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914|回复: 4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9 08: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橘再见了,很抱歉做了这个决定,希望我们有缘再见吧。因为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对我影响比较大,所以和你正式道个别吧。真的挺舍不得你的,这么久了,能够认识你真的很开心。谢谢你带给我了许多欢乐和感动,谢谢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这次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饿了,我要去吃零食了,一会儿再来,拜拜。
  读《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文|胡帅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们走,否则你哪天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 —题记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银行家安迪由于有了婚外情,酒醉后本想用枪杀了妻子和她的情人,巧合的是有人刚好做了他想做的事。于是他被指控入狱,他有幸成为肖申克监狱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无辜者。
  在漫长的监狱生涯中,他结交了许多朋友,开设图书馆。之后,他开始帮道貌岸然的典狱长洗钱,并且成功的获取了一个新的身份。他通过种种操作举报了典狱长的贪污,典狱长吞枪自杀。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用一柄小小的尖头锤子凿了二十多年凿出了一条通往自由的路,他在举报典狱长的那个晚上成功越狱。
  小说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主角安迪对于自由的向往。也正是有了这份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他才能用二十多年日复一日的时间来凿开一条自由之路。在我看来,安迪就是一只心中住着自由的无足鸟,他的心中只有天空,他一生只有一次落地的机会,那便是死亡。没有对自由的信念,他就不可能如此执着坚忍。
  这部小说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所肖申克监狱了,它不仅是仅有黑白灰三色的高墙深院,它还是一种压迫人性丶剥削自由丶使人茫目麻木的一种体制,一旦你屈服了,你就被体制化了。
  故事中的老布就属于这种大脑被体制化了,他在肖申克监狱度过了整整六十多年的时光,当他听到自己被假释时,脸上尽是茫然和对未知的恐惧。
  当老布重新踏入社会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他还是习惯在肖申克监狱当图书管理员的日子,他更喜欢肖申克。于是他选择了自杀。留下了一句简单的遗书:老布,来过这里。
  当自由突然而至的时候,它也许已经失去了光辉,因为没有了生活的支持,没有生存意义的赋予,自由不过是另一所监狱。
  就好比是没有对自由的信念,即使离开监狱,也如同是身陷囹圄。
  只要我们对自由有着真正的向往,即使身陷囹圄,我们也会是自由的,至少我们的心灵是自由的。
  人生好比是海上的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但它永远不会是一条平坦的道路。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或许都有着一段类似肖申克式的黑暗不堪的时光。有些人身陷在里面,而有的人却昂首向前走去。
  作者简介
  胡帅,外院14级659班,喜爱文学,热爱读书,孜孜不倦地用笔写出自己的文字。

姐姐看不看西幻呀?年终的《迷途》!终结一切的命定之人×深渊魔王,挺长,120万字的样子,不过主角团作为佣兵团也是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类似单元剧的阅读体验。剧情线也很好,世界观虽大但挺好理解,最重要的是!每一个角色都好可爱!每一对cp都好嗑!虽然除主副cp其他着墨不多,但是就是细节铺垫很足,提一嘴就会有“嗯~我就知道他们会在一起”,我可太爱群像好的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0 08: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共读《肖申克的救赎》有感

  读前问题:我为什么想读这本书?我期望通过读它了解什么?

  在“共读”之前我已经度过这本书了,开始的时候是因为这本书的名气真的很大,读着读着欲罢不能,结果用两天时间就读完了此书。这次趁着读书会的活动,再次重温一遍。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好书是需要多读几遍的。

  读中问题:解释一下自己对节选句子的理解。

  “我也很佩服他,尽管他碰到不少麻烦,还是继续过他的日子,但世界上其他成千上万的人却办不到,他们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这么做,其中许多人根本没有被关在牢里,却还是不懂得过日子。”

  安迪知识渊博,情商很高,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哪怕是在狱中。凭着坚韧的毅力,咬牙坚持过来,将所有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最终,自己还给自已一片自由的天空和想要的生活。

  “或许是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或坚信自己终会获得最后胜利……或只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即使被关在这堵该死的灰墙之内,他仍然有一种发自内在的光芒。

  这是一种自信的体现。他所具有的渊博学识和超脱的精神状态,使他在困境中也没有放弃自己。冷静的思索,一步步的计划,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我在这儿做的事与我在外面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教你一条冷血定律好了:个人或公司需要专业理财协助的程度和他们所压榨的人数,恰好成正比。管理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愚蠢残忍的怪物,其实外面那些人的手段照样残忍和野蛮,只不过他们没有那么蠢,因为外面的世界所要求的能力水准比这里高一点,也没有高很多,只是高了一点。”

  把在监狱里服刑,当成是生活中的常态,运用自己的手段(包括知识、技能、情境、心态等)去迎合这些“怪物”。里面的世界反而比外面的世界简单些,但如果你具有很高的能力,那么在里面和在外面一样,都会如鱼得水。

  “因为像我们这种人,我们知道在超凡入圣与无恶不作之间还有第三种选择,这是所有成熟的成年人都会选择的一条路。因此你会在得失之间求取平衡,两害相权取其轻,尽力将善意放在面前。”

  说出这番话,心智也是特别的成熟。一些人面对锒铛入狱,无法昭雪,可能会终日浑浑噩噩度过,更有甚者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下半生。但安迪能冷静的权衡利弊,让伤害降到最小化,保护自己,也给未来的自己留一些希望。

  “安迪有一种大多数犯人(包括我在内)所缺乏的特质,是一种内心的宁静,甚至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漫长的噩梦终有一天会结束。”

  我觉得不只是犯人,现在快餐式的生活,让人们越来越多的缺失了内心的这片宁静。

  科学家们不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只想着怎样成为两院院士,也从侧面揭露了中国“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多么的浮躁、腐败与不公。

  演员们不能静下心来创作更多的影视经典作品,只想着成名、成腕,在各种真人秀栏目中扎堆登场,欲罢不能。

  我们身边的有些人(包括我们自己)似乎也不能静下心来做点事情了,试想一下有多久没有安静的读完一本书了?连续几周没有完整的陪伴孩子玩耍了?

  静下心来做点儿事,生活真的会有变化。

  “怀抱着最好的希望,但预做最坏的打算——如此而已。捏造假名只是为了保存老本,只不过是在飓风来临之前,先把古董字画搬走罢了。但是我从来不曾料想到,这飓风……竟然会吹这么久。”

  安迪已经知道越狱的最坏结果,还是坚持不懈的为追寻自由而努力,幸运的是,好的运气也随他而来,最终他成功了。倘若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抱有希望,那哪怕有好的运气,也无法改变要在狱中度过一生的状况。

  “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

  希望,是甘霖,是那久旱过后突然而降的倾盆大雨。

  希望,是自由,是那充满桎梏又苦苦等待后的重获新生。

  希望,是安迪的不放弃,是在经过了二十七年等待后仍对未来抱有美好希冀的肖申克里独一无二的救赎。

  读后问题:读完这个故事,我对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有什么感受?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自己对希望的理解是什么?

  安迪的一生是戏剧化的,从一个银行家到一个阶下囚。他内心独有的宁静,让他在遇到大的变故时,不慌乱,不退缩,仍抱有希望。哪怕有一丝的希望,也不会轻言放弃。与之匹配的,是机遇到来时,已经做好的完全的准备。他不但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他的伙伴。这个充满智慧和高情商的银行家,运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在丧失自由的牢笼里获得了新生。

  “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

  共读《肖申克的救赎》,我又再一次的回顾了发生在安迪身上的一切。

  和之前读的大多数书一样,这本书让我的生活发生了一点点的变化。比如,对待生活会更加积极。审视自己目前的状态,很多东西是自己不会却又感兴趣的,那么不如从现在开始学习,充实自己,让每一天活的都不那么相同。

  如果能有幸活到100岁,那么我的生命已经渡过了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对比一下安迪的境遇,我没有理由不让自己活的更精彩。

  先从自我加分开始,然后涉猎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或物,感受生活的美好,努力活的不后悔,对未来抱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7: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管培培

  “肖申克的救赎”读前问题:我为什么想读这本书?我期望通过读它了解什么?之前看过这个电影,但是视觉带来的感受,总是缺少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这次借着共读的机会,体会下文字带来的心理感受,想了解下救赎的是谁?是怎样的救赎?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这次共读。

  读中问题:解释一下自己对节选句子的理解。“我也很佩服他,尽管他碰到不少麻烦,还是继续过他的日子,但世界上其他成千上万的人却办不到,他们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这么做,其中许多人根本没有被关在牢里,却还是不懂得过日子。”安迪的确带着点传奇的色彩,安迪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向人们展示了过日子与否跟狱中、狱外没有区别,懂得过日子的安迪,狱中的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当安迪帮助哈利节税的酬劳是每个同事三罐啤酒时,就能感受到狱中的安迪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生活。尽管在狱中遇到很多的挫折和麻烦,可他总是像过日子似的,靠着强大的意志力,一步步跨过人生的各道坎,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许是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或坚信自己终会获得最后胜利……或只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即使被关在这堵该死的灰墙之内,他仍然有一种发自内在的光芒。安迪在适当的时候展示了自己,为自己的未来铺垫了道路,也为同事赢得了人格。这就是安迪与其他囚犯的区别,因为监狱里的其他囚犯早就学会不要去多想未来。安迪的自信让他在枯燥的牢狱中去积极生活,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步步地努力。也许安迪是幸运的,但幸运来源于他的努力,对自己的不放弃,对美好的憧憬,还有对想法的执行力和坚忍不拔的态度。这里极端缺乏美好的东西,而真正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甚至不怀念这些美丽的东西。当安迪把两块经过仔细琢磨石英时,才勾起了雷德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我在这儿做的事与我在外面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我教你一条冷血定律好了:个人或公司需要专业理财协助的程度和他们所压榨的人数,恰好成正比。管理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愚蠢残忍的怪物,其实外面那些人的手段照样残忍和野蛮,只不过他们没有那么蠢,因为外面的世界所要求的能力水准比这里高一点,也没有高很多,只是高了一点。”狱里狱外都是生活,这是安迪良好的心态,也正像大家看到的,服刑的安迪生活在压力锅中时,得学会如何生存,也学会放别人一条生路。安迪从不曾培养一种坐牢的心理状态。外面的社会并不比监狱高尚多少,只是精明的人们多了一些掩饰和伪装,甚至没有狱中生活来的简单。

  “因为像我们这种人,我们知道在超凡入圣与无恶不作之间还有第三种选择,这是所有成熟的成年人都会选择的一条路。因此你会在得失之间求取平衡,两害相权取其轻,尽力将善意放在面前。”

  安迪是个心智特别成熟的人,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安迪凭借出色的才能已成为肖申克警卫的理财和洗钱高手,但同时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善意对待,争取了个人自由,扩充了新英格兰地区最好的监狱图书馆。安迪能权衡利弊,因为无论有没有他的存在,非法勾当还是会进行,他只是将压榨的程度降到最低,将更多的利益惠及大家。

  “安迪有一种大多数犯人(包括我在内)所缺乏的特质,是一种内心的宁静,甚至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漫长的噩梦终有一天会结束。”这份宁静来源于他对美好事物的希翼。他有属于自己内心的港湾,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内心拥有强大信念的人永远不会孤独,才能是他成功的基础,毅力、胆识等优秀的素质是他成功的砝码,他坚信黎明终将属于他。

  “怀抱着最好的希望,但预做最坏的打算——如此而已。捏造假名只是为了保存老本,只不过是在飓风来临之前,先把古董字画搬走罢了。但是我从来不曾料想到,这飓风……竟然会吹这么久。”安迪是一个有胆识、讲谋虑、思维慎密的人。他是预备飓风会来的,但他已经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了准备,那么抱着乐观的期望就没关系,但他不曾料想这飓风会吹得这么久,也表达了当时的安迪对诺顿当局的不作为的失望。既然冤屈得不到昭雪,他只有用自己的方式追求自由、自我救赎。

  “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希望一直贯穿在安迪的肖申克生活中,没有希望,安迪不可能实现救赎,他是自由的,他也有办法让别人找到自由的感觉,暂时忘却他们是无期徒刑的终身犯。安迪对自由的希望,不但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他人。

  读后问题:读完这个故事,我对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有什么感受?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自己对希望的理解是什么?安迪是个传奇的人物,面对锒铛入狱他没有放任自己消沉,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由充满追求。安迪的救赎离不开他的才能和智慧。他是个无辜的、被命运作弄的倒霉鬼,但凭着对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的信念,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暗无天日的牢笼里自我救赎,获得新生。希望之火,可以燎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6: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7 22: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

  Hope is good thing

  很多人可能是通过电影才知晓这本斯蒂芬.金的经典作品,动笔之前,小书虫又把电影看了一遍。

  尽管不是第一次看,不过到最后还是难以抑制的激动。尤其是当最后雷德看见安迪在树下留的信,还有最后的排比,真的太精彩了,那么平实自然却又鼓舞人心。

  这篇是《四季奇谭》的首篇,说到这书名,也是让我不满意的一点,可能出于商业考虑,出版社把书名改了,小书虫很不开心,觉着这破坏了整个作品完整性。

  序言写的很不错,分析了金的整个创作生涯,而不是简单的介绍作者,反映传统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鸿沟,以及像金这样畅销作家的苦恼与尴尬。

  小说里的安迪坚毅冷峻,但却有点失去了电影里的理想化原型,换句话说也就是小说里的安迪更加真实更像我们普通人,这也是我更加青睐小说的一个缘由。

  安迪入狱结识了雷德,雷德告诉安迪,希望是一件可怕的事。但安迪从未这样认为,安迪在留给雷德的信里写:“希望是件好东西,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是不会流失的”。

  我想下面这段话形容安迪和雷德再合适不过。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亮,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他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他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你知道把它们关住是不对的,所以你会为它们感到高兴,但如此一来,你住的地方仍然会因为它们而显得更加黯淡和空虚。”

  在那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晚上,安迪爬过500英尺的臭水沟通向自由,通向救赎。

  这一晚同样雷德也没睡,雷德说记不清在狱中度过了多少个无眠的夜晚,而在安迪走的那晚无疑最难以入眠。

  在雷德获得假释前,狱警问他是否已经改过了,他回答:“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不是受到惩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我试图和他讲道理,但是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你们面前这具垂老之躯”。最后雷德获得救赎。通向那一片蓝色的太平洋。

  安迪说过,人活着,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

  而此刻的你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