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471|回复: 0

有一种希望,被社会的黑暗所吞噬 —读老舍《骆驼祥子》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8 08: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万里觅封侯》《天潢贵胄》《嫁给暴君后我每天都想守寡》(这本还改名了,叫《愿以山河聘》)都是超好看的古耽,当万特别好笑,很有梗,但是又有点玻璃渣的那种,让你刚笑完就哭,还没哭就想笑,停不下来的那种,天潢贵胄没什么好解释的,就是好看,最后两个人对立要打仗那一段真的明知道他俩肯定没事不会虐但还是好担心那种,但是真的不虐,守寡这本真的本来没有给太高期望,但是他真的远远超过我的预期,非常甜,也没我想象中的要虐的剧情,非常甜,姬越他对阿敛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两个人一个王一个是质子,但是这个从来都是强强,阿敛也很强,两个人都留了一手,这就是个逐渐让对方沦陷,放下警惕心,从喜欢到爱,从爱到深爱,从深爱到真正的至死不渝的过程。
  有一种希望,被社会的黑暗所吞噬——读老舍《骆驼祥子》有感林心怡/平阳县水头镇第一中学
  偶然间,瞥见了《骆驼祥子》。见是老舍的书,故取来看,不曾想到,这一看,便入了迷。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让我的喜怒哀乐跟着主人公的步伐不停地转变,小说文字展现的一幅幅画面在我脑海中清晰地放映。
  作者看似幽默轻松的文字背后,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体会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惨。内心也愈发沉重,喷涌欲出的感触让我急切地想用自己贫乏的文字倾诉内心最深刻的体验。
  (一)带着希望,背起生活的重负
  小说开篇是随意自在的,却疏而不漏,井井有条。冥冥之中,仿佛又有一种无奈的叹息萦绕在我的心头,使我在享受文字的轻松之余感受到了一丝心灵的触动。
  “也许”、“碰巧”、“恐怕”、这一类词语的重复出现将文章随意自然的基调锁定。但有时往往又有些别的意味“随手把骆驼和祥子的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也就算了”,隐约中又好似有些许的无奈与凄凉,仿佛“骆驼与祥子的那点关系”蕴含着某种不光彩,使人生疑。
  “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都说年轻总是有饭碗的,这一派的哥儿们凭着自己的年轻力壮,腿脚灵利,靠着自己每日每夜的奋斗,想着在拉车的这个行当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为自己,为家庭干出一份事业,可想而知其中的困苦与艰辛。拉包车和买上车对于这些生活窘困的车夫们来说,就好像登天的人有了一把梯子。拉包车至少在长时间内经济有了保障;而拥有一辆车,从小了说好处就是不用交“车份儿”,所谓“车份儿”就是租金,这对车夫们的收入有着一定的影响。往大了说,若拉车的生意甚好,赚够了钱,便可翘起二郎腿当老板,再也不用卖力气,可以舒舒服服过日子。这哪有一个车夫不向往的呢?但又是多少人可想而又不能及的!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有生气。”这里的他指的便是祥子,文中把祥子比作了一棵树,是何等的健壮,有力,他的沉默正是因为他总是善于思考,想着如何去赚钱,如何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年轻的他总是对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与憧憬。也许在祥子的心中,只要踏踏实实做事,生活就一定会慢慢变好,这让他有了精气神,有了前进的动力,让他能够如此的富有生气。
  小结:在那个旧时代,生活的压力总是压得底层人民喘不过气来,车夫这一形象就好似是他们的代表。在这拉车的小小行当中,也有着高低贵贱,贫富尊卑,而年轻的祥子正是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了其中的高等车夫,一个自食其力的独立劳动者。凭着自己宽广的胸膛和坚实的双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二)灾难,扭曲人物的灵魂
  “当他走到个小屋门或街门而必须大低头才能进去的时候,他虽不说什么,可是心中暗自欢喜。”
  祥子身材的高大,壮实使他的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就像一个大阔人在一群穷人面前摆弄着自己的金银财物,有了炫耀的资本,那种感觉让祥子有了一种自信,甚至是一种自大。
  “他知道怎样谨慎,特别因为车是自己的,但是他究竟是乡下人,不像城里人那样听见风便是雨。”
  祥子有着乡下人的朴实,不怕吃苦的精神,他不像城里人一样地胆小怕事,他敢闯敢做,总是相信自己能挺过一切。“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从“即使”“必定”中可读出祥子对自己的盲目自信,事事总是怀着一种侥幸心理。“那么大的个子,那么宽的肩膀”。祥子总是这样想,有句老话说的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祥子总是沉浸于他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盲目相信之中,对他人的做法不屑一顾,这也为他丢失第一辆车埋下了伏笔。
  “祥子低下头去,不敢再看马路的左右。他的心好像直顶他的肋条。”
  “顶”一字用得极妙,使人觉得比“碰”“打”更显有力,更能衬托出祥子心中的忐忑。“祥子低下头去”的动作描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祥子在西直门上拉车的紧张,当初的自信和神气一扫而光,此刻在祥子心中除了一点点的勇气在给自己壮胆之外,更多的则是内心的恐惧与慌张。老舍先生用词之精准,描写之生动,将祥子内心的不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句中明为动作描写,但我细细品来,却品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可见老舍先生文笔之深厚。
  “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以前的一切困难都可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三句话,三个感叹号。“没了!”“不见了!”“忘不了!”祥子彻底后悔了,他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听从别人的劝告,后悔自己的狂妄自大,自己的过度自信。谣言,本以为只是自己的道听途说,可却真的成了事实,悲剧又恰恰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这又是怎样地一种心痛啊!就像我们经过努力学习好不容易得到一百分的卷子,却又在回家的马路上丢失了的那种失落与难过。是的,对于祥子来说,那不仅仅是一种失落与难过,更是对他内心的一种沉痛的打击,那种感觉,是比用刀子刮了手心还要疼痛的,因为那辆车是怎样的来之不易。祥子出了多少汗,多少次累得跑不动却仍旧硬撑着;病了,也不肯花钱买药,其中的辛酸与劳累想必只有祥子自己最清楚了罢。祥子为了能够买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那辆车,属于自己的车,他真的付出了所有,但却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被人轻而易举地夺走了自己的车,他的希望第一次破灭了。“‘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祥子满心的委屈和懊恼,“凭什么”深刻地表达出了心中的不甘,对世界的质问,此时的他开始渐渐明白一些事情,看透世界的黑暗与人心的丑陋。可即使这样,又有什么用呢?祥子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脑子中也只是一片空白罢了。
  “祥子已经跑出二三十步去,可又不肯跑了,他舍不得那几匹骆驼。他在世界上的财产,现在,只剩下了自己的一条命,就是地上的一根麻绳,他也乐意拾起来。”
  曾经自己是高等车夫的祥子,过着自己就能养活自己的自由生活,可如今除了自己好不容易保全的一条命之外,可谓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这就好比是从天堂在一夜间落到了十八层地狱的那种不堪与绝望,巨大的生活落差让祥子的内心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本想独自逃跑的自己在看到那几匹骆驼之后却又留了个心眼儿,带走那几匹骆驼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这也算是在丢了车之后得到的一点补偿来给自己一些安慰吧。我相信以前的祥子是决不会做出偷骆驼这档子事的,也正是因为大兵抢了他辛苦买来的车,让他觉着偷军营的骆驼也是理所当然,自然也就心安理得。但在我看来,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自己也正一步步地坠入黑暗的深渊。
  “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拉上就跑。”
  以前的祥子是那样的老实,肯吃苦,他从不去抢别人的买卖,特别是那些老弱病残,可能是出于对他们的同情或是自己的一种原则,他有着乡下人的朴实,踏实。但现在,他的眼里只有钱,“像一只饿疯的野兽”,他甚至已经没有了理智,没有了人性,他的强壮,他的高大,此时已经成为了他抢买卖的资本,甚至可以不顾他人的想法,只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小结:在叹服于老舍先生高超的写作手法的同时,我也开始为祥子感到担心,祥子此时就好比是在一片沼泽地上行走,行走的步伐只能越来越艰难,而且会越陷越深,而那片沼泽地,就是黑暗的封建社会。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生态链,在祥子牵走骆驼的那一瞬,他原本完美的人格就被撕扯开了一条裂痕。想到这儿,我的内心也愈发沉重起来,从这件事中折射出的正是人吃人的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剥削与压迫。
  (三)希望,再一次被生活蒙上了灰
  “当个娘们看,她丑,老,厉害,不要脸!就是想抢去他的车,而且几乎要了他的命的那些大兵,也没有像想起她这么可恨可厌!”
  “丑”、“老”、“厉害”、“不要脸”四个贬义词写出了祥子心中对虎妞的极其厌恶,虎妞成了他心中的一个巨大的污点,不管怎样都是抹不去的,他对虎妞的恨甚至深至于对那些抢了他车的大兵,祥子又再一次堕落,他明白,这件事也只能成为虎妞手里对付他的一个把柄,他后悔也来不及了。在祥子看来,他由乡间带来的一点清白劲儿全被她毁了,至少车丢了还能再买,可与虎妞的那档子事自然是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但憋在心里又使祥子感到不安。
  “虎妞脸上的神情很复杂: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这点,露出点儿冷笑;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与霸道。”
  老舍先生对虎妞的神态描写可谓是出神入化,霸道中带着一点妩媚,老丑中带着一丝温柔,在隐约中仿佛又隐藏着什么,让人有点疑惑,又总是觉得虎妞有种怪怪的,有着一种说不出的不对劲儿,从中也可看出虎妞泼辣、但又带着些许妩媚的性格特点。
  “这个!”她指了指肚子。“你打主意吧!”虎妞怀了孕,这对祥子来说无疑又是当头一棒,这个泼辣刁蛮的女人怎么会是祥子所喜爱的呢?以至于老舍先生所写的那样“来得是这么多,这么急,这么乱,心中反猛成了块空白,像电影片忽然断了那样。”没错,这个消息就像是一个梦魇,使祥子的内心变得不安,惊恐。
  “老头子没了主意,咱们再慢慢的吹风儿,顶好把我给了你,本来是干儿子,再作女婿,反正差不很多;顺水推舟,省得大家出丑。你说我想的好不好?”
  本以为虎妞只是粗俗刁泼,缺少管教的人,但从“顺水推舟”一词颠覆了我原来的想法,虎妞心里明白,她的父亲刘四不可能把祥子这个穷车夫轻而易举地当他的女婿,毕竟父亲是个车厂厂主,也算是体面的人,所以她想着如何合情合理地将祥子成为上门女婿。这样想来,虎妞虽然刁蛮难缠,但有时处理事情来也算老练,就像她能帮刘四管理好车厂一样。
  “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
  祥子买的第一辆车被匪兵抢了去,而历尽千辛万苦买的第二辆车却为了把难产而死的虎妞安葬而卖掉,想起上次买车的钱又被孙侦探无缘无故地抢了去,现在虎妞死了,怀里抱着的也只是一个死婴,又是如此,祥子又变得一无所有,但这又能怪谁呢?就像一支蜡烛,火焰原本是在跃动的,但只因一阵大风,在那一瞬间就被吹灭了。此时的祥子又何曾不是这支蜡烛呢?
  小结:虎妞的悲剧,也正是封建剥削阶级家庭的悲剧。她蛮横无理,缺乏管教;又因为父亲的自私而埋没了自己的青春。对于祥子,她那种畸形的爱不但没有帮助祥子,反而让祥子再次一无所有。虎妞,也许不仅仅是一个悲剧,更是每个剥削阶级家庭的鲜明代表!
  (四)悲剧降临,将希望掩埋
  “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细细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
  祥子对他的生活彻底绝望了,小福子的离去,车的丢失,生活的无奈,甚至虎妞肚子里孩子的死亡,都成了他内心的一块大大的伤疤。现在,这块伤疤已经开始发臭发烂,祥子也已变成了行尸走肉,“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一个没有心的人,不管是他眼前的世界还是他自己,都早已成了一片空白。祥子重现了小马儿爷爷的悲剧,没有了对未来的向往,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不知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篇末的这句话饱含着老舍先生对封建个人主义社会的痛恨,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我不得不说,祥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的个人悲剧,更是整个社会与时代的悲剧!
  小结:在那个好人没有好报,恶人一手遮天的黑白颠倒的时代,正义被邪恶掩盖,黑暗把光明遮挡的时代。可怜的祥子,成了这个时代所有被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缩影,就像是在漆黑的夜空中,星星闪着微弱的光,却被乌云渐渐埋没……
  合上书,祥子,虎妞,小福子,小马儿爷爷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他们的悲惨故事在脑海中一次次重播,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渐渐开始理解老舍先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旧社会,个人主义的憎恨与不满,在这同时,我也庆幸我生活在这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时代,我庆幸我身边的人总能带给我一丝温情与美好。但《骆驼祥子》带给我的感触却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对祥子的同情,对小福子的惋惜,对虎妞家庭不幸的叹息,都让我不曾忘记:有一种希望,被社会的黑暗完全吞噬!
  指导师:陈小平

《穿堂惊掠琵琶声》成熟男人的绝美爱情啊,我之前一直看不下去老男人谈恋爱,会顾虑太多,也看不下去细水长流的爱情,感觉就很平淡无味,但是!!!直到我看了这本后,上面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这种进退有度,一句“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就能确定对方爱自己的爱情太美好了,不需要口头许下很多承诺,但是你所知道的爱情中的承诺我都会做到,懂你、敬你、尊重你,告白时会先把以后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剖开来告诉你,再让你做决定。忠于爱情,又不止忠于爱情,老男人的爱情真的太美好了,强推啊,另外,广播剧也配得非常好,最近一周都陪我入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9: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