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8268|回复: 0

《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7 08: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推《安息日》,超级超级有趣,两个小机器人进城的故事hhh。就感受上来说,它在我心里和哈利波特上同一水平的,剧情流畅感情都很有趣,不是只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对世界的爱,一部非常暖心的成人童话。“脱下厚重而华丽的王冠与礼服,他便与他相逢于乐园了。”
  既是他乡,也是故乡-《莫问他乡与故乡》读后感
  我今天推荐的书是季羡林先生的《莫问他乡与故乡》。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封皮和略带诗意的名字所吸引。“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怅惘,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是,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季羡林先生,1911年出生在山东聊城,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1945年他和几个中国同乡辗转越南、香港、南京、上海等地,再次回到北京,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几乎都在漂泊,但到底哪个是故乡,而哪个又是他乡,这些地方早已经深入他的骨血,不需要再追问了。
  这本书分为:“漂洋过海求真知、北京城的人和事、风义平生师友间”三部分。
  第一辑“漂洋过海求真知”里讲述了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人和事,有《我的老师们》中,在他眼前一些德国老师们的和蔼和亲切;有《我的女房东》中,欧朴尔太太的善良和诚恳;有《重返哥廷根》中,重返第二故乡的思绪万千。那是他学业上收获最大的时光,也是他品尝酸甜苦辣的日子,正是因为那种困难中的坚持,才有了他如今的成就。
  第二辑“北京城的人和事”里讲述了他回归祖国后在北京教书、生活近70年的时光,有对北京的追忆、有对北京的热爱、有对北大图书馆特殊的感情、有对燕园的欣赏等等。季老先生虽然不是北京人,但是对于北京的感情却是深厚的。
  第三辑中《风义平生师友间》里缅怀了在北京的老师和朋友,老一辈的文人,他们不仅是作家、诗人,他们还是学者。作风严谨,学识渊博,而随着他们一个个的离去,我想季老先生应该是落寞的,这些大家也都成了季老先生笔下的回忆。
  从懵懂青涩,到意气风发,到稳重成熟,去过很多地方,一些人一些风景足以映入心底,足以留于心间,他乡也成了故乡,正应了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供稿:赵伊

《穿堂惊掠琵琶声》成熟男人的绝美爱情啊,我之前一直看不下去老男人谈恋爱,会顾虑太多,也看不下去细水长流的爱情,感觉就很平淡无味,但是!!!直到我看了这本后,上面两个问题都不存在了,这种进退有度,一句“你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就能确定对方爱自己的爱情太美好了,不需要口头许下很多承诺,但是你所知道的爱情中的承诺我都会做到,懂你、敬你、尊重你,告白时会先把以后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剖开来告诉你,再让你做决定。忠于爱情,又不止忠于爱情,老男人的爱情真的太美好了,强推啊,另外,广播剧也配得非常好,最近一周都陪我入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