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楚值得拥有姓名!楚楚的书都超好看!《BE狂魔求生系统》《我只喜欢你的人设》和《可爱过敏原》简直比贺朝夫斯基的《背影》还绝!《营业悖论》真的很顶!听觉yyds!看《人设》和《营业悖论》的过程中我直接直呼“救命,我还能再磕一万年!”绝到我狂写800字作文就为了给朋友安利!而且稚楚和她的书们三观比五官都正,每本书都有一种很浪漫感觉,他们值得拥有姓名!
读书携一柄长剑,饮一壶浊酒,听一段风雨飘零,奏一曲笑傲江湖!今天小编将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笑傲江湖~领略一个不一样的令狐冲~文章有点长可要悠着点看,别闪了眼哟~O(∩_∩)O
相对的自由
文/一一
初读《笑傲江湖》大概是两三年前的样子,当时看的比较潦草,纯粹是当成消遣读完的,不过令狐冲这个人却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那印象是属于当时的,朦胧中一直记得一个放荡不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个无行的浪子,这通脱是深入骨子里的,是不可妥协的,更是随心所欲的,管他什么正教名节,管他什么世俗污名,我只管我行我素,一如任我行之名,正是因为如此,深爱这个角色,以至于深爱这部小说。而再读之下,已然有不同的感觉,即在当下,看到一位师弟言及,读书,尤其是读小说,其实是在读人,或读作者之人,或读作者笔下之人,而读人恰如结交一位好友,每每读罢,也都为一个朋友而牵肠挂肚,回味良久,引起我不少的思考,既是对小说人物的思考,更是对自身的思考。也看过有人说过,读金庸的小说,不可一读而已,每次总会有不同的感受,具体如何我已不记得,我想大抵是初读情节,再读情感,三读情思罢,所谓情节,不过依作者脉络,通读而去,怡然自乐,颇有一种快感,恰似小儿取乐,酣畅淋漓,大呼痛快,至于情感,则有不同,须得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才可得,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抹欢笑,一捧泪珠,遑论心理,须得有所体验,于是抚胸长叹,心痛不已,原来如此,恰似情窦初开,青年气盛,摸爬滚打之间沉浮于世的落魄少年,感慨万千,亦不能言,终于情思,已非入世的智慧,实乃出世的情怀,不执拗于人情,刻板于喜怒,不过如冷眼旁观,看透那刀光剑影,权谋争斗,直隐在世间,思所以生情者,不过未得放脱,心有不舍,情有不甘,偏要于情节上求个痛快,于情感上求个共鸣,则乃知相去甚远,只将一条绝路呈上,纵身而上,不见其他,而终亦无绝。三读未必便三读,一读而至三读,纵十读而未必便三读,亦未可知,造化而已,也不必拘泥。
自由,一直是令狐所追求的,从一开始出场他便即是如此,身为大师兄,并非与众师弟妹同行,而是一个人与人去饮酒,无拘无束,好不自在。智救仪琳,却为所谓武林正道不耻,但清者自清,无需辩白。到得学到独孤九剑,得风清扬剑法之精髓,以无招胜有招,剑随意动,但任意而为,亦是无拘无束,正合其意,因而如鱼得水,即以此九剑名震天下。一直到身受重伤,以至无治的境地,竟死生不以为意,但求逍遥痛快,畅意骋怀。到最后与盈盈二人琴瑟和谐,笑傲江湖,亦是出世的情怀,逍遥的做派。然而,其身世,其情感,却成为他这自由最大的绊脚石,任他如何的逍遥自在,承蒙师父师娘不弃,养育之恩实难报答,这种来自孤儿的内心深处深深的自卑感一直在他心中作祟,对于恩情报答的那份责任感,无论是恩师还是盈盈,对于小师妹的牵肠挂肚,这些,注定他是不得绝对的自由的。
虽然性格放荡不羁,但是其身世,却决定着他终究是不可自由的,从小流落街头,所幸师父师娘收养,纳入门下,始得有所归属,忝列华山派大弟子,其门规虽不甚多,却也甚言,又有一个假道学的君子剑威风八面,好不厉害,直为榜样,虽不敢有所期望,却也是敬若天人,甚是佩服,甚至是被逐出门墙,也依旧为其马首是瞻,不敢有所造次,这一来与其对于养育之恩的报答有关,更与他本身内心的自卑有关,这么多年的照顾,尤其师娘如亲生儿子一般的对待,自然是难以报答的,而在他内心,却是始终抱有一种绝对的自卑,我当年若不是承蒙收养,如今早已不知投胎何处,一个是华山女侠,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君子剑,如此厚爱,我一落魄浪子是无法承受的,更不用说奢求将小师妹许配于我,尤其是在林平之出现之后,小师妹与平之情投意合,他曾屡屡将自己与林相做比较,更是觉得自己不如平之,觉得自己配不上小师妹,内心的潜在的自卑与礼教的束缚,对自由的追求,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相互交织出相对的自由,构成一个完整的真正的令狐冲。
至于其对于小师妹的情感,则是他一直到灵珊死后依旧不能自由的根源,只摘录两处细节:破庙之中他如是想,”我只盼她一生快乐。。.。。.岂可再去招惹她。。.。。.但愿她将我忘得干干净净,我死之后,她眼泪也不流一滴。“虽如此想,胸中却总是酸楚难当。洛阳东城绿竹巷中,离去之时,竟而心想,”小师妹就算不理我,不睬我,每日只见她一面,纵然只见到她的背影,听到一句她的说话声音,也是好的,何况她也没不睬我?“这两处不过是全文诸多细节中不起眼的两处罢了,诸如此类的比比皆是,这就难免有人说他真正爱的是灵珊而非盈盈,前期确实如此,但最后他终于还是爱盈盈的,这二者实无冲突,其中关节过于复杂,也非本文所要讨论,不此赘述,但是这些情感的变化和起伏,亦是其不自由的来源之一,看到小师妹与平之相好,他虽然明知无法,强作欢笑,内心却是万分痛苦,这样的条件下哪有自由可言,伤不可伤,悲不可悲,而所行处处需要考虑到小师妹,思想本身不自由,导致了行动也不得自由,即便林平之十恶不赦,该当千刀万剐,他也不忍违背小师妹遗言,只是将其囚禁西湖之底,便是在自身遭到威胁的时候依旧如此,说是一诺千金也好,江湖道义也罢,总是不得于自由的。至于什么是自由?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是自由,我们可以不做我们不想做的也是自由,倘若二者都做不到,那边是绝对的不自由。
相对的自由是好的,它比绝对的自由来的温和,来的可靠,而初读时的令狐却是一个绝对自由的浪子,如今想来,那该是如何的一种恐怖,所幸,令狐在成长,成长的更加现实,更加可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