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8288|回复: 1

《下乡养儿》读后感分享(依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2 14: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日乐园》,略烧脑,涉及丧尸等末世元素,作者的想象力惊人,剧情走向天马行空,有意思的悬疑设定分布比较密集,我看的时候会顺着结果摸回去找细节,会让你体会到深深的《后怕》的感觉。不需要看完全本,看完虎头部分就行,我个人预感到后面会是蛇尾所以没有看了,但是几年来都为前段部分剧情的精彩而忍不住一次次地重温!!
  【睿妈写在前面的话】
  依云,是我PD5班的学员妈妈。还记得第一次课后她告诉我:我是鼓起很大勇气才走进这个课堂的,因为,我最害怕在陌生人中表达自己……。说完,眼眶红红的,眼泪快要掉下来。
  从结课之后,到现在,已有1年半的时间,沙龙的每一期读书会、亲子活动、班级聚餐、总群聚会,她都会踊跃参加、认真准备、积极领取工作任务,在各项活动中贡献着力量。
  在见证她每一次鼓起勇气向前迈进的同时,也“看见”了她收获成长之后,所绽放出的自信与喜悦的笑脸:)
  -----------------------------------------
  【依云感悟】
  这本书,我是利用3天短暂的午休时间读完的。作者朴实平淡的文字,看似流水帐般的记述,细致琐碎的笔触,给我带来的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坦诚与真实,让我欲罢不能,只想一口气将它读完。
  作者的女儿天天,因上学紧张、焦虑,导致父母为她频繁更换了好几家幼儿园,直到最后还是面临退学,退学后经常做噩梦,连睡觉都感到害怕,全家人的生活昼夜颠倒,以至于很久没见过太阳。看到作者写着:“整整一个冬天,我们每天晚上陪天天玩到她困才睡。她睡得越来越晚,醒得也越来越晚。到最后,天天整个晚上玩,早上睡,晚上天黑了才醒。”
  让我想起,我家孩子曾有过的晚睡问题,平时我虽算性情温和,但如果孩子因接连几天都晚睡影响到了我自己精神状态的情况下,我还是会很容易对孩子情绪失控。所以,天天的父母,能够为了孩子不做噩梦,睡得更踏实,而陪她导致整一个冬天都昼夜颠倒的生活,换作是我,真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样,天天的爸妈爱孩子的那份耐心和动力,让我佩服至极。
  这本《下乡养儿》的文字描述,容易让人产生很强的代入感,读着读着,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带入其中,跟随着天天一起成长。我想我和天天妈妈一样,都是属于正面管教里所说的“和善有余,坚定不足”的养育类型。而我非常佩服天天妈的真实坦诚,有勇气把自己全家的焦虑、无力、缺陷等种种困境,毫不隐讳地记录下来并真实呈现给大家,很少有人能如此直面自己的不足,能够如此彻底地反思自己的育儿经历。
  回想自己当孩子在外面大喊大叫、大声哭闹时,我更多的会考虑到他人的眼光,害怕被他人指点和批判。会把“面子”看得比“孩子”更重要。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境,我应该鼓励自己慢慢放松,放下内心的那份担心与焦虑,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相信当自己心态变好之后,孩子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变。
  天天一家是幸运的,因为她们遇见了乔老师。乔老师说到“最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把智力,也就是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是很脆弱的。“
  读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会做饭的孩子在哪里都能活下去》阿花的妈妈坚持教不到5岁的阿花做家务的情景,我觉得培养和引导孩子去触摸真实生活的同时,也能够逐惭培养出他们对生活的感知力,和参与及热爱生活的能力。最近,我把家里的浇花工作放手给潼小妞,她很开心,说这是她的工作,几乎每天放学回来后都会用喷壶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我也会让她拖地,偶尔洗下碗,她做得很慢,有时会做得乱七八糟,但是她很开心!我想,孩子是天生爱劳动的,她们也有快速学习的能力,但是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做得完美,如果作为家长,我们因为怕孩子捣乱而包揽一切,不愿意放手给她们去学习,以后又怎么能要求她们有能力去面对与承担?所以,身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带着爱放手,不给孩子过多的干涉和过度的保护,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一定的自由。
  就像乔老师所说:“你们现在急于为孩子着想,提前扫除孩子的障碍,这种思路还是一种‘你不必负责’的思路,这样天天会无力承担任务。“我知道做父母的很难做到放手,但是为了孩子,有些事必须做。”
  也许,正如老六在附录所说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并不缺少乔老师这样的人,甚至每个人都有成为乔老师的可能。天天的父母有幸遇见乔老师,是因为他们有幸没有像许多其他成年人那样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他们能听得进去别人的话,能认真地检讨自己,有不依常规付诸行动的勇气。这种能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具备。“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我们从来没见过也无法归类的亲子书。
  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孩子连续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结果辍学在家一年,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因为总是噩梦连连,一家人晨昏颠倒,以至于很久都没见过太阳。书中的父母看上去懦弱无能,没有单位,从事的工作是出版业的兼职校对……作者不加隐讳地记录了一家人的焦虑、无能、怯懦与缺陷,记录了小家庭和外面世界的冲突、矛盾、妥协与算计。这种对自己的诚实,是很少见的。
  后来,因为作者的一位搞教育工作的朋友乔老师的建议,一家三口选择了下乡养儿。这不是我们熟悉的选择,但它却营造了一种陌生的语境。天天在乡下,普通儿童该做的事情——学习读书,有明确目的的游戏,一样都没有。天天做的,是买菜、做饭、洗衣、放羊这些我们成年人都不情愿为之的事情。这些事情,在都市父母的眼中,肯定觉得作者夫妇是要毁了这个孩子。然而一年的乡下生活改变了天天,也改变了作者夫妇,一家三口都长大了、正常了。
  作者冯丽丽的文字像摄像机一样忠实记录着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孩子天天的细微变化。作者在书中没有推销观点,没有抱怨批评,虽然她有非常浓郁的情感,却一直控制着不去表达,不去说破。作者冷静、克制、琐细的笔法,很像那种昂贵的光学镜头,捕捉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节。而那样的细节,正是令成人世界的我们思绪万千、心灵震颤的部分。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老师序里写道:
  乔老师想让天天和其他孩子过的,正是孩子本来应该过的儿童生活。而乡居一隅的冯丽丽、戎先生、乔老师,他们也在尝试成年人本来应该过的一种生活。冯丽丽这样描述她的乡居时光:
  窗户的灯光照着院子,鸡鸭狗兔羊都安安静静,天天坐在我腿上,我抱着她。
  村子里有说话的声音、狗叫声、电视响声、蟋蟀叫声,还有烧火的烟味、做饭的香味,泥土的湿味。
  过两天我们就可以去西瓜地买西瓜,种白菜和萝卜……中秋节我们可以看到清清楚楚的月亮……冬天烧土暖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炉子里烤我们自己种的红薯。
  当我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下这些句子的时候,内心的感动一如读到海子的诗歌。
  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朋友都渴望的一种生活。当然,每个人想过的理想生活并非只有这一种。可惜,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做理想生活的旁观者,有勇气真正参与进去的,只有冯丽丽夫妻这样的少数人。
  【作者简介】
  冯丽丽,女,河北省邯郸市人,70后,大专学历,无固定职业,长期在三联书店等多家出版社、杂志社担任兼职校对。
  ------------------------------------------
  【睿妈正面管教沙龙2015年5月—7月新一期的“低龄家长班(0-10岁)、青春期家长班(10-18岁)”在本月即将拉开序幕。
  如果你也期待有这样一帮“同频之友”,如果你也希望能为孩子创建一个更好的“微环境”,欢迎加入我的“睿妈PD大家庭”。
  在这里,我们彼此温暖、互相鼓励,在“育儿育己”的路上,携手共同成长!】
  【睿妈及沙龙简介】
  一位7岁女孩的妈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导师候选、正面管教家长讲师、青春期讲师、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师、公共营养师,第一位将“正面管教家长课程”带入珠海的传播者和实践者。自当妈妈以来,一直积极关注育儿新知、关注家庭建设、关注自我成长。特此创办“睿妈成长沙龙”,期待通过睿妈沙龙的“正面管教低龄(0-10Y)家长课堂、正面管教青春期(10-18Y)家长课堂、读书会、分享会、亲子活动、班级聚会”等,认识和联结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同频之友。我们一起学习和交流、共同探讨与成长,积极为我们的孩子创建一个幸福、快乐、祥和的“美好家园”。

姐姐看不看西幻呀?年终的《迷途》!终结一切的命定之人×深渊魔王,挺长,120万字的样子,不过主角团作为佣兵团也是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类似单元剧的阅读体验。剧情线也很好,世界观虽大但挺好理解,最重要的是!每一个角色都好可爱!每一对cp都好嗑!虽然除主副cp其他着墨不多,但是就是细节铺垫很足,提一嘴就会有“嗯~我就知道他们会在一起”,我可太爱群像好的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乡养儿》读后感分享(依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9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