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5998|回复: 0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8 22: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也推一篇文,是片尾同一作者fox写的,叫 杀戮秀 。我喜欢它的一点是它的文笔真的非常好,语言文字特别有张力!还有就是世界观也满新颖的,主角二人感情线也水到渠成,很自然(是那种绝对信任,强强并肩作战,我守护你你保护我,可以将身后完全托付给对方的爱!) (但这篇文世界观实在是太黑暗了,而目有一些血腥场面,主基调有点压抑,可能会引起人的不适,up根据个人接受程度观看)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长风

  【01】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这个暑假把上个寒假买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看完了。说实话,我个人觉得这本书与大冰的《乖,摸摸头》是一种系列,都是将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无论大小,都娓娓道来。像我现在这样的年纪,确实很适合看,但也只能是这个年纪,再过就不行了,太小也不适合。关于这本书,我有四个深刻的感受:一是书中很多话语说得很中肯,直接触碰到人内心深处,但也有些句子不乏矫揉造作之意。只是我明白,他的“矫揉造作”并非故意,这是一种年轻人独有的“情怀”,我有,很多人也有。二是它作为一本“青春画册”,描绘了各种故事和各种心理感受,自然与很多年轻人的心情相契合,是一本成功的“鸡汤”,但它也只能是“鸡汤”,却不能在实际中给我们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当然,我知道,书只是引导人,真正能够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读者本身;三是被作者刘同的用心感动。在书近完结时,刘同邀请了一些朋友发表他们对“孤独”的看法,但他却并未就此打住。书的最后一页题为“值得被看到的你”,内容空白,却在最左边脚页处附注了一段话,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我要穿越人海,用心问候你”,并附上了他的二维码,作者的真诚可见一斑。四是虽然作品名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但是否就真正意味着所有的孤独都是“虽败犹荣”?并不见得。真正“虽败犹荣”的孤独,那就是当你也有一天像刘同一样,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然后回味这段孤独,并为此感动、感激时,它才是真正的“虽败犹荣”。我很惭愧,至今没看过几本书,因此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有限。或许此番评价并不透彻,但也仅代表这个时期的我的思想和水平。

  【02】

  「关于阅读」

  在看这本书时,我有千万种心情;在合上这本书后,我平静从容。从书中走出来,回到现实世界,回到我的世界,一切照旧。要说什么变了,可能是多了某种潜伏着的思绪。书能改变一个人?只是影响一个人。当我们在书中找到了与自身相似的经历或情绪时,我们会兴奋窃语“是的,我也是这样”,之后,我们会更渴望看到作者对我们共同的疑惑给予回答或劝慰。阅读,是看着别人的故事,解决自己的问题。

  【03】

  「关于写作」

  另外,我读这本书的收获之一就是发现刘同是中文系,而我是文学院,有什么不同吗?一点都没有,哈哈!作为中文系学生,看到他在书中说到的他的大学生活,确实有很多触动。大学里十分迷茫,却又不甘这样浪费时光。作为一个中文系学生,只能每天写作练笔,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天被发表。每一次写作课作业被批注后发下来的那一刻,既期待又害怕,心里忐忑不安,表面却装作满不在乎。因为对于这样的我而言,被认同就是最大的鼓励。比较庆幸遇到刘同这个中文系出身的作家,因为无论如何,书中都有一些唯有中文学子才能深有体会的东西。我现在大二,暑假后就要升入大三。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随意选择却从未后悔的决定。因为它,我爱上了写作。在我看来,写作是最好的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只有在写作时,我才能静下心来和自己交流。文字成为了记录我生命中阴晴圆缺的方式。感谢遇见,让我能有机会,有能力去书写每一个属于我的故事。所以,我也是发自心底羡慕和佩服刘同的,因为他能在多年后,在另一个领域中闯出一片天地后,一边继续在这个领域奋斗,一边回头拾起以前的梦想,坚持写作并最终出书成功。他的“业余是写作”的人生,应该很幸福吧。希望以后我也能如他一样,一样有写作能力,一样有生存能力。

  【04】

  「关于摘录」

  书对读者而言,最好的感觉莫过于“所言即我意”的相互契合。下面做一些摘录,是契合我心意的句子:

  🔸一些人对我们做了一些事,有人只当是日常生活中的无心之举,有人却能读出一个轮回的历史。一些温暖,能让你在自己身上发光发热,传给他人。一些伤害,也能让你亮出胳膊,提醒自己何谓底线。

  [有些人对我的鼓励,让我终生难忘;有些人对我的认同,让我更加自信,并知道“温暖”的力量,然后传播给其他人。谢谢!]

  🔸你伸出手,便能并肩行走。你错过,便再无下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开始都很简单,只是相识之后,才会随着时间与相知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不在于身高、年纪、出身或是其他,而是别人一直努力而使自己产生的某种羞愧感。

  🔸那些你曾以为很要好的朋友,那些你曾以为会一直结伴走下去的人,不知道何时就在路途中走散了。陪你走了一程的朋友,谢谢他们;愿陪你走一生的朋友,谢谢老天。

  🔸当你觉得自己的时间越来越重要的时候,你就越来越不愿去做无聊的事。不会去打听无关人的隐私,不会去探讨无关人的绯闻,不会去在意不重要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挫折而忘记自己的初衷,你心里开始明白世上只有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不能说出口的秘密,这些秘密或许在多年之后才发现是如此雷同。打开自己,交出内心,或许容易被伤害,但更多的可能是收获另外一颗真心。

  🔸一段安妮宝贝的采访:她说:“我们在生活中很难获得一种坦诚和真实的沟通,因为这需要同等的对手。但在写作中可以得到,因为你可以自己和自己说话。而同时你知道,当你跟自己对话时,这些坦诚而真实的语言,会被很多人分享,他们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部分。”

  🔸喜欢内心丰富而心性单纯的人。这样的人,不管表面什么样,内心都相当孤独,他们的卓越在于,他们是善用孤独的高手。能用自己的力量站大地上的人都是勇敢的人,而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05】

  「完结」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被标题“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所吸引。如我所说,我渴望在书中找到我心中某些问题的答案。然而即使是作者,也不能说写完这本书后就不迷茫了,所以,我的问题是否解决了?你猜。答案从来不在书中,而在自己心里。一句“谢谢,珍重”挥手告别那些已经远去模糊的背影,至于如今还在,未来仍要并肩的人,咱们一起仗剑走天涯吧!

  附:[本文成初稿于2016年7月8日清晨,2017年3月7日略作修改后发布]

  修稿时发现自己当时写的文章太过稚气与直白,文字未加润饰雕琢而显得冗长粗糙,本想大幅删改,后为留作纪念,故只是稍作修改便发布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回观我所有文章,主题、思想、氛围或风格都基本相同,没有改变和突破,这点我要深深地检讨,对,深深地检讨。龙应台说:“所以我得忍住自己的情感、淘洗自己的情绪,把空间腾出来,让文字去酝酿自己的张力。我冷下来,文字才有热的机会。”大概是我还太青春了吧,哈哈,没有她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和文学素养。而且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我很唠叨,语言不精炼。不过大家放心,我会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啊,时间很长,我们走着瞧。“文学的一种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我想更好地表达这些看不见的东西,用我喜欢的方式。希望大家对我提些建议,昨天两个朋友阅读“第一封情书”后给公众号留言了,我很开心,再接再厉呀。

  文‖长风



《错绑了情敌的系统后》 我可太爱里面的攻了,这本真的主角都很可爱 善良 真诚 自尊 自爱,可惜数据不太好,作者真的写的很有趣,笑死我了,但是到一个期待很久的翻车的部分的时候,那种处理,那个情绪真的绝绝子,被完全带进入了的那种心脏空空的, 懵懵的钝痛特别细腻,可惜数据不太好,而且作者居然是抑郁症患者,就感觉到她真的好棒,好认真的在逗笑自己,真的特别乐观,没有一丝阴霾的感觉,所以到那个翻车的时候,情绪猛的扑上来,就好像被溺毙了一般,有一种很平静的窒息感 好在主角真的很勇敢呜呜呜,我真的好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