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5309|回复: 0

天宝往事读后感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2 08: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了来了,《千秋》全国推广大使来了!强推《千秋》啊啊啊啊!古耽武侠不可错过之作,神经病魔君攻×残残残血道士受,亦师亦友,纵览江湖纷争,政局更迭。想知道俩三观不同的人是如何谈恋爱的,就快来看千秋!!!广播剧已完结,动画《山河剑心》第一季已完结,和广播剧是同样的cv!!!毛毛老师的晏无师和非磊的沈峤!!!上头无比,听了就知道。
  共赴时艰、同当大难:家庭文化的新揭示 ——《天宝往事》读后感
  近日,忽然在网上看到有长篇小说《天宝往事》,写的是老家宜丰的事,而且是宜丰人写的。出于对老家的关注买了一本,被吸引着一口气读完了。由于时间所限,只是一目十行的粗粗浏览,现在仍遗憾着错过了许多精彩的文字,期待日后有时间细细重读。
  然而,虽说读得粗略,所得却不少。印象最深的是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新揭示——齐心协力振衰起敝,一人有难合族同当的家族共同体意识。
  该书的封底有名家的点评,有“家族由盛而衰”的话语,似与以往大量的家族小说类同。但读了之后发现却非如此。
  小说揭示的并非是天宝墨庄刘氏“家族由盛而衰”,因为这一家族的衰,在小说主人公李秀珠出现之前就已是进行时,是作为小说的背景出现的;相反,小说展示的是在李秀珠等努力下,家族由衰而振作,是振衰起敝。这种振衰起敝靠的是主人公的敢闯敢干与家族成员“正知正见”下的齐心协力。
  小说中没有《红楼梦》《家》等小说中常见的“大难来时各自飞”,也极少家族小说中常有的相互倾轧、内耗(是极少,不是没有。小说中也有玳妮、罗龙搞内耗)。
  小说以合全族之力骗婚开篇,实际上就已奠定了家族在困轭之中齐心协力、相扶相携、力图逆境中奋起的共同体文化基调。以后又不断以族内家庭之间相互帮助的温馨情节来强化这种家族共同体文化,如李秀珠得知擘头罗物竞身后家庭一贫如洗后,私送千两银票;玳妮陷害李秀珠时,拐子举人出人意料的道义解围,等等。最打动人、也最惊心动魄的是,当刘家玉因为官政绩突出而被诬入狱时,李秀珠、拐子举人等合全族之力凑足了天文数字的百万两银钱施救。不抛弃、不放弃、有难同当的家庭共同体文化在这时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家国同构。这种团结一心、共赴时艰、同当大难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民族能共赴国难、共御外侮、顽强拼搏、艰难崛起的奥秘所在。从中可以看到清末抗外侵的悲壮,民国抗日的无畏,今日崛起的必然。
  过去,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各学科的理论研究中,涉及家族时,总是谈负面的多,红楼梦要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巴金要从大家庭出走,经济学家要对家族企业大加挞伐……,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因此成了内耗、封闭保守、愚昧落后、扼杀自由、扼杀希望等等丑陋现象的象征符号。因而,对小家庭的农户经营也要进行清理,人民公社时期是要让其绝种,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还有人要以规模经营取而代之。正是在这种家族文化的偏见中,诞生了冲破家庭束缚的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这种对家族的偏见,有一个明显的矛盾,就是:一方面说,我们民族有许多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又说家族文化如何不堪;殊不知,家国同构,在传统中国家是国的基础,家族文化一无是处,何来民族优秀品质?
  小说对家族共同体文化的揭示,是一重大创新,使之超越了红楼梦等经典作品,站在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在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更好地融入世界的今天,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何以能在家族文化的叙写中超出以往?我想除了作者的个性才情外,可能还与其身处的这个时代有关。曹雪芹、巴金等处在一个衰败的时代,因而更多地看到家族与国家的衰败与不幸;而当今是国力不断提升,民族迅速复兴的时代,身处其中的作者自然感受到这种时代的上升,且浸淫于心,终而借笔外化,写出了不一样的家族文化。
  这又印证了一些创作规律,一是任何作家都是所处时代的作家,时代的印记处处皆是。二是,创作应从心灵出发,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应从前人的作品或思想出发,否则就落入窠臼。这也是为什么当今许多有关家族的作品还是老调重弹的缘故。
  此外,该书对专制皇权的腐朽性也揭示得入木三分。这主要表现在刘家玉政绩卓著,反而被诬入狱这一情节,以及营救时李子韵的对策分析上:朝廷不怕贪官,却怕清官;不怕昏官,却怕能吏。真是不合常理。何以如此?因为清官会受百姓拥戴,会得人心,倘若清官有异志,岂不是一呼百应,颠覆朝廷。这样,做官真是难。贪官做不得,清官也做不得。只有走向民主,天下为公才能消除这种现象。
  (注:作者为江西财经大学教师,在读博士)

《错绑了情敌的系统后》 我可太爱里面的攻了,这本真的主角都很可爱 善良 真诚 自尊 自爱,可惜数据不太好,作者真的写的很有趣,笑死我了,但是到一个期待很久的翻车的部分的时候,那种处理,那个情绪真的绝绝子,被完全带进入了的那种心脏空空的, 懵懵的钝痛特别细腻,可惜数据不太好,而且作者居然是抑郁症患者,就感觉到她真的好棒,好认真的在逗笑自己,真的特别乐观,没有一丝阴霾的感觉,所以到那个翻车的时候,情绪猛的扑上来,就好像被溺毙了一般,有一种很平静的窒息感 好在主角真的很勇敢呜呜呜,我真的好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