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6479|回复: 0

建筑家安藤忠雄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8 08: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稚楚值得拥有姓名!楚楚的书都超好看!《BE狂魔求生系统》《我只喜欢你的人设》和《可爱过敏原》简直比贺朝夫斯基的《背影》还绝!《营业悖论》真的很顶!听觉yyds!看《人设》和《营业悖论》的过程中我直接直呼“救命,我还能再磕一万年!”绝到我狂写800字作文就为了给朋友安利!而且稚楚和她的书们三观比五官都正,每本书都有一种很浪漫感觉,他们值得拥有姓名!
  读后感:《建筑家安藤忠雄》
  心得 一介愚翁
  《建筑家安藤忠雄》这本书自己执笔写的自传,更多的是设计理念、案例等的描述分享,书中收录了很多珍贵照片——安藤忠雄幼年、青年等私人照片、手稿、建筑照片。也详细记录了安藤忠雄17岁拿到职业拳击手执照,自学走向建筑家之路。
  就在刚刚读完这本书不久,听到一个让人无比难过的消息,这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已经癌症晚期。
  安藤忠雄成名代表作:《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是自学成才并成为建筑大师。30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1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Prize),他是第3个获奖的日本建筑师,之前是丹下健三与黑川纪章,也是当时世界上第17个获奖者。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建筑风格,他用清水混凝土材料以及简约的几何构成,营造出静谧、明朗的空间效果,一举颠覆了传统建筑设计。
  双胞胎之一的安藤忠雄,从小被放在外公家长大,学习并不是他的长项,倒是17岁拿到了职业拳击手的执照,可最终他看到了更强大的拳击手,放弃了拳击梦。差不多同时,他开始涉足室内设计,有一天在旧书店里看到的勒•柯布西耶的作品集,他被里面充满灵性的建筑草图深深吸引。安藤忠雄反复临摹书里的图画和设计图,渴望成为那样的大师。不能正式上大学,他就去旁听、上夜校,尽可能接触参加设计实践。为了体验广阔的建筑世界,1965年,日本海外旅游开禁的第一年,早已游遍本国著名建筑的安藤忠雄,辞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工作,以自己所有的积蓄为赌注,开始了漫长的旅行。他从横滨乘船到纳霍德卡(俄罗斯的远东港口城市),又经由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莫斯科,再到芬兰、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绕到开普敦,又去了马达加斯加、印度、菲律宾,这一行花了七个月,成了他“此后的人生中无可取代的财产”。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为建筑师的心意越发坚定。1969年,安藤忠雄开设了他自己的事务所。事情却并非那么简单,有好长时间,他也只是躺在地板上打滚幻想,或是画没有委托方、看似毫无意义的设计图……直到让他在日本声名鹊起的“住吉长屋”建成。
  安藤忠雄经典代表作:《住吉的长屋》
  这段事,看过好多遍,到今天已经不再新鲜,我把这当作建筑界一个“理想主义者必胜”的励志故事,就像在《读者》上经常出现的心灵鸡汤。他所有赖以成为建筑师的知识都来自于凭借梦一般的理想支撑艰苦地边工作边自学的七年。
  在一次讲座中,一位学生向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年轻时,教授是怎样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决定要做一名建筑师的呢?”他微微一笑,答道:“那是因为,当时的我一无所有。如果那个时候我拥有某种其他手艺的话,也许就很难接触新的事物了,我只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已有的技能上。但正因为我什么都没有,所以才能够接受我看到和感受到的新东西。我也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稍做调整展示给大家看而已,但人们却很狂热地喜欢它。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往往面临着能够变大变强的最好机会。只是很少人能有效地利用这个契机罢了。”
  书里,他只将鸡汤故事草草带过,重点讲了自己后面作为建筑师的生活。人生绝非“有理想就去实现”那么简单,他对建筑设计的坚持和全情投入,简直是极端。安藤忠雄毫无愧色地描述自己对事务所工作人员的“残暴”,用上了“拳打脚踢”一词,想想看,他以前可是拳击选手啊!连他自己都说,“他们除了恐怖害怕,大概没有别的感受了”。他对待掌握建筑师收支的业主、审批项目的政府机关也毫不屈服,不惧压力,不顾反对,绝不听取无理的意见,甚至可以在业主入住前完全不让他们看设计图、不透露任何建造的进展。无论哪一个项目,即使没有回报,安藤忠雄都像打仗一样,不惜项目被中止,不在乎耗费几年的时间,拼尽全力去说服去搏斗让事情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推进,最终像他设计的那样建起来。
  世界上有这种“拼了”的人存在,真是非常可怕。难怪安藤忠雄那么喜欢清水混凝土,在自己的项目中反复使用,他简直就是个混凝土块嘛。他会花四年乃至十年完成一栋建筑,这期间要有多少让我惧怕的事情反复发生,不敢想。在这部自传里,他没有一丁点的自我解嘲,极少有疑虑,看不到优越感、自豪感,只是像铁的战车,在阴影中一意孤行地搏命前进,不容任何退缩,那些阻挠、困难、压力,即使是“连战连败”也不曾困扰他。
  安藤忠雄是个很拼的人,也是一个很硬的人。他信奉直接经验,“用身体丈量空间、用感官认识技法”。他曾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眼睛和身体能带来更真实、更深刻的体验了。在旅行中,你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不仅是建筑的问题,历史、风土、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在同时思考。“
  描述强硬之外,安藤忠雄展现了自己身为建筑师的另外一面,他对光、影极为敏感,对空间、温度、气候的考虑要比一般人更复杂、深入。像他的“住吉的长屋”,在窄长的空间里分出三部分,中间是内院,两端是居室,不设空调,下雨时,住家要打伞才能去厨房,人在建筑里被安藤放到了次要的位置。“热了就脱一件”“冷了就穿一件”,也只有他才能这么严肃地对住在里面的人说出这么“无耻”的话来。使用者的舒适让位给了自然、光和空间形成的独立的小宇宙。而且,一栋建筑建成并不算完,安藤带着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用假日回访居住在他们的建筑中的人们,继续接受维修、改建、扩建的委托,买下自己设计建造的房子改做工作室,他对待自己所设计的建筑的态度,恐怕比照顾孩子还更温柔体贴,过分,简直是溺爱。因此,无论是委托他建造住宅、教堂、博物馆,从美学和质量上都会得到靠得住的结果。每一次,他的建筑都证明了“安藤忠雄这个人,虽然强势,却是值得放心托付的”。可是,他啊,简直是个建筑痴,连委托人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不止一次对着空地、对着政府都没想好要如何开发的区域设计,主动拿着设计图去找土地的所有者,看,这是我做的计划,按照我的设计来吧。
  如今即使时代变迁,再看安藤忠雄的建筑,依然能感到极大的震动。这么多年之后,对于这种发自心底的震动,我反而认识得更明确了。即使他强调什么环保啊,什么“为了孩子的建筑”啊,在他的建筑里,是无所谓人的。那些清水混凝土建造的物体有生命,具有了超然的神奇感,建筑是主人,像是活的神。人成了寄宿者。安藤忠雄像是《1Q84》里的领袖,他连接了两个世界,将建筑的“神”的意志表现出来。
  曾有人问安藤,建筑于他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回答说:”建筑是提出某些问题之后的一连串挑战。透过建筑,我将自己的意志传达给社会,克服遇到的一切困难。在挑战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张力,正是我生存的力量。对我来说,唯有建筑才是参与社会的最有效手段。“他没有其他的想法,唯有接受使命,在严酷的现实里“抓住微小的希望之光”一心前进,设计,看着设计变成建筑,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1995年安藤获得普利兹克奖后,他把10万美元奖金全部捐赠予给神户大地震后的孤儿。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建筑师,充满爱与智慧。如今身陷癌症晚期,我难以想象会多么痛苦,但仍然坚信,安藤将会永不言败。祝一切安好!
  附:
  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真材实料、几何形式、自然。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这也正是他“清水混凝土诗人”别号的由来。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安藤所谓的自然,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他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仅以造园及其中植物之季节变化作为象征的手段极为粗糙。抽象化的光、水、风。这样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六爻,除我以外全员非人,营业悖论,黑天,惊!说好的选秀综艺竟然,刺青,陈年烈苟,仙道第一小白脸,地球上线,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无限旅游团,标记我一下,贫僧,愿以山河聘,无双,千秋,黄金台,海中爵,小蘑菇,我五行缺你,吞海,当年万里觅封侯,深不可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9 1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