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5738|回复: 0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8 08: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日乐园》,略烧脑,涉及丧尸等末世元素,作者的想象力惊人,剧情走向天马行空,有意思的悬疑设定分布比较密集,我看的时候会顺着结果摸回去找细节,会让你体会到深深的《后怕》的感觉。不需要看完全本,看完虎头部分就行,我个人预感到后面会是蛇尾所以没有看了,但是几年来都为前段部分剧情的精彩而忍不住一次次地重温!!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读秋雨散文,就像在读一本厚厚的历史,仿佛一位旅人在天地间茕茕孑立,刹那间一颗心与一颗心激烈碰撞,虽然只是电光石火,烟花易冷,但你仍然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惊喜,于纷繁世间觅到知音的畅然,嘴角泛起一丝会心的微笑。
  余秋雨的散文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与良知,他追寻心中的阳关雪,他在对待敦煌文明隐没并遭受蹂躏的过去上并不是像别人所言将责任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身上,历史的失落应该有历史更深层的本质,历史的源远流长在于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余秋雨的散文恰恰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缝隙中放眼未来。
  读秋雨散文,最好在夜晚,一轮圆月悬在天际,月华皎洁清澈。天人都是这般的静好平和。看着看着,蓦然心惊,历史的气息闪着凉意和沧海桑田迎面扑来。烽烟战马,铮铮铁蹄,翻开浩如烟海的青史典籍,我看到的是鲜衣怒马,威权煌煌,为了千万人的太平而屠戮了千万人,泱泱鲜血染红了金銮殿上的座椅,累累白骨成就了紫禁城一代又一代的不朽传奇。但在余秋雨的笔下,我看到了对于人性的悲悯。正如罗素在《我为什么活着》中所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性苦难痛彻心扉的怜悯。”余秋雨关注的,不是帝王顺天道打下的锦绣河山,而是乱世中蝼蚁一般的黎庶。饥饿,战乱泯灭了人心最后的柔情,生命已不可望生,可百姓也好,士卒也罢,不过是为生计挣扎的小民,他们没有享受过大权在握的煊赫,就不该付出灰飞烟灭的代价。横渠先生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时间无边无际的荒原里,淬出了血与泪交织的战争文明。余秋雨用他凝重的笔触,将历史厚重斑驳冠冕堂皇的外壳层层剥落,露出了最残酷悲凉的真相。
  读着余秋雨的散文,恍惚间时光停滞,岁月静好,抬望眼,明月在头顶亘古不变,无悲无喜地挂着,我生命中的窗户一扇扇推开,照得心里清光泻地,一明千里。但看千帆过尽,水月何曾有盈亏?数千年的风云变幻以尽数托付在那文字里。轻轻合上书页,不知不觉我已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游走了一遭。睁开眼,太阳已然升起,我该启程了。也许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还能带着故人归来的欣喜,再次聆听历史飒飒的风声。
  评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聆听着历史飒飒的风声,咀嚼着名人的思想,深情的眸子凝视着历史的厚重。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书真境界。

呜呜呜有人知道月下桑太太吗,是晋江老太太了(?),文风慢热,一点点童话感,脑洞奇大,小说世界观非常完整,偏奇幻,甜文写手,《安息日》,《魔王》,《年长者的义务》都强推呜呜呜呜呜,如果有恐怖小说爱好者,月下桑太太早年写过短篇恐怖小说合集,网上搜名字应该可以搜到,有两个系列,都非常非常有氛围感,可以说是我目前看过的最恐怖的小说[藏狐]而且是纯恐怖文,没有感情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11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