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5423|回复: 1

浅薄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9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姐姐一定要去看一十四洲的文!!我太爱她了,《小蘑菇》真的yyds,那种末世的苍凉感和无力感在小蘑菇眼中写出来,尤其是攻妈为了自由成为蜂后的一段真的看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姐姐看无限流吗?强推《人间试炼游戏》。推着本的人好少。群像写得好的文很少,但他做到了。“昼夜有序,阳光普照。”永远黑暗的永夜城,得到了希望。这一段也超震撼。还有最近新发现的好文《向死而生》真•写抑郁症,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要看来。它带给人一种现实的无力感,挺压抑的,但结局还是好的。还有《君有疾否》和《黄金台》,我爱古耽,《余污》肉包的又一虐文,格局和伏笔超棒,看的时候泪洒床单。这些都算是推的人不多的吧。
  一场浅薄与深刻的博弈
  当你试图阅读我这篇文章的时候,你的手机再次震动起来,一条微信让你的注意力顷刻转移。
  ——写在前面 兜行创始人 任静
  回顾:纪念那个线性思维在消解的时代
  曾经,我们的思想和感官被文本绝对统治,20世纪的“电子传媒”——电话、广播、电影、电视的出现把这种“统治”打破了。千百年来,我们封闭于印刷文字的阅读,人人都是孤立的,像是一块块碎片,如今正要再次变成一个整体,整个地球正在融合为一个村落。“当创造性的求知过程将要成为集体活动,最终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正在走向“对知觉的一种技术模拟”。
  我们强烈感知到的是:随着线性思维的消解,一切都在加速!从口口相传,到笔墨纸砚,到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这个世界在剧烈的变化着~
  此刻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敲打着这些文字,嗅到的是写字楼外,各种组织正在快速的死亡和变革,消亡与新生的声音!
  互联网敲碎了深刻,这样好么?
  之前听人说过觉得80、90后“浅薄” 。什么是深刻?什么是浅薄?所谓深刻,就在谈论“在一百年的时间之外,一百外平方公里空间之外之下什么是正确的”;而所谓浅薄,或许正在讨论的是“在5分钟后、50米外,什么是正确的”。
  从浅薄到深刻的变化是从碎片化、经验化的思维转向整体性、理性化的思维开始的。反之,从深刻到浅薄的变化就是从整体性、理性的思维开始转向碎片化。
  概括来看,一个看深,一个看浅,一个看长,一个看短~
  工业时代,钟表神奇的把碎片化整合成有机的整体,而不再盲目的散乱着,于是人类开始了一场关于“深刻”的探索,开始了有序的生存。工业时代,让人从浅薄到深刻。“钟表把时间重新定义为一连串为期相同的单位,我们的头脑就开始重视工作中的条理和分工。对于所有的事物和现象,我们开始看到构成整体的碎片,然后又看到构成碎片的碎片。”人类逐渐有了深刻思考的能力!
file:///Users/SophieCat/Library/Caches/TemporaryItems/msoclip/0/clip_image002.png?wx_lazy=1  但是,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正在逐渐被瓦解。
  你再也不用记着某某商城在哪里,某某公园在哪里,办公室在哪里,甚至自己家在哪里。你打开“高德地图”,导航一下就可以了;你也不需要知道红烧肉怎么做,翻糖蛋糕放啥原料,“下厨房”帮你通通搞定;工作上,你不再死记硬背销售话术,记忆维修故障代码的解读,“兜行”帮你随用随查。这些原本需要占用我们大脑内存的数据被移动互联网外包了。
  “人的智能从在空间的经验转变为对空间的抽象,这个过程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
  这样真的好么?
  ——————————————我是一条分割线———————————
  其实没什么不好
  今年十一,我和小伙伴去稻城亚丁户外徒步,当地的山村附近没有网络,也没有马路,村民用的家电一个零件坏了,需要跋山涉水骑马去另一个村庄,用三天的时间买回来。在这个慢悠悠的“原始社会”中,没有便利的交通,没有流动的信息,发展缓慢。我还记得之前听春雨医生的张锐讲过在藏区一个小女孩因为感冒而发烧挂掉的事情。听着觉得不寒而栗。信息的通畅太重要了,我在想,在这种地方,人的确需要系统化的思考,需要记住很多信息,然并卵。。。
  系统化被超多信息链条打破是必然的,如果寻求发展,就需要更多的信息。移动互联网帮助我们把多余的信息外挂在身边,大量的信息不足着非系统化思考带来的弱点,一样推动着这个世界的发展~
  就是这样有意思,工业文明将人类的思维方式由浅薄进入深刻,而互联网的兴起,又将人从深刻拉入浅薄。
  用大白话去诠释这件事儿,也没那么复杂,工业文明,没有信息是可以被随身携带的,任何内容被存在脑子里最好,整体化、系统化的内容容易被理解、吸收、分解、再消化,所以在工业革命的时代,把碎片化整合成整体是件再伟大不过的事情了!
  互联网时代,你的手边就是信息,随时可以去搜索,去查看,去分析,去连接,把整体拆成碎片化能够让我们随时“承载”更大的信息量,人的成长,组织的演化因为更多的信息流通速度都在变快!
  媒体提供了思考的素材,同时它们也在影响着思考的过程,由于我们的窗户既朝向世界,也朝向自己,我们看到什么,以及如何看到,都有大众传媒决定。从长远来看,在对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方面,媒体传播的内容不如传媒本身重要。
  兜行致力于为千万级别用户进行“实时更新”,提供永无止境的“数据流”,组织内的人员可以随时发送简短的信息,交流“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是我正致力于的事业,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做些变深刻为浅薄,或者说是变复杂为简单的事情。
  未来:我们的窗户依然既朝向世界,也朝向自己。
  你看,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大~

40分钟,我本来想以后在看,然后扔进收藏夹,哈哈哈哈哈,结果因为看到薄雾在第一个,想听小姐姐夸夸,但没想到,我他么看完了,还种草了好几本,每一本都想看看啊啊啊啊啊,爱了爱了一把子关注了,喜欢小姐姐推文的态度,尊重每一个码字的太太嘿嘿,还有薄雾好看好看好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7: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薄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