口也众多,却偏安一隅,始终未有大的作为,能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则踪迹全无,直至被秦国灭亡。一个孟尝君,权贵之上的权贵,又且身负重名,载誉朝野,自蹈死地,只能作狗窜偷生,非鸡鸣狗盗之雄又能算作什么呢?食客三千只做声威,狡兔三窟但求富贵。置之诸侯兼并,家国存亡凭一身维系的平台上,不但不能“得士”,也称不上英雄,联系田恒窃齐国而自肥,子孙中不乏人才,却并无经略天下的志向,始终不脱割据思维,倒是很相符合。
  于此可知王安石要论述的主题是治国理乱,绥靖宇内。所谓“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隐现一个问题,谁人当得一肩道义负起万姓安生?王荆公其在昌盛之时,豪情万丈,有天下无不可为之事的气概,不唯发论精辟,也是凌云壮志不得按捺,亟欲一展宏图的心理反映。
  然而这篇文字也确有失之偏颇的地方。看秦国崛起、强盛、发动吞并战争,历经千难万险,杰出的人士可不止一个两个,是长长一列。最终的囊括四海,是多代人努力的积累,是众多豪杰合力拼搏的结果,而况民生与时势变迁之类的因素且放置不谈,所谓得一士即可万事大吉,不乃谬言乎?实则某个英雄指画之间,犹如文王一怒而安天下,即成就赫赫功业的事情,存粹属于诬枉之说。有感于此,是因为古籍中这类言论很多,论成就往往归功于一人,论成败往往归因于一事,显失以偏概全,却赫然陈列载籍,或者说它是书生意气,实质为文明的一个丑陋现象。类似观看比赛,我们往往只记得冠军,那其他人成绩也是参差仿佛毫厘之间而已。可这样的风尚国人尤其沉溺其中。
  王安石本人可以说是大贤才,所主持的变法,英明弘毅,远见卓识,而败得却很惨,一个原因就是选用不得其人,又值那些风流才子和笃学先生更是无所作为,最终没能挽回北宋衰颓的国运。此中也见出指望得一士或者出一圣人而安天下,实为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这篇《读孟尝君传》属于极好的文字,只是荆公的结论大有商榷之处。
  原创作者:梦游的猪,如需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月下桑的书[委屈][委屈]可能比较小众,但她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原耽作者了。她的文就是读起来都特别舒服,童话一样的感觉。不只是爱情,每本文里都有特别多出彩的配角诠释他们同样美好的亲情友情。每本文的主角都是强强,即使是受的那方也特别帅气特别少年感。而且太太特别喜欢写一些全新的设定,很多文的世界观种族观都是全新的,总之我真的强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