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6072|回复: 1

1号会议室读后感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0 14: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推《安息日》,超级超级有趣,两个小机器人进城的故事hhh。就感受上来说,它在我心里和哈利波特上同一水平的,剧情流畅感情都很有趣,不是只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对世界的爱,一部非常暖心的成人童话。“脱下厚重而华丽的王冠与礼服,他便与他相逢于乐园了。”
  酣畅淋漓的情感宣泄——《1号会议室》读后感
  一、长篇小说《1号会议室》出反以后,社会反响热烈,一时成为畅销书。这说明,这部作品满足了为数不少的读者的阅读期待,适应了他们的欣赏趣味,作者和出版社在某些方面很好地把握了当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普通人的情感需求。从这一点来说是成功的。其成功的原因我以为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有一个好的切入角度,尖锐而大胆地揭露了社会现实矛盾,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和范围正是读者阅读的兴奋点。特别是作者把黑社会势力的猖獗与党内腐败问题联系起来,表现出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从读者接受角度说,这种切入点既展示了当前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尖锐矛盾及其动向,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又反映了民意,满足了人们宣泄情感的需要。
  其次,有一个紧张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架构。情节线索清晰,节奏简洁、明快,以破案的过程为焦点结构故事,充满悬念,读者的注意力始终被侦破的进展所吸引。实际上,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兼具侦破小说的紧张悬念、黑幕小说的神秘刺激、谴责小说的批判意识、伦理小说的情感态度、通俗小说的民间立场和阅读习惯等。它表明,传统的叙事方式也有可能表达当代复杂的社会生活,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二、就目前的文本来说,《1号会议室》有其特点和值得肯定的许多方面,读者的反映就是说明,我们不应该用一般的所谓理论来苛求它。然而,正像读完任何一部作品都会产生读后感一样,认真读完这部作品后也产生了一些感想,这些感想由这部小说所启发,但它所涉及的问题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想对《1号会议室》提出的社会向题,借题发挥,谈谈反腐败等社会问题小说或政治题材小说创作在意蕴开掘方面的可能性。这部作品的故事框架很精致,但作为文学作品,它应有更丰富的内涵,揭示故事背后的社会内容,特别是心理情感内容、人性内容。就作品所已揭示的问题的严重性而言--比如经济暴发户变或黑社会头子,开始要挟、控制和操纵某些领导干部等等,比如执法机关一些人的违法犯法等等,比如经济生活的变化引起人性的进一步异化等等,其中都大有可能发掘社会文化和心理内涵的余地。当前中国社会的复杂现状,有产生巴尔扎克式、但不同于巴尔扎克的中国当代“人间喜剧”的条件,《1号会议室》所触及到的不同人物事件有展开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基础和可能。但小说在这方面却留下了遗憾。
  1.在事件的叙述中,写出了“有什么”问题,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对经济变动过程中的“恶”的泛滥及其潜在的危害没有展开(如吕黄秋的存在等)。
  2.人性的变质,写了“已经”即“结果”,没有“既往”和“过程”,写了他们的作为,却缺乏动机的揭示,比如欲望的驱使、利益的驱动等。作品写了令人发指的暴行,但没有挖掘是什么原因使人成为恶魔;特别是好干部何以变成贪官。社会变化对人性、人的情感心理的影响和改变,这些正是文学所应形象而细腻地回答的问题,是其他把握世界的方式不好把握和解释的问题。 总之,作品所写的几个人物,特别是吕黄秋、祁贵、“神枪吴大侠”、方丽丽,这几个人物的设置是很有些层次的,是可以塑造不同艺术价值的形象的。人物的塑造挖掘有很大可发挥的余地。缺乏对人性的深入挖掘,道义的谴责和批判就显得表面化和缺乏力度。
  3.故事构思和情节设置,正邪、善恶分明的对峙,是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这种过于 分明的对立状态的设置,有以下问题:一是对于描写的对象(展示的社会画卷)的简单化解释(反腐败的难度很大程度上恰恰在于情况并不分明);二是导致结构的单一;三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式过于轻易和理想化。特别是对权力的歌颂,《1号会议室》的书名就有暗示主题和重心在权力机构的客观效果,而实际上,居高临下地对于邪恶势力的打击,固然显示了正义的力量和道义情感,但理智地想想,问题并不这样简单,现实要比这复杂得多。所以,不管是从作品的认识价值、还是审美欣赏来说,这样的处理都显得简单。
  4.《1号会议室》的审美感受或许是心理快感大于美感,痛快地情感宣泄多于细腻地回味。原 因大致与艺术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有关。从小说的整体基调来说主要用传统或通俗小说的方法是适宜的,但有时候,有些描写和叙述用一些新的方法可能效果更好。比如。像祁贵这样一个人物,他的变化过程可能包含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当他暴露之后,他会有许多作为一个人的心理反应,而他的心理活动可以折射出很多社会内容,而他的心理世界就需要用一些新的方法去表现。其他人物也同样。
  作者:程金城

推荐个bg作者的作品,顾几的《劳伦斯的四封情书》、《再见拉斯维加斯》和《女王的抉择》都贼好看。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超级立体可爱,故事又苏又真实,事业线高潮迭起看起来超爽,感情线百转千回又特有代入感,有一些国外(尤其伦敦)生活经历的同学还可能会找到一些彩蛋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5: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1号会议室读后感大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