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安息日》,超级超级有趣,两个小机器人进城的故事hhh。就感受上来说,它在我心里和哈利波特上同一水平的,剧情流畅感情都很有趣,不是只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对世界的爱,一部非常暖心的成人童话。“脱下厚重而华丽的王冠与礼服,他便与他相逢于乐园了。”
教师学习成长历程之《哈佛家训》读后感
读书的女人,不管走到那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她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那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那是天然的质朴与含蓄混合,像水一样的柔软,像风一样的迷人,像花一样的绚丽……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1、《哈佛家训--勇气》读后感
--By Nicole
《哈佛家训》中每个章节都有独立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适合家长和老师一起阅读。
我们总认为我们比孩子高明,其实不然,孩子有他们的世界,大人有大人的世界。我们不能总是用大人的那一套来强压在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学会与孩子一起成长。
有些时候,大人并没有孩子来的有勇气。《我打碎了一扇玻璃窗》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做了错事是遗憾的,但如果加以掩盖,还挖空心思躲避谴责,那么这就是更大的遗憾了。
我们作为大人有时候会在一些错误上找借口,因为我们拉不下脸来承认错误,但是孩子却能真诚简单的说出“对不起,我错了”。
想起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张亮的儿子“天天”,被关在木屋里,村长交代他要保护好鸡蛋,结果田亮带着任务,来跟孩子寒暄摔破鸡蛋。等张亮回来的时候,天天很有担当,没有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只说自己没有保护好蛋,但是却谎称破的是别人的,他的“张小马”(他给蛋取的名字)还好好的,其实张亮早已在监控后看的一清二楚,他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对他撒谎。
可是张亮没有生气,他慢慢的引导着天天,问他“你确定破的那个不是张小马吗?”天天沉默深思了一阵,最后认真的说了一句“我撒谎了,我错了。你打我吧。我怕你知道是张小马伤心才骗你的”,他发现不能圆谎后,主动承认错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真的被天天的勇气感动了。
人们愿意谅解一个做了错事的人,但绝不原谅一个掩饰错误的人。勇于忏悔和认错的人,永远值得尊敬。
2、《哈佛家训Ⅱ》读后感
------By Anny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教育内容,比如亲情观念的培养,比如习惯行为的规范,比如自律意识的强化,比如处世为人的磨练……这些都是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对于这些要素,我们成人也同样缺失,于是我们应该自我完善,否则,我们怎么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米妮的妈妈离开了,爸爸一如既往地接送她上学回家,很多由妈妈做的事情,现在都由爸爸来做。爸爸是这么向米妮解释的:“你听过很多天使的故事,天使飞到一个地方,发现那里有人冷了,有人饿了,有人需要帮助了,她就会留下来工作。如果一切都好的话,不当差的天使就会放心地飞走,继续去找需要她帮助的人。世界上的爸爸妈妈都是天使,是专门飞来照顾孩子、陪孩子一同长大的。咱们家里,爸爸一个人就能照顾好你,所以,妈妈才放心地把你留给我。妈妈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在那里当天使,她去照顾另外一些更需要照顾的孩子。”等米妮长大后才知道妈妈并不是去当天使,而是和爸爸离婚了。这是我听到的关于“离婚”最美的解释。伟大的父母应该是这样的:哪怕自己在一片黑暗中,也要让孩子的心灵洒满阳光。人生有时候会很沉重,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量把这份重量放在自己的肩上。
一个看不见的小孩在不断地用弹弓打玻璃瓶,他的母亲始终面带微笑的把石子递给他。儿子虽然看不见母亲的微笑,但是他看得见母亲的爱。有爱的支持,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总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这是一个母亲的最高信仰。
一只受伤的金钱豹在生命最后一刻,爬了千余米的距离,重新回到窝里,用剩下的一点乳汁拯救了它两只刚出生的孩子。世界上生命的种类千差万别,但只有“母亲”是没有差别的。
有一个孩子,在学校时功课很差,他可以一个人坐在花园里对着花草小虫凝望很长时间。父亲经常教训他,但是母亲却不这样看他。她鼓励儿子去花园,还让他的姐姐一起去。儿子总是比姐姐认得快,母亲每次都亲吻他。这个醉心于鸟虫花草的孩子,创立了著名的“生物进化论” ,他就是达尔文。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母亲是一个容器,她能决定孩子心胸的大小;母亲是一片天空,她能决定孩子前程的远近。
作为一个母亲,一名教师,要用博大的心胸去包容孩子身上的缺点,去挖掘他们的优点,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培养孩子执着的真情。爱并不在于馈赠多少礼物和金钱,而在于馈赠多少在意和用心。一声“晚安”、一句“我爱你”就足够滋养孩子的心灵。亲情是照耀心灵的太阳。
3、《哈佛家训Ⅳ》读后感
---ByAmy
《哈佛家训Ⅳ》奉献给我们的其实不仅仅是教子之道,而且能让我们找回自己,教会我们处事之道。
《哈佛家训Ⅳ》里有一篇文章《不生气的秘诀》让我感触很深。这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西藏有个叫爱地巴的人,他一生气就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可是一生气,他还是绕着房子、土地跑三圈,哪怕累的气喘吁吁、汗流夹背。当爱地巴年纪很老了,走路已经要拄拐仗了,他生气的时候,还是坚持着围绕自己的土地和房子转三圈。一次,他生气,拄着拐仗走到太阳快下山了,还是要坚持;他的孙子恐怕他路上有闪失,所以就跟着他。孙子禁不住问道:“爷爷,你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这里面有什么秘诀吗?”爱地巴对孙子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我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小,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生气呢?想到这里气就全消了。气消了,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学习了。” 孙子又问:“爷爷,现在你年老了,成了富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子和土地跑呢?” 爱地巴笑着说:“老了生气时我仍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又何必和人计较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全消了。”
以上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不生气的秘诀,每个人都会生气,这是人生的天性。有些人感到忧虑时,常会显出不耐烦的态度。有些人遭到欺侮时,会采取愤怒的态度去还击。无论温和还是激烈的表现方式,都属于生气的一种。虽然生气本身并非是重大的错误,但不管生气的理由是否出自善意,但确实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无法化解的闷气,经常会导致持续的悲伤、抑郁、低落,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冲突。人生气都有理由,但是我们很习惯的不去制止,甚至任由自己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大发雷霆,这样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所以,如果我们讨厌别人生气的模样,就更加不该随便生气,应该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随时用感受的心和体谅的心看待每件事情,如此自然能够保持冷静、平和的心境。
因此,不生气的最好方法就是学习放松心情,也就是把心胸放宽,避免不必要的计较、争执。人与人相处,必须多为对方考虑、着想,不要只想到自己;只要双方各退一步,怒气、怨气、闷气就会化解于无形。每天都有生气的理由,但是,每天都有更多不生气的理由。如果你有10个理由生气,我相信,一定有11个理由不生气。为一个不生气的理由,我们就应该快乐地生活。
4、《哈佛家训II》读后感
--By Catherin
哈佛家训不仅仅是一部教子课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
这一次看的印象比较深的是思维这一章。“让兔子奔跑”讲的是不会游泳的奔跑冠军,兔子。有人认为这是它的弱点,于是,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小兔子耗了大半生的时间也没有学会,它又疑惑又痛苦,看看我们的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发现优势。父母老师最注意的是孩子成绩最差的一科,而不是最擅长的一科。对于很多公司也是如此,上司会把大都数时间用在有缺点的人身上,旨在帮助他减少过失。人人都觉得只要改正一个人的缺点,他就会变得更好。只要能修正一家公司的缺点,这个公司就会更加优良。每一个人的一生差不多只能做好两件事,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让每个人都具有做好一百件事的本领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从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能做好一件事的特长,然后激发这种特长,强化这种特长。
“一只狗被称作猫”讲的是小约翰遇到非常讲原则哈特曼教授。因为写错一个字母,只有十分的作业被扣去两分,他非常沮丧地去找教授道歉,并表示自己以后会注意的,但是因为一个字母的失误被扣两分,占总成绩的五分之一,他没法接受。其实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学生跟我说,他才拼错一个字母,怎么错了呢?我虽然知道孩子因为粗心而拼读错误是不可以放任的。却不知道如何解说让孩子可以记忆深刻地改正这一个缺点。哈特曼教授的这个回答让我学到了更好的解释,他把正确单词拼读了一遍后告诉小约翰,“这是一个人的姓名,写错了,就好像一只狗被称呼猫,你认为这样的问题不严重”。看了哈曼特的这个训斥,我更觉得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拼错一个字母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把狗叫成了猫,会是什么结果呢?人们从来认为大错是错,小错便不是错,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时小错,恰恰会导致更惨重的败局。老师对学生小错误的态度,也许会让孩子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少犯许多错误。
5、《哈佛家训Ⅳ》读后感
By Amy
最近,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它叫《哈佛家训Ⅳ》。它不同于众多说教式的书籍,《哈佛家训Ⅳ》从孝道、操守、善意、谦卑、财富、世相、境界、至诚、视野、人生十个方面,用生动的、引人入胜的小故事,阐述深刻的生活意义,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我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
我对《大象按摩师》这个故事印象深刻。它讲述的是在印度南部,人们利用大象搬运树木和其他重物。人们对大象并不珍爱,很多大象在主人家饱受折磨。后来大象反过来向主人发难,甚至攻击主人,人们开始想办法改进役使大象的方式,但收获甚微。有一位叫吉米的人,真心为大象按摩,与大象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大象心甘情愿为他干活,很多人纷纷效仿,效果却不佳,吉米道出其中的奥秘:不要光追求技巧,心才是最重要的。心无柔性,手无温暖,爱是掺不得假的,哪怕是对一头大象。
要学好英语,肯定要付出努力,很多人认为英语一定要死记硬背,学习起来很辛苦。事实上让学生死记硬背与文中说到的主人逼迫大象无休止地干活同理,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排斥,在强大的压力下学习怎么可能学好?因此,认真与孩子进行沟通,纠正他们对学习英语的错误看法,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指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这是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必修的一门学问,我一直在为学好这门学问努力着。
6、读《哈佛家训Ⅲ》有感
---By Anny
《哈佛家训》是一本经典之作,你可以从书的任何一页开始阅读,每个故事都引人入胜,每个故事都以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将丰富的哲理智慧展现出来,无不令人深思。每段评点,都能让读者的心灵经历透彻的涤荡和照耀。其中“博爱篇”让我感受尤为深切。
汉斯为擦洗自己的宝马车,看到一位乞丐朝他走来,他心想“我希望他别给我要钱”。那个人坐在公共汽车站前面的路边,但他没钱坐车,汉斯问“你是不是需要什么帮助?”他的一句“我们不都需要帮助吗?”让汉斯举得惭愧。是啊,不管你多么富有坚强,你也需要帮助;不管你有多么困难贫穷,哪怕你无家可归,你依然能给予帮助。
波士顿鞋匠在法院的大街上摆摊,他常在没有顾客的时候进入法院旁听各种案件的审理。17年间,老鞋匠一共为2000多人做过获释“担保人”。他与贫穷无助,偶犯过失的人交朋友,帮他们找工作,鼓励他们改过自新。当刑期满,老鞋匠总是亲自陪同被告人出庭,也总是亲笔向法官提交报告,描述被告在外期间的表现。一个鞋匠的爱心改变了众多人的命运,同时也影响了美国的司法制度。在看见丑陋的时候也能够发现美好,在惩治罪恶的时候,也不忘拯救善良—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寒冷的冬天,鸽子冻僵了,小麻雀向他们求救。一些善良的鸽子,愿意将麻雀藏在自己的翅膀下。当他们都冻得掉下地面,被房主拯救之后,那些翅膀下有麻雀的鸽子都活了下来,而翅膀下没有麻雀的鸽子却一只也没有醒来。一份温暖两个人分享,就是两份温暖。一个苦难两个人承担,就只有半个苦难。
一名美国士兵在朝鲜战争中发现了一个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婴儿,母亲将衣服全部脱下来包在孩子身上。虽然赤裸的她已经死去,但她怀中的孩子却活了下来。这个士兵将孩子带回抚养,等孩子长大了,又带他回来寻找他的妈妈。爱,没有国别,不分种族,甚至可以忘记他们是敌国公民,消融敌友的边界。所以,唯有爱可以抵达任何一个需要它的港口。
练习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因为这句话的力量,许多吝啬的人变得慷慨;许多冷漠的人变得热心;许多心存邪念的人开始善良。一个善举,只是一滴水,许多善举就形成江河,汇成海洋。一个善举,不过举手之劳,却是起于难得的一念。
7、读《哈佛家训》之《品性》有感
By Yoyo
这本书蕴含的大道理很多,能从中感悟到大道理并去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才是真正的难得可贵!
《被拆掉两次的亭子》这篇文章让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诚信”两个字。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他的生活是非常无助并且困难的。例如:我们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欠钱不还的人,别人就不愿再借你第二次;生活中经常遇到做生意不讲信用,假鸡蛋、地沟油、劣质产品……于是别人就不愿再去光顾第二次;生活中遇到一个爱恶意说谎的人,被骗过第一次,就不会再相信第二次。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遇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我们首先先做好自己,其次我们要谨防自己被不诚信的人伤害!
《仁慈的谎言》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八个字蕴含的道理。生活中有特别喜欢炫耀自己家庭背景、炫耀自己房子多大、炫耀自己家里多有钱、炫耀自己多有本事的的人!但在别人看来,你的吹嘘只会让人反感!如果你要成为真正受人尊重的人,不要长着虚无的一张嘴巴,而是要让自己有丰富的内心、让自己内心真正的强大起来,真正的有本事!
《这是詹姆斯的儿子》这篇文章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好名声是一笔财富,它的价值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表达的。”一个善良的人,人人都会喜欢她。一个恶毒的人,人人都会在心里骂他。要想让自己受人尊敬,首先你要先爱身边的人,帮助身边的人,真诚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