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3838|回复: 0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0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也推一篇文,是片尾同一作者fox写的,叫 杀戮秀 。我喜欢它的一点是它的文笔真的非常好,语言文字特别有张力!还有就是世界观也满新颖的,主角二人感情线也水到渠成,很自然(是那种绝对信任,强强并肩作战,我守护你你保护我,可以将身后完全托付给对方的爱!) (但这篇文世界观实在是太黑暗了,而目有一些血腥场面,主基调有点压抑,可能会引起人的不适,up根据个人接受程度观看)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原创 是妙辉呀 妙辉的读后感
  对叔本华的哲学了解不多,不敢妄加评论。
  这本书告诉你怎样能活得更幸福,是本比较通俗易懂的人生指南。
  人们被自己的意欲支配,追求外在的快乐,金钱财富地位荣耀。
  这些外在的快乐与幸福,只有取得了人们才得到满足。
  但是,这满足不会长久,内心的意欲又会叫嚣着想要得到更多。
  于是,人们就深陷在这样奔波忙碌中去满足自己的欲望。
  欲望得不到实现就痛苦,没有欲望实现时就迷茫无聊。
  叔本华告诉你,要摆脱这种在痛苦和无聊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的过程,就要去寻求自己的内心与精神世界。
  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就会悲观看待,有的则是乐观面对。
  这是出于每个人个性的不同,而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得到内心的幸福。
  一个人在精神思想上越是丰富多彩,越有可能得到快乐,沉迷于感官上的满足只会陷入欲望陷阱。
  感官的满足简单举个例就是现在的碎片化阅读,获取短时的快乐,最终却只剩空虚与无聊。
  叔本华总结了三类人们获得快乐的方式,值得参考与学习。
  一是吃饭睡觉等基本生理需求。二是肌肉力量带来的快乐,例如运动、舞蹈等体育活动。三是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包括观察、思考、阅读、创作、演奏音乐等。
  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发展第二第三类乐趣会给人们带了更大的幸福。
  叔本华在书中还阐释了很多人生的智慧值得学习,我的叙述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片段。
  有人认为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觉得他认为人们不是在痛苦就是在无聊中转换是悲观认识,这本书却是在教人们在认清自己后在这样的人生中也能得到自己的乐趣。
  和叔本华一样不喜社交,选择独处思考自己人生哲学的人大有人在,那些有着思想乐趣的人会在他这里找到共鸣。
  叔本华说过:“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在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庸俗的人,但我也在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相关帖子

我说到《将进酒》简直是快要没有理智让我来形容他有多好看,我只能用我看完这本书一年多之后,提到这本书我都还会站起来发疯半小时的程度来具象化的形容这本书的优秀。我甚至愿意放言,这是所有古风类型小说分层里面的顶层分类(猖狂)。真的就是,我撑不住了我要睡了但是我还可以再看一章!!我真的很少写长评但是《将进酒》真的很值得啊啊啊啊啊一定要看啊啊啊这么好看的书不能埋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2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