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707|回复: 1

诗经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5 08: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年万里觅封侯》《天潢贵胄》《嫁给暴君后我每天都想守寡》(这本还改名了,叫《愿以山河聘》)都是超好看的古耽,当万特别好笑,很有梗,但是又有点玻璃渣的那种,让你刚笑完就哭,还没哭就想笑,停不下来的那种,天潢贵胄没什么好解释的,就是好看,最后两个人对立要打仗那一段真的明知道他俩肯定没事不会虐但还是好担心那种,但是真的不虐,守寡这本真的本来没有给太高期望,但是他真的远远超过我的预期,非常甜,也没我想象中的要虐的剧情,非常甜,姬越他对阿敛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两个人一个王一个是质子,但是这个从来都是强强,阿敛也很强,两个人都留了一手,这就是个逐渐让对方沦陷,放下警惕心,从喜欢到爱,从爱到深爱,从深爱到真正的至死不渝的过程。
  《诗经》读后感
  14级5班-徐雪
  燕燕于飞,之子于归——题记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比起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奢华雕砌的韵律和仪仗,诗经里的句子更多的给人是未经雕琢的真诚感和冲击力。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比起雅颂这类的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巩固统治的诗篇,我更喜欢十五国风,其中尤为偏爱邶风中的《燕燕》一首。 一直不太喜欢诗经里那些缠绵的情诗,总感觉若是把那种无法黯淡于时光的深情化作词句,绝非简简单单几句比兴便可概括全部风雅。词句太短太短,纵然天地万物在诗人眼中皆有万般情意,也难改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后来仔细一想便也释然。世间最难最难不过不忘初心,其次便是“长情”。生长于匆匆时代的我们无法想象什么感情可以绵亘一生,但是对于那个比孕育出《从前慢》这般温柔的词句还要舒缓的年代,也许我们这样的步履匆匆才是他们无法理解的“长情”。的确,行走在时代当中,我们无法拒绝被生活的潮流裹挟着前进,但是我却仍然固执地相信,在感情温柔的内野里,总会有一方属于我的失落田园。
  所以才偏爱无关风月的词句。单纯的离愁是如此的简单易懂,在一次次重复的词句中那么轻易便能让人感受到哀愁。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天下大概找不出第二个更正经的哥哥了。送妹归去,挥泪再别,多么哀伤的离愁别绪,最后偏偏还要加上几句一本正经的告诫,好像前面的眼泪不过是最后叮咛无趣的铺垫,带上了满满的戏剧化的味道,仿佛再来几位衣着朴素的下人捧着精致的巾帛苦苦劝谏,被送别的人堆出一脸悲哀从行路上频频回头留下几个沾染着泪迹的眼神,这出兄友妹恭的剧目才能称的上圆满。没有经历过太伤感的离别的我固执地相信着自己的推测,却直到不久前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称的上持久的感情。
  不久之前,旧友先我一步离开,去向一个我从未踏足过的城市。相处多年,人生已经渐渐带走了她天生的乐观,为她朝气蓬勃的眉目沾染上近乎惆怅的平静来。虽然痛心于她的改变,可是我却无可奈何,只能看着我们曾经并行的人生沿着不同的轨迹静默无声地蔓延开去,却不知道说什么去怀缅,说什么去挽留。送她离开的时候,其他人都一个一个走过去给她拥抱,送上给她的礼物,对着她似乎有着一句一句永远说不完的叮咛与嘱托,仿佛说得越多就能传达出越加浓厚的情谊。我游离于热情的人群之外,注视着她一脸麻木地与其他人得体地寒暄,只觉得自己的喉咙被涩住,堵着无数无数说不出来的感情,仿佛一下子明白了燕燕中那几滴悬而终落的眼泪的含义。
  的确,世界上也许真的找不出第二个更好的哥哥了。亲眼注视着妹妹悲惨的命运,注视着她一脸麻木走向未知的冰冷,作为身上背着责任的贵族,却什么都不能说,不能做,不能有所表示,只能把千言万语化作无数句公式化的叮嘱,期盼远行的人能够至少做出一个幸福的梦来。燕燕于飞,那是曾经亲密无间的你我,而在凌冽的风下,一切说不出口的感情都只能无声地堵在喉咙口,化作几滴只有飞燕才能看到的泪。

推荐个bg作者的作品,顾几的《劳伦斯的四封情书》、《再见拉斯维加斯》和《女王的抉择》都贼好看。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超级立体可爱,故事又苏又真实,事业线高潮迭起看起来超爽,感情线百转千回又特有代入感,有一些国外(尤其伦敦)生活经历的同学还可能会找到一些彩蛋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08: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约书读后感:读《诗经》有感

  杨阳大学生悦读会

  参与“我要约书”活动的同学,请关注“大学生悦读会”微信公众号,关注后在对话框中填写相关信息(姓名+想读什么书+学校+班级+联系方式)。本次活动将从参与者中抽取幸运读者,赠送图书。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性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杨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