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224|回复: 1

这么多年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0 08: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为什么没人去推《地球上线》!地上的剧情线是真的强,强死我了,感情线有点暗,但是糖糖真的一直喜欢傅闻夺!呜呜呜,甜死我了,白若遥是真的香!慕回雪是真的意难平。剧情党不得错过的一篇好文章!晋江文学城的,莫晨欢大大是真的好厉害。我看地球上线总有一种“看懂了,又没看懂”的感觉。
  读《这么多年》有感
  世上,不是每一种相遇都是完美邂逅,不是每一次的情节都是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结局,一定有人同我们一样平凡,如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在人来人往的世界中踽踽独行,以一种平凡的姿态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追求着属于自己的一缕阳光。
  第一次看到这本小说时我便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所吸引,于它我有着不同于其它小说的感觉,越往下看,心中泛起的涟漪便越大,也许是为了女主的卑微,也许是为了她的小小虚荣心与我太过于相似,又或是她对于恋情小心翼翼的守护。
  文中的她既不美丽也不温婉,在家中可有可无的地位使她更加好强,为了分得一点父母的关注而拼命学习,考上“振华”,本以为可以成为父母骄傲的她却并未因此而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她是孤单的,因为孤单所以她自私,一旦抓到了阳光便决不放手。无论是平时让她害怕的班主任的讥讽,还是母亲的辛辣言语,都不能使她放弃,因为她知道这也许是唯一的温暖。在文中她是如此形容他的:他是我身处浩瀚宇宙中唯一的回应“,唯一,多么心酸的字眼,因为是唯一所以才更不能放手像陷入了沼泽地将死的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
  男主的出场也一改温润如玉或阳光帅气的形象,他染着红色的头发,一身蓝色的运动服配上他痞气的气质硬有着牛仔服的感觉。人前人后也总是一坏学生模样,喝酒吸烟,什么都不在意的脾气,可当遇到了她,他变得不一样了,他总是会生气,生气她的好久不联系,生气她的小心翼翼,生气她对自己冷若冰霜却转身对其他男生温言笑语……就是这样不合群的两个人偏偏走到了一起,这样的结果让我压抑的心也得了一丝慰藉,这样女主就不会再孤单了吧,这样女主就不会再没有依靠了吧!然而本是我喜欢的现实角度却又让他们两人走向不同的方向。连王子与公主都不一定走到最后,又何况他们呢?
  随着时光流逝,相伴的时光也会如江水一样一去不回。每一期的阅读都让我随它漫漫成长,可我想,即使以后长大变老,对美好的追求是不会变的。
  “这一次你会不会等我”,作为小说的剧终,不悲不喜,却又渺茫无期,就像不可预料的未来。
  辛酸又甜美的青春即将逝去,让我们一起迎接未知的未来吧。
  陈慧资作品
  《这么多年》作品简介
  大家还记得楚天阔番外中的陈见夏吗?
  还记得流水原稿中闪过的嚣张的莫西干头男孩吗?
  作者:八月长安,昵称二熊。治愈系大美人,已出版作品有“振华三部曲”《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最好的我们》,电影书《被偷走的那五年》。
  作品简介:《这么多年》,原名《早恋》,于《萌芽》杂志2013年9月号开始连载。主角,陈见夏、李燃,是振华中学与余周周、林杨、耿耿、余淮同级学生。
  这么多年(在线试读)
  序 路过蜻蜓
  南京冬天下起雨的时候,有一种凉薄的气质。
  秦淮八艳,金陵烟雨,六朝旧事如流水。
  这座城市见惯高楼乍起和王朝倾覆,生命枯荣平常得正如它的呼吸声。辉煌或倾颓,灿烂或黯淡,它都安之若素。
  阴雨让夫子庙安静了许多。周边鼎沸的市场此刻有些没精打采,平日随风打转的细碎垃圾都被积水黏在柏油路上,湿气驱散了臭豆腐的气味,也驱散了桥上熙熙攘攘拍照留念的游人。
  陈见夏在秦淮河岸边站了好一会儿,默默凝视着对面那一对硕大的红底赤金蟠龙。
  刚刚出租车司机跟她闲聊,问她是来出差还是见朋友。
  “不出差。我在这里没有朋友。”
  陈见夏一直都没什么朋友。曾经避之不及的母亲和弟弟现在却时常给自己打电话,亲昵而自然。过去的种种都被时间泡得褪了色,血缘这种甩不掉的牵连,在见夏越走越快的今天反而显示了它真正的威力。只有他们还在她身边。
  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人,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她慢慢地沿着岸边的石壁向前走,默读着每一个浮雕人物的名字,认真揣摩着石头里的神韵。她当年曾经在大总统府买过一把扇子的,正面写着“天下为公”,背面写着“博爱”,还拿着这把扇子游了半天的夫子庙,站在那一年刚刚落成的石壁前,用扇子做道具扮演石雕人物。她扮柳如是,他扮唐寅,惟妙惟肖,惹得旁人都纷纷停下来拍照。
  她站在石雕前有些恍惚,又有点遗憾。
  那么好的场景,她都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当年的他们都被陌生人的相机带走,不知道去向何方了。
  岸边的走道并不长,她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尽头,想了想,花了六十块买了一张观光船票。
  卖票的告诉她十分钟后才开船。她表示愿意等。
  售票处的男人看到眼前的女人举着油纸伞,咧嘴一笑想要搭讪两句,被见夏冷冰冰的眼神堵了回去。
  陈见夏自己也抬头看了看这把青色油纸伞,很重,质量却并不好。刚下雨的时候她在小市场的纪念品商店里买到它,价钱并不便宜,应该是被宰了一刀,然而她并没有计较。
  从小陈见夏就不愿意计较,只是曾经她不得不计较,跟自己的面子做困兽之斗。如今长大独立,某种程度上不再被金钱胁迫,那种自由的感觉格外好。是不是被宰,早就变成一个转瞬能溜走的念头。
  只是很可惜。她盯着油纸伞上的斑点和胶痕微微蹙眉。
  当年她祈雨那么久,就为了咬牙买一把油纸伞。他对她的念念叨叨很不屑,却在雨落下时,一把拉起她的手跑回秦淮河边,将伞递到她手中。
  记忆中那把伞那么完美。后来被她放到哪里去了?
  “好啦好啦,你不是要演红楼梦吗?演吧演吧,林妹妹现在该你吐血了,action!”
  他是这样说的吗?
  油纸伞唤起了一些记忆,却模糊了另一些。
  售票的男人敲了敲窗,惊醒了陈见夏。
  “乘客太少了,你别坐了,他们也不想因为这么点儿人开一次船。”
  陈见夏再次将冰冷的目光投向他,“是么?我等。”
  男人为难地缩了缩脖子,关上窗口打电话。过了一会儿,不耐烦的船工喊了一嗓子,见夏踏上船头。
  观光船从夫子庙出发,朝着白鹭洲公园的方向缓缓行驶。见夏是唯一的乘客,坐在倒数第三排的窗边。导游就坐在她身后的倒数第一排,手里拿着小黑匣扬声器,耳边挂着话筒,从见夏上船那一刻就翻了个白眼,挂着一脸冰霜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开始讲解两岸的景色。
  见夏并没有听。
  曾经她也坐过观光船,却并不是这种硕大的、带有马达轰隆声的船。船夫摇橹,只带着他们走短短的一段,解说也并不专业,掺杂着当地方言和放声大笑。见夏和他吵了架,含泪梗着脖子不理他,仰头看两岸,努力想象着千年前夜泊秦淮的风情,却因为身边人一句“董小宛也算当年的知识妇女了吧”而破涕为笑。
  如今只剩下叹息。
  “你不用讲了。我不需要听。”
  她回头朝导游微微笑了一下,导游愣了愣,似乎觉得这样不太合规矩,想要拒绝。
  “真的,你可以歇一歇,我又不会投诉你。”
  导游小姑娘瞪了瞪眼睛,转念一想自己这样也能轻松很多,索性点点头,缩脖子窝进了座位里。
  见夏将头靠在窗上。缓慢行驶的大船终于将现代的夫子庙码头甩在了背后,沿着窄窄的碧绿河道前进,两旁的白墙黑瓦像一场默片,不断倒退。这艘船带着陈见夏,一帧一帧地倒读时间。百年间惊采绝艳灰飞烟灭,哪怕留下一丝魂魄,也只能浮在空中看着游客们的数码相机微笑了罢。
  过桥时,船的引擎出了点问题,尴尬地停在了桥下。桥墩下用阴阳文打乱了顺序刻着那首“红豆生南国”的相思诗,岸边的旧居却早已经改造为高级会所,门口隐约听到音乐声,从雨中幽幽飘过来。
  见夏鬼使神差地推开了窗。湿冷的气息让她不由得瑟缩了几分。
  旋律声是张国荣的《路过蜻蜓》。
  “若你没法为我安定
  宁愿同渡流浪旅程
  不怕,面对这无常生命”
  见夏一晃头,听到颈椎处传来的轻微的咔吧一声。她的肩颈劳损一直好不了,此刻关节一滞,却好像嘣地一下掐断了理智的那根弦。
  “让我做只路过蜻蜓
  留下能被怀念过程
  虚耗着我这便宜生命
  让你被爱是我光荣
  无论谁在嫌我煽情
  不笑纳也不必扫兴”
  曾经有个少年,站在摇橹船上,大声地为她唱这首歌。她听不懂粤语,问他在唱什么,他说,陈见夏,你就当是路过了我这只蜻蜓吧。
  会大大咧咧地说“123林黛玉该你哭了action“的混不吝少年,在分别时刻,静静地立在船头,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说。
  你就当是,路过了我这只蜻蜓吧。
  泪水中,桥下的相思诗都糊成了一片。见夏旁若无人地哭着,花了眼妆,睫毛都黏在一起。
  南京真是个凉薄的城市。曾经她不觉得。
  第一次过来的时候,热闹的夫子庙市场敞开怀抱迎接她。大总统府,汤团店,明孝陵,鸭血粉丝汤,蟹壳黄……没有一处冷淡。或许是因为当时身旁的男生胸腔里跳着一颗热腾腾的心,连南京也给了她几分面子。
  又或者凉薄的是她自己,没了惊喜和感恩,见识得越多就越凉薄。
  见识就像一种食物,不断地饲养着她内心的一头野兽,那只曾经被饿得柔弱如猫咪的野兽——现如今它终于长大,弱小的她终于可以站在它背后扬眉吐气,再也不被人欺凌。
  她宁肯花许多年独自养大这头野兽,也不愿意依靠它。
  见夏无数次问自己,你后悔吗?陈见夏,你后悔吗?
  答案一直都是否定的。见夏深深知道,当初自己无论选择哪条路,结果都是后悔。
  所以她默默告诉自己,那种感觉就不叫后悔,叫做贪婪。
  然而再怎样贪婪,她所想要的,也不过就是骑着心中的那头野兽,去捉住一只路过的蜻蜓。

相关帖子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月下桑的书[委屈][委屈]可能比较小众,但她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原耽作者了。她的文就是读起来都特别舒服,童话一样的感觉。不只是爱情,每本文里都有特别多出彩的配角诠释他们同样美好的亲情友情。每本文的主角都是强强,即使是受的那方也特别帅气特别少年感。而且太太特别喜欢写一些全新的设定,很多文的世界观种族观都是全新的,总之我真的强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6: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年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5: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