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丧病大学》《骷髅幻戏图》《这位alpha 身残志坚》《子夜鴞》《子夜十》《全天堂都以为上司失宠了》《格格不入》《一个钢镚儿》《犯罪心理》《临时保镖》《灵异片演员app》《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史上第一佛修》《解药》《碎玉投珠》《我总在春天想起你》《表面矜持》《稳住,你可以》《新世纪,新冥界》《日落大道》《漂亮朋友》《哏儿》《禁区》《明日星程》《我和我的凡尔赛朋友》…推不动了。
无知之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文/潘雪)
看这样一本“不好看,没有情节,没有趣味,一点不吸引人”的书,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
作为一本教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工具书、实用书,这本书分为阅读的层次、阅读层次的说明、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四大篇章。在阅读的层次上,作者认为应该有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种层次,这些层次都是有关联的、渐进的。基础阅读,基本是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建立,能识字,能领会大意;检视阅读是快速的了解一本书,有系统的略读或粗浅的阅读,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分析阅读是本书所强调的最主要的内容,通过分析阅读,掌握一本书结构大纲,诠释作者的意图和内容;主题阅读是最主动、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阅读这本书时,我不停反思自己。之前看书,我就挑自己喜欢的小说、散文、短篇故事来看,就像推荐过的秋微的《莫失莫忘》、张艾嘉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因合我性子,产生共鸣的书,常放在身边,随手翻阅;而那些关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常常是想看,但买回来之后,往往束之高阁。畏难、懒惰,没有阅读技巧和方法,是我在面对这方面书籍时“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通过阅读、学习这本书,我知道之前很多阅读习惯有待矫正,拿到一本书,不能蒙头就看,不知道结构,不明白内涵,而要先看书名,再研究目录,主动地阅读,会提出问题,能找到答案,可能不习惯,但是没有关系,能意识到错误并努力改正就好,在往后的阅读中逐步掌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实话,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感觉有些吃力,相当一部分内容很晦涩。毕竟是翻译过来的书,里面用来论证、说明、讲解的例子,关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国外书籍,基本都是我没有看过的。对于用本来就没看过的书来举例学习,理解作者想要告诉我的阅读方法,就非常让人抓狂,就像是用我不知道的定理公式,来教我解答高数几何。书里有个比喻,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棒球赛中的投手和捕手,作者不会故意投对方接不到球,本书作者深谙此道,有几次,在我读不下去的时候,回过头来,用他教我的方法阅读这本书,就像是接到他投过来的棒球,又能静下心来,重新投入进去。
英国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要咀嚼与消化的一本书。第一次阅读时难免无知,但不用担忧自己读得肤浅。正如书中所说的,如果我所读的书都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这本超越我能力的书,才能帮助我的思想增长。
(作者系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民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