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基本法》!!!by长洱,竟然没人推!!是一本偏剧情的文。可以说是女主角穿越,感受三个世界,通过不同时空的故事和背景最终还老林一个清白的故事。既魔幻又现实。但我更愿意说它是一个“普通人”林朝夕在老林和伙伴们的帮助鼓励下努力追赶“天才”裴之,并成为天才站在他身边的故事。当他们最终站在一起的时候,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大哭][大哭][大哭]太感动了!!![大哭][大哭](PS:开始可能有一点无聊,感情线推进很慢,但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春天的希望
阿甜 小甜同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睡眠质量开始逐渐下降,近期更是严重,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无数个失眠的夜里,我终于不再强迫自己入睡,选择用那积了几年的书来打发时间。
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读过书了,虽然我总是在床头放上两本书,也给自己制定了睡前读上几页的计划,但是上次看书已经是一个多月前了。当时看的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只翻了几页就慢慢入睡。
再次拿出这本书接着上次没看完的继续看,读完第一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有些奇怪,是不是每个作者书中的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
斯蒂芬●金从小喜欢写作,这本是好事,然而他最喜欢的却是与当时公认有助于“精神向上提升”的优良课外读物完全相反的诸如外星人、吸血鬼、盗墓者等这种被教育人士视为“儿童不宜”的低劣创作,年幼的他刚刚感受到自己第一本畅销书出世的喜悦,然而这种喜悦还没能持续一天,就被老校长一段话打击到:我真搞不懂,斯蒂芬,你明明有才华却为什么老爱写这些垃圾东西,白白糟蹋天分呢?
这段话不仅让年幼的斯蒂芬羞愧不已,也成了他后来二十多年间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他成名后也一直处于“通俗”与“严肃”的文学战争中间,不曾停歇。大概《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会产生,也跟这些有点联系吧,当然这个不是今天我要说的重点,今天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斯蒂芬他对于写作这件事的坚持。
“我不断地写,因为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有人花上二十年做心理分析,想去了解他们为何有某种兴趣和感觉,我只是放纵他们。”——斯蒂芬●金
一九七三年,大学毕业两年的斯蒂芬,二十七岁,已婚,在高中找到一份教职,经常需要打工贴补家用,可以说生活异常艰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在写作还是在投稿还在写恐怖小说,即使那些投稿被出版的几率非常小。就是这样的不停坚持,一九七四年《魔女嘉莉》的出版,让他一夜成名。他等来了他要的希望。
“当我坐在打字机前时,我知道我有多认真。”——斯蒂芬●金
春天的希望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角安迪●杜佛尼也是如此。
安迪在一九四八年到肖申克时是三十岁,因为坚信自己的无辜,坚信自己终将重新获得自由,(关于他是为什么获罪,又是如何无辜的具体情况这里不做过多阐述,感兴趣的可以去书中找答案)他几乎永远都是坦然的面对监狱的一切,除了那一次突然之间得知真相,这个真相几乎就可以让他立刻获得自由,实际上这件事让他在进入肖申克十五年的时间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失去控制,陷入沮丧绝望的状态长达十个月之久。
不过大概也是这一次事件,让他终于坚定了越狱的想法。一九七五年,安迪从肖申克逃走了。经过二十六年的坚持,他终于挖出了一个可供他逃走的洞口。等到了他要的希望。
亲爱的雷德:
如果你看到这封信的话,那表示你也出来了。不管你是怎么出来的,总之你出来了。如果你已经找到这里,你或许愿意往前再多走一点路,我想你一定还记得那个小镇的名字吧?我需要一个好帮手,帮我把业务推上轨道。
为我喝一杯,同时好好考虑一下。我会一直留意你的情况。记住,“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我希望这封信会找到你,而且找到你的时候,你过得很好。
你的朋友
彼得●斯蒂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