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372|回复: 3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6 08: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为什么没人去推《地球上线》!地上的剧情线是真的强,强死我了,感情线有点暗,但是糖糖真的一直喜欢傅闻夺!呜呜呜,甜死我了,白若遥是真的香!慕回雪是真的意难平。剧情党不得错过的一篇好文章!晋江文学城的,莫晨欢大大是真的好厉害。我看地球上线总有一种“看懂了,又没看懂”的感觉。
  真正穿越一生的爱情——《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by Pinckney
  电影海报
  第一次听说马尔克斯其人是在其去世之后,我抱着半是跟风半是膜拜的心态买了一本《百年孤独》。我在一个黄昏,在一个人从大学城坐三小时公交回家的路上,伴着闪过的街灯读完了这本书。我被马尔克斯的文笔深深地吸引,大学的文学阅读生活从此开启。突然想起马尔克斯的另一重要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
  弗洛伦蒂诺年轻时对富家之女费尔明娜一见钟情,其父却不承认他们的爱情,带着费尔明娜走上了漫长的旅途。在一段漫长的旅游之后,费尔明娜对阿里萨的爱似乎烟消云散,“我才发现,我们之前的一切,都不过是幻觉”。后来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医生结婚生子,阿里萨一直把这份爱保留在自己心底却到处寻欢问柳。等到乌尔比诺医生死去后,弗洛伦蒂诺才再次出现在费尔明娜面前,向她重新表明自己的爱。
  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剧照
  到底什么是爱?
  阿里萨在第一次去费尔明娜家送电报时已经爱上了她,视其为自己的花冠女王,为其写诗并向其求婚。很多人怀疑这只是一时冲动,只是普普通通的一见钟情,然而他把这份爱保存在心底五十多年。是,没错,他在这五十年间和六百多个女人上过床,然而他爱过这些女人吗?我认为并不,这六百多个女人只不过是在五十年间他用来慰藉因为他对费尔明娜的爱的牺牲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腰部以下是肉体的爱,腰部以上是精神的爱”。肉体上,阿里萨风流;但精神上,阿里萨忠诚。五十多年来,他爱的人只有一个。
  爱情就是这样,无论经历过多少荒唐事,经历了岁月、瘟疫、死亡和分离的磨练,依旧是爱情。
  年老再遇的阿里萨和费尔明娜
  再不妨从费尔明娜的角度看,初遇阿里萨时,她就被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所深深吸引与他私定终身,旅游后回来再次遇见他,竟觉得之前的都是幻觉。旅游,让这个少女成长为一个高贵的女人,心智远比之前成熟,而当时心中的情郎也是变了模样,褪去了激情的关系,只能变回幻想。
  电影中中年的阿里萨
  那费尔明娜爱乌尔比诺医生吗?无疑是爱的。乌尔比诺医生给了费尔明娜爱情所需要的一切东西——物质、稳定和相知。两夫妇在一起的四十多年间,一直是城里的模范夫妇。这些东西相加起来,的确是爱情。然而历经岁月的洗练,无数的生活琐事和拌嘴最终慢慢磨灭了激情,让这段关系变为了相互依赖、亲情或是其他。这就是为什么在乌尔比诺医生死去之后,等待了五十多年的阿里萨,终于赢回了费尔明娜的心——虽然已经年老,可缺失了一生的激情最能打动费尔明娜的心。
  童话故事通常告诉我们,王子和公主在城堡中快乐地生活,却没有告诉我们经历过岁月之后,那个曾经喜欢公主的务农青年的结局。而《霍乱时期的爱情》告诉我们,只要你的内心足够坚守,只要你的心灵足够坚贞,只要你能穿越瘟疫、战争、分离甚至是死亡,无论中间你的肉体出轨了多少次,你的爱情依旧纯洁,你依然会得到自己的爱情。
  这是一部童话,一部更为现实的童话。

本be美学狂热爱好者疯狂安利《缚耳来》!全文总结一句话就是:“穷途末路也好,胜过在黑暗里永远走不到尽头。”那种从一开始就注定的不得不接受的悲剧艺术一直很能打动我,一个人没有办法反抗甚至从没有想过哦原来还可以反抗的那种宿命的安排很绝妙,就是一种你完全可以带着三观去看,但是不舍得带着三观接受故事的走向,这种看文过程中的矛盾感也是此文灵魂的一部分,总之是一篇优秀的be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3 08: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霍乱时期的爱情

  阅读完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后,很多人都免不了产生和我一样的感慨吧,那就是——小说居然还能这么写!同时,我们又不禁要问,爱情是什么?在书中,马尔克斯并未告诉我们答案,他只是给我们展示了人类所有可能经历的爱情:一见钟情,热恋、苦恋、单恋、三角恋……精神的、身体的……高尚的、卑微的……极少浓墨重彩,大多数轻描淡写,有些甚至只以寥寥数笔带过。但这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而又深刻,值得我们去思考。

  在其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是啊,人生应该真爱过才不遗憾,只有真爱过,才懂得世间的疾苦与美好,才让我们懂得难以抉择的取舍,才让我们有勇气去真正的相爱一场。

  “你要永远记住,对于一对恩爱的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这句在达萨年轻时候听来是冷酷无情的威胁,但却在丈夫去世后才深刻体会其深意。那几乎是最真诚的爱情宣言,以至于将那些逝去的枯燥寂寞的岁月变成幸福的画面,即便是平庸而琐碎的,在失去之后都会弥足珍贵。

  马尔克斯在这场横亘了半个世纪的爱情中倾诉了一位智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爱情理解,绝大部分的情感是细微绵长,波澜不惊,却在时光流逝中积累着痛苦和力量,而到阿里萨显露勇气,坚定爱情时,就坚定到永生永世。一切徐徐道来,有着历尽世事的平静,要知道这场贯穿了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爱情,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对爱情,对世界都做出了一定的诠释。

  至此,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未来,我该以怎样的过程走完我的一生,年老时我会怎样回忆我那从现在起还能改变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2 08: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一世 |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汤大成 汤汤江河
  ——“你有多爱我?”
  ——“看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吗?”
  ——“没有。”
  ——“最后一句话就是我的答案。”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马尔克斯写的书,记忆中某人好像要借我一本《百年孤独》来着,到现在都没有借给我。
  以前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或多或少都会提到这是一本“爱情百科全书”。不夸张地讲,是的,这本书包含了有关爱情的全部答案,也包含了很多撩妹的细节,比如写情诗。阅读这本书的好处是,让人重新开始相信爱情;坏处是,让人意识到,即便相信也无济于事。
  关于爱情,这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人们永远的难解之谜,早已在很多文学作品的叙述与话语之中既风头尽出、又伤痕累累了。我很好奇,马尔克斯会怎样描写爱情。这本书中,爱情都常见,伟大而包容、又有动人心扉的力量,只是全都负担着两个人的孤独。
  读到最后几页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一个画面,是两个皮肤松弛、形容消瘦、颤颤巍巍的老人全身赤裸,在一艘行驶在河流中的船内房间里,彼此小心翼翼地接近而准备做那半个世纪之前他们没能做的那件事。
  那么苍老无助,却又在某个瞬间,永远年轻。
  让时间流逝吧,我们会看到它究竟带来了什么。
  带来了什么呢?带了一份一生一世的爱情,一份善终的爱情。到最后,这份在船上的爱情将一直在海中往下走,一直走到一生一世,又有了一个极致浪漫的结尾,而这份浪漫不会让人再轻易怀疑它是否足够诚恳,年老时的承诺比年青时的承诺会更加庄重,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时间和爱情双重的尊重:因为原来真的可以老了再相爱。
  阿里萨为等待达萨,等了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一直等到达萨的丈夫乌尔比诺医生死去,等到了下个世纪,等到了白发苍苍。
  可是,这真的是爱情吗?
  在这50多年里,为缓解对达萨的相思之苦,阿里萨沉溺于性爱,几十年如一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追逐女人,各种各样的女人。萝莉、御姐各种你能想得到的不同风格的女人,当然,大部分是寡妇。一共是622人。他和622个女人上过床,性交过,嘿咻过。还有几个女人因他而死,包括一个14岁的萝莉。
  因为如此,过去的所有版本都将许多文字统统删掉了,说什么少而不宜。呸,所有读这书的人,能有一个是少儿?正常的少儿看得懂这本书?
  真是扯淡。
  用罗兰·巴特的话来解释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我一生中遇到过成千上万个身体,并对其中数百个产生欲望,但我真正爱上的只有一个。”阿里萨在被初恋情人放弃后纵情声色,沉湎肉欲,622次风流韵事写满了整整25大本,在精神层面上,他依然坚信自己是一位永远忠贞于初恋情人的纯粹处男。
  事实上一直读到这本书结束,我都没觉得阿里萨一方面和不同的女人做爱,一方面宣称自己对菲尔明娜的纯洁狂恋有多么的让人动容,当然性关系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坚贞与否,但我还是很怀疑这种不委屈自己的痴情方式。反而是达萨和丈夫乌尔比诺医生那虽然充满许多鸡毛蒜皮但大抵还算平稳克制的一生让我觉得心生安慰,思念一个人一生一世和陪伴一个人生活一生一世到底哪一个更加不容易呢?在我想来是后者,我相信平淡安稳的一生胜过疯狂的激情。
  爱情是一个人心里一种流动的情感,没有形状,不明方向,没有一时一刻是相同的,哪怕是对同一个人,连你自己都不知道它下一面会变得如何。可能上一秒爱得死去活来,下一秒就不想见到这个人。
  不过,你得明白,在别人眼里,你的爱情,屁都不是。那些和阿里萨上床的寡妇才不会管眼前的这个男人到底有什么过去,有着怎样的故事,心里到底爱着谁。
  那么,阿里萨要的,究竟是婚姻,还是爱情?
  达萨接受乌尔比诺医生和阿里萨的,究竟是婚姻还是爱情?
  真是又一场百年孤独。
  估计连达萨自己也不清楚,这不过是在她感情世界日渐成熟的时候,遇到了一切都那么美好的乌尔比诺医生,换做是另外一个人,我想她也是会嫁的。
  那绵延不绝,在扛过了一生的艰辛和功成名就之后,在同一个躯体内持续流淌了半个多世纪的思念、坚韧、期盼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是爱吗?一秒和一生,有本质的区别吗?
  爱情所有的模式,都如它初生时一样荒诞可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4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霍乱时期的爱情——心中永恒的誓言

  宁职院图书馆

  相比《百年孤独》这本书更通俗,看起来也更顺畅,虽然少了那种魔幻的奇异色彩,但多了细腻和真实,同时对爱情、婚姻、性、人生、衰老等主题都有非常深刻而独特的见解。里面的很多句子类似哲学语录,非常值得多读几遍。

  馆藏地:社会科学图书借阅室

  索书号:I775.4/724

  盛大过霍乱,盛大过时间,也盛大过爱情,三个名词亦都是动词,因而盛大过它们三样的总和。我爱你是种以此为终极的习惯,不欲以别的习惯来替代。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关于爱情,从总体来看,书中描述的爱情包括幸福的爱情,贫穷的情,高尚的爱情,庸俗的爱情,粗暴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放荡的爱情,羞怯的爱情……甚至,“连霍乱本身也是一种爱情病”,如此种种,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而且每一种都描写得透彻,描写得一针见血。但只有主人公费尔米娜、达萨、乌尔比诺的爱情故事是主线,就如同一条河流,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如流一样涓涓而流。其他的爱情,有阿里萨像捕猎似的获得的各种类型的爱情,也包括乌尔比诺与林奇的短暂爱情,这些就像河流中偶尔突出的一块块石头,即使在河流中也会形成小小的漩涡,但是却不能阻止河流继续向前流淌。就如同我们的婚姻生活,也许中间会出现一些影响其顺利进行的因素,比如现在最常见的所谓第三者插足,但是只要婚姻的双方,爱依然存在,那么我相信婚姻仍然可以像河流一样一直流淌下去,那些小小的漩涡,终将会被河流丢在历史中,而真爱永恒。就像阿里萨对费尔米娜一样,爱一直在,生命的尽头,一直到“永生永世”。

  关于历史,在所有爱情的描述过程中,作者也展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内河的容颜的改变与阿里萨爱情心理的变化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关系。在他年轻的时候,为了忘却被费尔米娜拒绝的痛苦,他踏上了内河航行,当时的河岸随处可见的短嘴鳄、河牛、河里丰茂的水草,茂密的热带雨林都喷发着勃勃生机,而那时的阿里萨却是已经痛苦不堪,心灰意冷;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革新,人类的贪婪,到阿拉萨老年以后,为了费尔米娜再次踏上内河航行时,河岸两旁存留的只是光秃的树桩、零星的仅存活于动物园的动物,轰鸣的飞机、冒烟的汽车,大批的捕猎者,污染的河水……可是这也没有能让他有任何心情不快,相反,由于能和费尔米娜一起旅行,阿里萨的心情很是高兴,在因霍乱而不能上岸时,他仍然没有感到沮丧,而是告诉船长一直航行下去。

  关于老年,小说开头就讲了乌尔比诺好朋友的死亡,死亡原因是对老年的各种征兆的恐惧和不安,无法面对老年的各种不堪,以至于用死亡来拒绝这种不堪,维持所谓的一生的尊严。再到后面,乌尔比诺在年龄已经很大的情况下还爬高捉鸟而不幸摔死;阿里萨其中一个情人说,我们都有一股秃鹫的味道,正如作者说描述的,那是人年老的时候所发出的一种酸腐的味道;还有阿里萨自己因不想承认自己老了的事实,而在医病的时候拒绝相信医生的话,而自欺欺人地说自己很快就好了,绝对要不了医生所说的三个月等等,都展现出了人对老年在心理上的拒绝。但同时,我们又看到了老年人热爱生命、回归青春的希望。在小说最后,费尔米纳早已枯萎的爱情又被激活,且渐渐灼热起来,费尔米纳与阿里萨在半个世纪后终于走到了一起。在内河航行的日子里,两位老人如患上“霍乱”一般迷醉,他们的爱情似乎冒出了腾腾的蒸汽。这简直就是爱情挑战死亡、青春活力冲击生命极限的神话。这让我们感到老年并不可怕,只要仍然有所坚持,老年依然可以有爱情,而且这种感情没有期限,如果非要给它一个期限的话,那就是阿里萨“在五十三年零十一个日日夜夜前就准备好的答案”——“永生永世!”

  经典读物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猜这本四百页的书并非是为了歌颂爱情,而是为了呈现人生,爱情是杂乱而繁茂的生命之树上温情脉脉的一缕夕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9: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