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给老梨安利吾九殿的《成为暴君之后》,西幻文,正剧风,特别考究!!!这个充斥骑士浪漫的故事里,有荣耀,有荒诞,有天使,有地狱。猎巫,冶金,预言,属于中世纪的词语在这部小说里出现得恰到好处。群像戏写得很棒,叔父是我的意难平!如果你偏爱史诗yu传说,请千万不要错过这本小说。
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最强新作,花枝春满、悲欣交集,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目送》--读后感
《目送》是我在大四考研期间读过的为数不多的散文集。从捧起这本书时觉得封面并不出彩,甚至有点肃穆,到放下这本书,完全被书中点点滴滴的细节打动得热泪盈眶。我知道,有些感情还是被触碰到了。
我读龙应台,较早的时候是从读《野火集》开始的,她的文字开启了我认知世界的另一扇窗。那时候的她,年轻、锐利,锋芒毕露,对世界大声疾呼,而慢慢地,为人母、以及父母苍老时,她作为母亲以及女儿的一面,渐渐显露出来,这样一个有思想、性情细腻的女性,她走过的城,行过的路,看过的景,对我来说,是一种意境。而她写过的政治和生活,纵横交错,对我来说,却激发了思考。人生的课,直至死亡,没有休止,所以,不断学习。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目送》中无论多厚多重多深沉的情感,缓缓的涓滴不漏的渗透进从容淡雅的字句之间。第一眼看过去没多少出彩的犀利言辞,可是一段读过去才渐渐明白里面的深情厚义。这倒是可以和大陆系列青年作家的散文做个比对。近些年来大陆青年作家出的散文集,多是在遣词造句上做文章,文辞哗众取宠满目生花,粗看头头是道,却经不得反反复复的推敲琢磨。好像是泼墨山水一样浓墨重彩,恨不得句句都是金玉之声。《目送》这样的书不一样,它是把很大的话题小心翼翼的说,很重的东西,轻轻的放下。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一天和朋友在山上晒太阳,我们坐在山间的石头上,看着落日西斜暮色四合,天边彩霞满天。夕阳泣血,染红半边天空,美得无法言喻。但是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天色就黯淡下来,雾霭慢慢升起来,山下的城市在一个瞬间万家灯火齐刷刷的亮起来。我们往回走,脚下踩着厚厚的松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我想着,为什么,这世间,但凡是美好的事物,都不能持久呢。
后来在生活中顿悟,当下的即是最好的,有过这一刻光景,珍惜已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