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8253|回复: 0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8 09: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也推一篇文,是片尾同一作者fox写的,叫 杀戮秀 。我喜欢它的一点是它的文笔真的非常好,语言文字特别有张力!还有就是世界观也满新颖的,主角二人感情线也水到渠成,很自然(是那种绝对信任,强强并肩作战,我守护你你保护我,可以将身后完全托付给对方的爱!) (但这篇文世界观实在是太黑暗了,而目有一些血腥场面,主基调有点压抑,可能会引起人的不适,up根据个人接受程度观看)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
  魏张红 社工的想象力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所处的环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成长经验。 在《论人的成长》一书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们陷入孤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真实的自我——内在的自我,深藏的自我——是没有人会喜欢的。这种感受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经常的,孩子的自然感受、真实态度,总会受到父母和他人的责备,以至于孩子逐渐把他人的这种态度内化,从而越来越感到他的真实态度与自然反应,不会被其他人喜欢。
  书中有个案例:安是个优秀的高中女生,她质疑自己的宗教信仰,质疑自己的某些价值观。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她心存疑虑,却迟迟找不到答案,这让她很担忧。在一次敏感性训练课中,罗杰斯感觉到安没有说出她想说的话,没有流露出真正的意图,他走到她的身边,希望能帮助到她。安向罗杰斯倾诉了她一直压在心底的烦恼:她感觉到她能帮助别人,但是没有人喜欢她,因此也没有人会帮助她。在作者的引导下,安感受到了团队其他成员的关怀和帮助,她的绝望感、孤独感和不被喜欢的感受逐渐消失,她开始自由地思考、行动并感受自由的存在,从而拥有了健康的人生。由于担心不被他人喜欢,而不敢呈现真实的自我;真实自我的隐藏,令自己痛苦和不自信,于是心门逐渐关闭,变得越来越孤独。对他人而言,真实的关怀与理解,是打开对方心门的钥匙。对自己,则是信任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的思考。保持诚实,学会自由地感受,自由地接触,自由地交往。
  我们首先要学会与自己独处,其次才去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玩各样的人,把那些值得交往的人留在身边,屏蔽到无意义的社交。生活中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内心强大了,我们也就慢慢成长了。
  ——《论人的成长》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月下桑的书[委屈][委屈]可能比较小众,但她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原耽作者了。她的文就是读起来都特别舒服,童话一样的感觉。不只是爱情,每本文里都有特别多出彩的配角诠释他们同样美好的亲情友情。每本文的主角都是强强,即使是受的那方也特别帅气特别少年感。而且太太特别喜欢写一些全新的设定,很多文的世界观种族观都是全新的,总之我真的强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7 15: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