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7819|回复: 0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6 13: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橘莉娜可以去看看公子优的书 都好好看!强推《你的距离》《音乐家们的手指》,是那种平淡日常中又夹杂着浓墨重彩的感情,最神奇的就是她的每一本题材都不一样,但是都能恰到好处拿捏住人物特质、历史背景,并且里面很多专业知识都写的好深好真实,感觉是知识面超广的一人!而且专业知识写的都很严谨,能让人感受到那个领域特有的故事感[打call]特别是《音乐家们的手指》我超爱 中间写到上一代温月安和贺玉楼的故事那段真的后劲好大 直接给看哭了 余韵悠长的感觉!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青树又青
  三月,我们学校桃花源读写团队的成员们一起拜读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书中的内容让我获益匪浅。
  在文中,阿德勒说,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是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
  这是文章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段话,我们的教育应该使我们的学生学会自信、勇敢、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因为一个健康的人格才真正可以收益终身。阿德勒从儿童人格发展的角度提出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个学生不会失去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因为一个人格健康发展的孩子,才可以有足够的勇气和心理准备,去一一应对以后漫长的人生途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或大或小的困难。相较于其他,一个完整的人格才是任何一个人一生最可依靠的依仗,也是作为家长或教师的我们,可以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就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如果教育得当,它就有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让孩子用更加充分的勇气和心理准备去融入社会,或者说去成为社会。因为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我们即将到来的社会就是什么样的。所以我在想,理想的来说,学校其实是不是就是一个孩子人格的检验和矫正地。学校的学习是打磨孩子人格的一个情境,让他们在里面哭,在里面笑,在里面俯首,在里面骄傲。所以对他们的严格是不可少的,对他们的要求更不能少。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将他们引导向有光的地方,成为更加有勇气的孩子更加有信心的孩子。
  推荐链接:[url]http://www.gupiao3000.cn/

《将进酒》真的好看,看完那一阵我真的每次都靠臆想来苟活哈哈哈哈哈哈,真的有那种看完还会想看,再次看完之后还会想看他们爱情线的续写,然后以至于我走遍贴吧、老福特还有微博去看他们的续写,还有很多牛批大大画出来的牛皮的画,至于选一些人去代入还真的没有。不光是兰舟和策安,里面无数个角色非常鲜明,有时候我真的不喜欢配角很多的文,但是这本真的每个人物都让我记在心里,还有里面的场面十分宏大,最应该表扬的还是唐酒卿,真的爱她,太会写了,写写她能让兰舟在我心里感觉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存在的人,《南禅》也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8 15: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