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5021|回复: 1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6 14: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姐姐一定要去看一十四洲的文!!我太爱她了,《小蘑菇》真的yyds,那种末世的苍凉感和无力感在小蘑菇眼中写出来,尤其是攻妈为了自由成为蜂后的一段真的看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姐姐看无限流吗?强推《人间试炼游戏》。推着本的人好少。群像写得好的文很少,但他做到了。“昼夜有序,阳光普照。”永远黑暗的永夜城,得到了希望。这一段也超震撼。还有最近新发现的好文《向死而生》真•写抑郁症,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要看来。它带给人一种现实的无力感,挺压抑的,但结局还是好的。还有《君有疾否》和《黄金台》,我爱古耽,《余污》肉包的又一虐文,格局和伏笔超棒,看的时候泪洒床单。这些都算是推的人不多的吧。
  1读书简介
  历史原来也可以这样读,这是当年明月在写明朝那些事儿之前说过的一句话,结果也正是如此,《明朝那些事儿》颠覆了以往的说教类或者文言类的历史论述,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把枯燥的历史讲述的十分鲜活,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别样的明朝。
  全书共分为七部,第一部《洪武大帝》(后又名《朱元璋卷》),第二部《万国来朝》,第三部《妖孽宫廷》,第四部《粉饰太平》,第五部《帝国飘摇》,第六部《日落西山》,第七部《大结局》。
  第一部
  第一部开头的朱元璋的简历便引人入胜,幽默感十足,先写明太祖朱重八(也可唤作朱八八),即朱元璋的“创业史”,在概述中,作者这样写道:“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这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比单纯的干巴巴的人物介绍要好得多。历史确实如此。长达十几年的斗争中,他运用自己的文韬武略,逐步平定各地割据势力,推翻了元王朝的统治,奠定了明朝268年的统治基础。他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严惩贪官污吏(元朝的贪污现象给朱同志留下来心理阴影),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开创了洪武之治,但是他又有着多疑猜忌的性格,妄杀大臣(比如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将开国功臣几乎杀尽),大搞特务统治(锦衣卫就开设于洪武年间),这又使得他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后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性格懦弱,缺乏政治家的气魄和胆识。面对叔叔的不臣之心,他优柔寡断,束手无策,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塑造一代英主的机遇,在被逼无奈之下,把历史的主打舞台送给了明成祖朱棣。经过“靖难之役”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夺得皇位。也许如果没有朱允炆愚蠢的一句“不要让我背负杀害叔叔的罪名”,历史也许是另一番样子,可是历史没有也许!!
  朱元璋第二部
  第二部内容自永乐帝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迁都决定,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打残了北元,不知道成吉思汗知道后会不会气得爬起来),郑和七下西洋(据说是海外找寻建文帝),修著《永乐大典》,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帝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永乐大帝朱棣的文治武功,可以说不下于他老爹。永乐之后,明朝又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然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在土木堡丧于一旦,经此之役,明朝三大营全军覆没,明英宗朱祁镇“北狩”(说白了就是被俘),在也先的威胁下,著名忠臣于谦主张立新君朱祁钰,誓死保卫北京,并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污以谋反,然而并没有找到证据,一句“意欲之”便死在了政治斗争中)。 这一系列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无比,可说高潮迭起,令人目不暇接、欲罢不能。
  朱棣
  接下几部中,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等等诸位帝王,明君者偏少,而昏庸者居多。大明江山在他们的手中逐步走向衰败。作者在书中有着精彩的描写,在此不再一一叙述,这一时期所发生的故事归结为一个道理就是:一切都是围绕着皇权、相权(明朝虽然没有宰相但是有内阁首辅,也可以归类为宰相)和宦权之争而展开。
  朱由检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帝王。整天为国事操劳,二十多岁便头发斑白,面有皱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并没有单纯地把他归类为昏君、暴君之列。而是通过诛杀魏忠贤、巩固辽东边防、社会经济改革、镇压农民起义、与后金政权对峙等等一系列史实,反映了作为一国之君内心的痛苦和煎熬,皇帝也是普通人,他也有普通人的痛苦。他面对政治衰败、国将不国(外有后金,内有起义)的局面,仰天长叹、无力回天,拼命工作来挽救败局,但又不分青红皂白杀戮有功之臣( 比如袁崇焕等人)、对大臣和人民视为至敌,作者对他是既同情,又憎恨,并且写道:“所有的英雄,都是平凡的。千回百转,千锤百炼,矢志不改,如此而已”,更何况这位落寞英雄呢?
  除了对明朝帝王之外,在书中,作者对于其他历史人物也没有绝对的褒贬,而且运用较为客观的语言,来描述人物一生中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来评价明史人物。以人为经,以事为纬,胡惟庸李善长作为君相权争的牺牲品被朱元璋无情杀戮;徐阶、严嵩的争权夺势、尔虞我诈却是政治制度的弊端所造成;于谦的力挽狂澜、王守仁的忠君爱国却最后成为政治的过客;张居正变法的万历中兴、革新肃贪但死后不能保全名誉;刘瑾、魏忠贤的聪明好学却又奸邪无耻;袁崇焕的运筹帷幄却又有着另类的人生悲剧等等,在书中一一得到了体现。对众多历史人物的刻画,做得非常到位。
  除了人物刻画的到位之外,在故事的串讲中,也是非常精彩的。作者没有单纯的就某一历史事件而进行单调的叙述,反之,是在历史文献资料中寻找可以归联在一起的蛛丝马迹来进行串讲。通过对甲人物的描写而衬托乙人物。在若干人物的背后,隐约可以看到其他的一些明代重要人物与之的若隐若现的联系,比如描写朱棣、海瑞、戚继光时与万历时代的史实相联系,比如叙述王守仁、史可法、黄宗羲的事迹时与崇祯时代的故事相关联。再写法上,用当代人的调侃和戏谑来讲述历史,先展现若干年之后的事情,然后慢慢引出故事,引人入境,这是一般的枯燥的历史书是很难媲美的。
  除此之外,故事还在一些和现代有脱离的名词制度等的介绍上做到了通俗易懂,比如对明朝一个普通读书人如何通过科举制度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做官的过程的介绍,“太监是如何炼成的”中对明朝宦官制度的介绍等等。2结语历史是精彩的,历史也是让人沉思的!借用作者的一句经典之语:“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值得一读。

《将进酒》真的好看,看完那一阵我真的每次都靠臆想来苟活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有那种看完还会想看,再次看完之后还会想看他们爱情线的续写,然后以至于我走遍贴吧、老福特还有微博去看他们的续写,还有很多牛批大大画出来的牛皮的画,至于选一些人去代入还真的没有。不光是兰舟和策安,里面无数个角色非常鲜明,有时候我真的不喜欢配角很多的文,但是这本真的每个人物都让我记在心里,还有里面的场面十分宏大,最应该表扬的还是唐酒卿,真的爱她,太会写了,写写她能让兰舟在我心里感觉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的人,《南禅》也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3: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9 1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