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550|回复: 0

《菜根谭》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 08: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姐姐一定要去看一十四洲的文!!我太爱她了,《小蘑菇》真的yyds,那种末世的苍凉感和无力感在小蘑菇眼中写出来,尤其是攻妈为了自由成为蜂后的一段真的看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姐姐看无限流吗?强推《人间试炼游戏》。推着本的人好少。群像写得好的文很少,但他做到了。“昼夜有序,阳光普照。”永远黑暗的永夜城,得到了希望。这一段也超震撼。还有最近新发现的好文《向死而生》真•写抑郁症,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要看来。它带给人一种现实的无力感,挺压抑的,但结局还是好的。还有《君有疾否》和《黄金台》,我爱古耽,《余污》肉包的又一虐文,格局和伏笔超棒,看的时候泪洒床单。这些都算是推的人不多的吧。
  《菜根谭》读后感
  原创 唐唐 大户人家平台
  自从加入大户人家跑步读书群以后,每月读本书已然成为习惯,一到月底不写些什么总觉得少些什么。这个月跑步任务基本完成,读书按自己的计划每天读书10页-20页,坚持虽然挺难,不过到了月底还是要写下读后感,激励下自己。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得知他早年也曾热衷功名,晚年则归隐山林,洗心礼佛。《菜根谭》成书和刊行时间可能是明万历年间。这时,神宗皇帝治国无道,宦官专权,朝纲废弛,党祸横流。整个王朝不断显露的内忧外患,至此更加深重。《菜根谭》就是这时产生的作品,它以格言警句的形式指出人性的善恶,教导人们从世俗生活中超脱出来,并以其孤高的道德说教流传于僧舍道观、文人墨客之间,时隐时现。
  《菜根谭》是三月份的计划读完的,月底了还差一些未读完。先就将一些好的格言警句和大家分享一下。
  先从做人说起吧:“栖守道德,毋依权贵”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凄凉。古人相信世上有比祸福荣辱更永恒甚至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人生要立意高远,才能摆脱世俗的窠(ke)臼。所谓“物外物,身外身”,是对物质生活乃至生命本身的超脱。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乃至声色犬马,往往使人忽略物质之外的另一面风景。当今社会,常常让人偏重于物质上的追求,而忽略了道德修养和精神生活,而这些,恰恰更值得我们坚守和追求。
  再说生活“淡泊处世,物我两忘”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当你有了权势,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奉承,这是奉承你本身,还是奉承官位和纱帽?当你贫穷低贱,往往受到人们的轻视,这是轻视你本身,还是轻视布衣和草鞋?别人敬仰的是你的官微和纱帽,轻视的是布衣和草鞋,总和自己无关,所以不应该为之或喜或怒。由此而窥见世情真伪,世间多趋炎附势之徒,何必在意那些外在的得失呢?六组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们光着身子来到世间,最后也带不走任何外物,所以还是认清自己本心,开心也好,失意也好,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最后说说自己“种种烦恼,因我而起”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浸?”真破的之言也。有一首佛偈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过去心已过,现在心不留,未来心未到。如是,“我”即不存,何来烦恼呢?
  人生不过百年,可谓短暂。白云苍狗须兒变换,世上千年不过瞬间。让我们一起感悟人生的真谛,做一个快乐真实的人吧!

相关帖子

本be美学狂热爱好者疯狂安利《缚耳来》!全文总结一句话就是:“穷途末路也好,胜过在黑暗里永远走不到尽头。”那种从一开始就注定的不得不接受的悲剧艺术一直很能打动我,一个人没有办法反抗甚至从没有想过哦原来还可以反抗的那种宿命的安排很绝妙,就是一种你完全可以带着三观去看,但是不舍得带着三观接受故事的走向,这种看文过程中的矛盾感也是此文灵魂的一部分,总之是一篇优秀的be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2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