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5506|回复: 1

时间简史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08: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求去看麟潜的《白羊》《垂耳执事》和《人鱼陷落》!你可以永远相信麟潜的文笔!!!真的非常绝,《白羊》是我今年看过的文top没有之一,关于人物的性格刻画一点也不平面化,真的非常立体,是嫂子文学(是我之前的雷点之一但是白羊真的没有让我感觉到一点不舒服),麟潜的文绝对入股不亏!只要你喜欢麟潜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时间简史》读后感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利用本次读书活动难得的机会我认真地读了霍金先生写的《时间简史》一书,读完之后掩卷长思,细细的领略其中的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这本书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著作,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以及我们周围的许许多多的奇异的事情,让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不是遇到难懂的事物就盲目的相信迷信之类的歪理邪说。看待事物要用科学的眼光,同样对待学习我们也要用科学的方法。
  科学史上的每一个重大发现无不都是科学家们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而发现的,因此在工作方面我们也应该贯彻这种思想方法,不仅是在工作计划的制定上而且也应该在工作方法的应用上。一个周全的严密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的时间安排是十分合理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方法,将有助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进而能养成这样好的习惯,对于工作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其次,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任何事情都希望完美。用很简单的几个公式来指导我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种种问题,感到很是神奇,因此对科学家们很是崇拜。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才发现世界远不是我想象得那么简单,几个“公式”就能涵盖。概括的来说,简单中孕育着变化,而变化中又体现着规律。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想方设法地去寻找那“隐藏”的规律。很幸运的是,某些规律被我们发现了,但更多的还是未知的事物。而对于我们来说,它给我们的启发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像是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无法在学习上达到最高峰,因为没有最高峰。你有的只能是不断的去和别人竞争,和自己较劲,唯有此你才能在自己的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同样,工作中也是如此,成功的企业者他们比平常人多的就是一个强烈的竞争意识。
  最后,一本好书不仅能教给别人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感,《时间简史》就是这样一本让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书。而对于这本书的作者霍金先生,我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他的贡献竟然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空前的——他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身体的不幸让霍金体会到了地狱般的煎熬,然而他却以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在自己的地域中缔造了人类的天堂。不幸中的大幸,正如霍金本人自述:“幸亏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因为研究它用头脑足矣。”这正证明了约翰·弥乐顿的名言:“头脑是他自己的住所,他在其中可制造地狱的天空,也可制造天堂的地狱。”
  让我们记住霍金和他的《时间简史》,更让我们铭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
  好书,好感!

《二哈与他的白猫师尊》这是继魔道祖师第二个让我反复刷的小说,一般小说好看我就看一遍,这个是在我文荒时期总是忍不住扒出来在看一看的文,就是虐的时候感觉心肝都颤抖了,甜的时候我觉得,啊,都值啦!还能继续看下去,番外都不够看的那种,剧情很带感,文笔也好,最重要的是肉香啊!有骨有肉的剧情,还有什么可挑的吗?攻是那种很man又很幼稚同时爱而不自知的性格,受是表面很清冷很禁欲内心很澎湃很深情的人,强攻强受,雷点,攻受之间的误解很深,经过了好久好久才解开,我不喜欢看有误解的文,但这篇真的是拒绝不了的带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08: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是人的本能 —— 时间简史读后感

  牛牛

  首先得先说说前段时间读的“三体”,说实话我是一个伪科幻迷,虽然比较感兴趣,但仅限于从电影或者动漫中吸收。“三体”是我第一本阅读的长篇科幻小说,首先是大呼过瘾,文字是有限的,想象却是无限的,不像影视等其他内容载体,容易使人局限于作者(导演)所描绘的情景中,“三体”让我自己真正的畅游了一次宇宙世界。其次是意犹未尽,以前只是对于宇宙好奇,但是这一次被深深的迷住,想要去了解她的一切。于是乎脑海中浮现了这本著名的科普读物。

  虽然书中很多的概念并没有完全明白,但是总体上来说对于宇宙理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不得不佩服霍金能把深奥的理论以如此清晰的方式向大众诉说。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我们是否有必要去了解宇宙的真相?结合书中结尾的一段话“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个完备的理论,在主要的远离方面,他应该及时让所有人理解,而不仅仅让几个科学家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一级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与讨论我们和宇宙为什么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性的终极胜利 —— 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从某种角度上看,上帝的存在表达的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敬畏。人类的使命、生命的意义相对于浩瀚无际的宇宙来说显得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那么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当然这里我并不想和大家探讨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或者说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活着或者说生存,是人作为生物的一种本能,而对于未知的探索,是人作为智慧生物的另一种本能。这看上去很好的解释了最近一直让我思考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跑马拉松?对于生命极限的探寻和对于宇宙极限的探寻是一样的,因为与生俱来无知无畏的人类就渴望向全知全能的神靠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9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