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7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致教师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2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橘莉娜可以去看看公子优的书 都好好看!强推《你的距离》《音乐家们的手指》,是那种平淡日常中又夹杂着浓墨重彩的感情,最神奇的就是她的每一本题材都不一样,但是都能恰到好处拿捏住人物特质、历史背景,并且里面很多专业知识都写的好深好真实,感觉是知识面超广的一人!而且专业知识写的都很严谨,能让人感受到那个领域特有的故事感[打call]特别是《音乐家们的手指》我超爱 中间写到上一代温月安和贺玉楼的故事那段真的后劲好大 直接给看哭了 余韵悠长的感觉!
  《致教师》读后感:孩子,天使的翅膀,我还你!
  漫步在光阴里,伴我枕边的书换了一本又一本。近期,我枕边的书是《致教师》。
  工作10年了,新踏入岗位时的新鲜感已慢慢淡去,扑面而来的一些教育困惑让我绞尽脑汁,如何保持教育热情?作为语文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怎样挖掘后进生的潜能……太多困惑我的问题,竟然在《致教师》中找到了答案。
  《致教师》这本书,内容以书信的形式呈现,解答了老师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读这本书,就如和作者朱永新面对面对话,娓娓到来,言有尽而意无穷,令我深思,也令我忍不住将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
  作为一线老师的我,面对班上性格各异、智力不同的孩子时,难免会厚此薄彼。朱老师在《致教师》一书中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解释道: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不同的态度,往往是由于我们给孩子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但孩子是“借”学校这块地方成长的,教师的职责,是要让学校成为每个孩子的乐园,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每个孩子真的都是天使吗?是我把天使的翅膀折断了,他们不能飞翔了吗?所以,我决定还他们一对飞翔的翅膀。
  我们班上有个小男生,患有先天性癫痫,每天靠药物控制病情,在学校里的前两节课,他都是在睡觉中度过的。从一年级起,家长和老师都没对他的学习有太高的要求,所以到现在三年级,我接班后发现他的拼音都没学好。他也是上天派给我的天使吗?但我决定尝试改变。
  于是,每次课间,我都留在教室里,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为他补习汉语拼音,每天坚持。他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我怕他在家没法复习,于是给他买了一套“拼音有声挂图”,让家长在家根据挂图配合辅导。现在,他不仅会读拼音了,而且一年级下册的生字也能在本上工工整整地书写出来了。一次早读,他悄悄塞给我一张纸,我展开一看,是一张画《我最喜欢的孙老师》,惟妙惟肖。从那以后,只要有绘画比赛,我必推荐他参加,结果不负众望,他屡屡获奖。这个案例让我充分体会到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挖掘他的潜能,学生就会带给老师意想不到的奇迹,显示出天使的真面目。
  新教育实验的五大理念其中之一就是“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这就是告诉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我们没有发现的潜在力量,无论他是迟钝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他们都是上天派来的使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这与朱老师的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协助无力的孩子挖掘潜力,协助迷失的孩子发现自我,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是教师的意义所在。
  朱老师说:“教育要关注一切的人,要关注教师,帮助校长,帮助家长,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去发展,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我们作为教师常常会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他们的成绩有优有劣,性格有好有坏,家境有高有低,但他们都是“借”学校这块地方来成长的。我们不能因为家庭造成的千差万别作为我们厚此薄彼的理由,而是要发现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书写自己的精彩。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用爱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曾被我们忽略的。
  《致教师》整本书是朱老师对我们一线教师的关心,它给了我们做教师的理由,借给了我们一双做教师的慧眼,也教会了我们如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致教师》更是以朱老师为首的新教育人的教育宣言: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一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带着使命,带着爱,新教育人正在向没被污染的远方重新出发。
  读了《致教师》一书,我的教育思想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这本书不仅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有的翅膀折了,需要老师来还他们一对飞翔的翅膀。作为新教育人的我,心情更是渐渐沉重,因为我渐渐心怀一种为重建心灵凤凰涅槃的使命。

相关帖子

推一个看完后非常清新舒爽的甜饼吧,长佩《尤其》,我最喜欢的年下狗勾攻季鸣枕,少年的热情,真挚,坦诚与永远燃烧的爱真的能成为另一个人无与伦比的后盾,而且攻真的是狗里狗气的,像长着小黑脸的成年德牧,表面又大只又凶,实际上内心还是个爱撒娇的,经常被拎后颈的狗崽。我记得看这个之前心情非常低落沉重,然后突然撞到这篇文,就给我一种“啊,我被打动了”的感觉,像缀满草莓奶油蛋糕。而且里面的配角很完整,我很少觉得会有这么尊重配角的作者,不只是为主角或者主线而服务的工具,他们即使不是被对准焦距的中心,也在自己的世界绽放,所以哪怕他们的身份一开始可能是并不讨喜的情敌,坏人,也会被吸引和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1-12 08:32:48 | 只看该作者
致教师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3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