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为什么没人去推《地球上线》!地上的剧情线是真的强,强死我了,感情线有点暗,但是糖糖真的一直喜欢傅闻夺!呜呜呜,甜死我了,白若遥是真的香!慕回雪是真的意难平。剧情党不得错过的一篇好文章!晋江文学城的,莫晨欢大大是真的好厉害。我看地球上线总有一种“看懂了,又没看懂”的感觉。
《幸福课》——读后感
原创: 挚 挚读
幸福课这本书有点像鸡汤,但又不是,因为它主要通过心理分析,进行人生疑惑解答,从而让人们感到很幸福!有些观点分析的很透彻,值得学习和借鉴。
“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
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是一株什么样的野草,在阅读完《幸福课 不完美的人生的解答书》中“假想的自我与真实的成长”后我知道了,我是一株蒲公英,我有树的梦想,我要像一棵树一样把根扎得很深很深。我虽没有树的粗壮和强健,但我有我的叶,我的茎,我的花,我能向着阳光成长,厚实又美丽。风吹来,我因根扎的深而挺立,雨洒来,我因叶长的厚实而不折,有时候我还可以飞,接近蓝天白云看看他们多么美丽。我也可以生成我自己的种子,随处都是我的家,我就是这样的拥有一棵不折,不饶,不屈的一颗有着树的梦想的蒲公英,我希望我可以茁壮地成长。
我
的
生
命
树
“更大的世界与眼前的生活”“更大的世界与眼前的生活”在文章中提及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后呢?对于远方的理解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内心笃定,那么你还需要远方吗?如果有些答案需要远方才能看到,那么请相信寻找远方的过程本身就有你要的答案。更大的世界可以幻想,但眼前的生活要更努力过好。
我们总是习惯了用“好”“坏”“重要”“不重要”来评价一件事。作者对此没有评价,但是我想一件事情的好坏取决于每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和定义。就像周老师说的,我们很少会看照片本身,而是加上一层我们个人的滤镜,然后把这个带有滤镜的照片变成我们的心境,事情就会变了味道。而滤镜的浓淡就看这件事情与自己利益的挂钩度。
文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他是这样讲的“投入专注的回报就是幸福。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一个叫做‘福流’的概念。他说,福流是人们在全情投入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忘我体验。在福流的状态下,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心中没有任何杂念,觉着一切活力畅通无阻,自己跟眼前的事密不可分、浑然一体,甚至忘记了时间。”这种说法我极为赞成,我想世界上没有太多的聪明的人,更多看起来聪明的人都是在专注的投入的情况下成就起来的。过年老弟说了一句让我微微骄傲的话“姐,我觉着你真的验证了‘越努力越幸运’那句话”,“那你知道吗?姐姐还在努力呢!”而努力的过程就是我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乔布斯让苹果在短短的几年里名响世界,能够成功,最最关键的就是他对苹果产品的专注力,对于多数产品的剥削也是因为专注力。我想一个人常以这种状态生活,福流将变成附产品,过程变成一种享受。
我们不要问活着是什么了
活着就有理由
活着就有借口
活着就很随意。
“匮乏与不安”在“匮乏与不安”中作者讲到爱的重要性,孤独,眼光短浅等都是因为缺乏爱,在尾末作者又提到接纳和容忍某种可能存在的匮乏,就会有很多的自由,自己也就不再那么贫穷了。富有其实还真的会给一个人很多的自信心呢~有时候又觉着心理就是一种让一个人放弃治疗的学科,无为而治可能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放弃一切自己可能有的一些执念,然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会出现在眼前。
书中对于拖延症的讲解很细致。《Learning how to learn》课程讲解克服拖延症方法与大家倡导的方法类似,每天把工作分成重要等次,按照顺序然后每天做一点。但是在本书中一位女士提出自己对于拖延症的看法很新颖,也很符合我自己的认知,因为我不喜欢每天做一点工作,认为这样总会把自己的思路打断,我喜欢把工作放到最后,一鼓作气地做完,本书中提出来的方法对我来说很适合。也许这就是心理人处理百态世间的百态人寻找适合每个人的存活方式,而不是寻找一种方法让所有的人适应。
关系越亲密,越需要边界苏轼说他眼中的人都是好人的时候,你将在那些人的眼中也会是好人。我也是这么觉着的,为了自己是别人眼中是好人,那我就应该觉着所有人是好人才好,而我眼中每个人还真的是好人呢。
摘录与分享
与你浅读浅谈
一方面,我任然坚信,最重要的选择从来不是以利益理性计算的,它的作用在于塑造我们自己,让我们确认自己所珍视的价值观,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另一方面,我也不想误导那些面临选择的年轻朋友。
迄今为止,我没有多少人生的思考,但我常常认为自己是非常幸福的,幸福到担心它会失去的地步,那我算幸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