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6218|回复: 1

《主角》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9 08: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末日乐园》,略烧脑,涉及丧尸等末世元素,作者的想象力惊人,剧情走向天马行空,有意思的悬疑设定分布比较密集,我看的时候会顺着结果摸回去找细节,会让你体会到深深的《后怕》的感觉。不需要看完全本,看完虎头部分就行,我个人预感到后面会是蛇尾所以没有看了,但是几年来都为前段部分剧情的精彩而忍不住一次次地重温!!
  《主角》读后感
  邵佳薇 19中文一班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出炉,陈彦老师的《主角》榜上有名,这是一部长篇巨制。因这次读书会的缘由,我才得以接近这本书,才有了与它接近的机会。 初读主角,书的封皮是一个有神的戏剧剧照,画上女子炯炯有神的眼神吸引着我,翻开书页,我的第一感觉是篇幅较长,逐渐深入后,读来令人酣畅淋漓。 小说主人公忆秦娥原名易招弟,姐妹俩她排行老二,父母希望她们能招引来一个弟弟,因此,姐姐取名来弟,她叫招弟。她本是一个放羊娃,舅舅胡三元将她带入剧团。她放过羊,做过烧火丫头,最后成为了一代名伶。这一路走来,她的成功跟她奋斗,拼搏,能吃苦的精神息息相关,也与她遇见的好人息息相关。
  舅舅一直以来告诫她认真扎实练基本功,胡彩香老师对她的关心与照顾,甚至几次把她从崩溃边缘拉回,对她悉心照顾,这些都是令我感触极深的画面。 以前读书时,总会不自觉的把主角的人生当成主角,而其他人皆为配角。而读完这本书,才明白人生本来没有主角,没有配角,只是站在某个角度看问题罢了。抱怨命运的不公,感叹自身的平庸,不是主角,没有光彩,这些都是不努力后的胡思乱想罢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有着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忆秦娥她傻傻的坚持,努力的练习,并不认为唱戏有什么捷径可走;舅舅胡三元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很专注的敲鼓,为了敲鼓忘记一切也只追求敲鼓和秦腔的完美呈现。坚持做事,认真做事,少点浮躁,多点安静,这是非常好的人生态度。

《你的距离》!!!!!我不是梦女柏老板也不是说要跟我的庭霜宝贝儿抢啥的,这些都不是,我非常喜欢非常祝福他俩的感情(事先声明,我怕被冲)但是我真的非常喜欢柏老板这种人,姐妹们明白吗,不管这种性格和行事风格的人他是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罢,这种冷静但是又周到的性格在我眼中真的非常适合当爱人,柏老板的出现直接促使我明确了原本模糊的理想型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8: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角》读后感

  林莹 19中文一班

  《主角》一书是由陈彦先生深入了解戏剧后创作的,其惟妙惟肖地展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从十一岁到五十多岁充满坎坷的经历。作者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出了忆秦娥的一生,以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从陈彦先生的从事经历来看,他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大作也并非运气使然,陈彦先生在陕西戏曲研究院从事二十多年,长期研究秦腔、地方戏曲文化,一天都不停歇,就如易青娥所说:人可能在偷懒中获得一点快活,但却会丢掉更重要的东西,也会丢掉一生最美好的记忆。对于陈彦先生来说,戏剧就是他一生最美好的记忆。

  易青娥一生十分坎坷,虽然她在唱戏方面十分有天赋,但她因被她的舅舅连累做了烧火丫头,也曾一度放弃唱戏的念头。但她碰到了她的师傅们,她的师傅们发现了这颗被蒙上了灰的明珠,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的培养,最终易青娥就如同朱主任说的那样,尖尖头总会露出布袋的。因为有了好的师傅,也因为易青娥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她最终成为了名人。虽然她经历了两次婚姻,经历了亲生儿子跳楼身亡,经历了各种打击,但她依然真实,依然对唱戏十分痴迷。对于戏痴易青娥来说,她一生最在意的莫过于唱戏。

  《主角》一书让我感受颇深,我想人的一生总需要有热爱的东西来支撑着。就如易青娥一般,无论训练多苦多累,她都坚持每天练习,只为了在台上展现最完美的表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3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