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497|回复: 1

《黄昏》及其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0 17: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也推一篇文,是片尾同一作者fox写的,叫 杀戮秀 。我喜欢它的一点是它的文笔真的非常好,语言文字特别有张力!还有就是世界观也满新颖的,主角二人感情线也水到渠成,很自然(是那种绝对信任,强强并肩作战,我守护你你保护我,可以将身后完全托付给对方的爱!) (但这篇文世界观实在是太黑暗了,而目有一些血腥场面,主基调有点压抑,可能会引起人的不适,up根据个人接受程度观看)
  米正英,笔名蓝莲花。70后,法学学士,文学硕士。祖籍陕西靖边,现居江苏句容。作品散见《诗探索》《诗选刊》《中国诗歌》《扬子江》《山东文学》等,入选《新世纪诗选》《大诗歌》等选本。出版诗集《水意江南》《我的忧郁显得不够蓝色》。
  诗观:我写诗,是为了让唯一能浇灌我内心的泉水继续流淌。
  黄昏
  夕阳越滚越远,眼看就要落进长河
  一只雀鸟从树林间腾空而起
  仿佛时光射出的箭矢
  天空瞬间暗淡,夜色如潮涌来
  黑暗发出回声
  2013-8-14
  读蓝莲花《黄昏》有感
  文/火骏
  这首诗是蓝莲花的近作。一首小诗,到底能够涵盖多少思想内容,折射多少理论思维,我不愿夸大其词,实事求是地讲,也就是写了一个黄昏的景致。在对黄昏的描述中,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那是每个读者自己的体会,我不敢妄论。
  读了这首诗,我的脑海里首先的反应是:“精纯”。精纯,不仅意味着没有杂质,也意味着高度浓缩。我有一个没有物理根据的看法,但凡事物高度浓缩,就会发光发亮,就会有放射性,就会有奔放或者奔腾的内在张力。这首小诗就具有这些特征。它是精纯的,因此是发光的,有放射性的,具有内在的奔涌的态势的。
  没有杂质,就是说,它像是优秀的画师作画,就那么刷刷几笔,该有的元素一个不少,不该有的元素一个不多,要言不烦,洗练干净。
  说它浓缩,是因为这首诗,以区区五笔,将一个黄昏景致描写的云卷云舒,浪翻浪滚。而要做到在方寸之内翻云覆雨,必须每一句都有所担当。这五句,确实每一句都非等闲之辈。每一句都是有“动作”的。五句读下来,给人一种步步紧逼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来自于诗人对于动词的使用。夕阳是滚的,是落的。雀鸟是腾空而起的,是射的。天空的暗淡是瞬间到来,给人以动感,夜色是如潮水般涌来,黑暗发出回声,也是一种主动性的态势,以我的个人想象,浓浓的夜色奔到山壁又反射回来,确如回声。几个动词一路下来一气呵成,抱成一团,共同组成一个动感十足的黄昏景致,使得本来是优美的画卷中透着刚劲的风骨。
  因此,这首诗所放射出的光是什么呢?就是动感刚劲的风骨,给人以鲜明的美感。
  另外,诗人对于意象的营造也是有匠心的,比如雀鸟这个角色,它的腾空而起既是写实,同时诗人又赋予它象征意义,象征着时间的飞动,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更增加了诗歌的凝练和饱满。
  谈一下粗浅的看法,观者勿笑啊。
  2013-8-15

2021我看过最喜欢的一篇是《要你寡》。[星星眼]唯一一部发了2次空间安利的小说!!!是一本画风不同的古风赛博爽文!以我十多年的网文阅历来说,真的就是看的时候一句话都不愿意跳过,剧情节奏紧凑,主角全程智商在线。看完真的不会觉得它太长,只会觉得:怎么就完结了完全没看够!安利给看到这条评论的姐妹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6: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昏》及其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