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乐园》,略烧脑,涉及丧尸等末世元素,作者的想象力惊人,剧情走向天马行空,有意思的悬疑设定分布比较密集,我看的时候会顺着结果摸回去找细节,会让你体会到深深的《后怕》的感觉。不需要看完全本,看完虎头部分就行,我个人预感到后面会是蛇尾所以没有看了,但是几年来都为前段部分剧情的精彩而忍不住一次次地重温!!
读《唐寅》
13号线乘务四组李辰
炎炎夏日,泡一壶清茶,安居不用架高堂;
悠悠我心,看半生跌宕,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笔记之读《唐寅》
他叫唐寅,字伯虎。他是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号称诗书画三绝。他才华盖世,一时无两,聪明伶俐,放荡不羁。他本愿做一个悠闲自在的文人雅士,却被科举主宰了一生。世事常变,时代、环境和性格决定了命运,人生如一叶扁舟浮于沧海,起伏间半点由不得自己;逆境发奋,终于诗书画天下闻名。才华如流星划过夜空,一霎那间光辉已成永恒,留与后人赞叹评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伯虎少年得志,才气纵横,无忧无虑的人生,却为了振兴家业参加科举考试。可惜少年意气,和太平盛世的格调是格格不入的。当他经历过了失败之后,重读四书五经,积极调整文风,大有越挫越勇之态:【夜读】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苦读后,唐伯虎乡试果然中解元,声名上动天听;转眼卷入上层政治斗争的产物:科场舞弊案,从此绝了仕途之路。下狱赎回后发配做小吏。得意时,韶华仿佛白驹过隙;失意时,岁月长得犹如没有尽头。一得一失在一年之间,大起大落本非个人所能逆料。虽穷困却辞去吏职,不受人施舍,遍游天下山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雄豪亦有流年恨,况是离魂易黯然。一个人难得的是:一生始终能够坚持做自己,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即使为生计四处奔波,都能不失本心。如此才能做出成就,得享大名必非幸致。【五十言怀诗】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六经蕴藉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除去狂歌闹市,除去卖画沽酒,私底下却是下了多少苦功?如何方能出口成诗?如何方能文名动天下?唯勤而已。【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当宁王要造反时,想起了他这个被朝廷政治斗争打压的名士,想拉拢他,他答宁王:【诗赠宁王】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生逢坎坷,仙去后却留下万世大名,不知嘉靖皇帝者多,不知唐伯虎者少。只是当时谁人能料?种花卖画买酒醉,却是一生的写照:【桃花庵歌】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