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5581|回复: 1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800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7 15: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也推一篇文,是片尾同一作者fox写的,叫 杀戮秀 。我喜欢它的一点是它的文笔真的非常好,语言文字特别有张力!还有就是世界观也满新颖的,主角二人感情线也水到渠成,很自然(是那种绝对信任,强强并肩作战,我守护你你保护我,可以将身后完全托付给对方的爱!) (但这篇文世界观实在是太黑暗了,而目有一些血腥场面,主基调有点压抑,可能会引起人的不适,up根据个人接受程度观看)
  这个世界有太多人在抱怨,工作太忙,任务多,压力大,消费高,家庭压力大,生活环境差,PM2.5,或是感冒发烧,阴天下雨,都要抱怨一番,怨天怨地,怨社会不公,怨人心不古,怨命不好,似乎借此发泄自己的不满,并获得他人的同情,抱怨不仅仅发生在某个人身上,也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人,抱怨似乎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书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教你直面这个天天在发生的问题,让你意识到自己原来也不知不觉地在抱怨,原来身边的人都或多或少在抱怨。书中推行的紫手环行动,是为了帮助你自己认识到你在不知不觉中的抱怨,抱怨的频率,每次抱怨都把紫手环换到另外一只手上,换的过程意识到自己是在抱怨,从而逐渐降低抱怨频率。
  要消除抱怨,首先看看什么是抱怨?人为什么会抱怨?
  向可以帮助你改善环境的人提出意见,就不是抱怨;如果你是对着自己或其他无关之人责难或悲叹当前的状况,那就是抱怨。抱怨就是把焦点放在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上头,所谈论的是负面的,出错的事情;如果抱怨天气热,天气会热得让你无法平静下来;如果抱怨工作多,你会感觉工作永远也做不完;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抱怨,就会遇上更多想要抱怨的事。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上头,那个东西就会扩大。这是行动上的“吸引力法则”。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身体健康,却不是因为真的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让他们取得附带的好处,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开不想做的事件,如上学,上班。
  书中提到“心身症”这个名词,心身症主要是患者的心理运作过程,而非生理因素所引发。很多疾病是病人自己创造的,根据医生估计,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疾病,都是患者“自以为生病”造成的结果,医生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诊疗这样的病人-他们生病的原因其实都有其心理根源。报告显示,有一半的癌症病人是被告知自己得了癌症后吓死的。医生如果告诉病人,有一种药很可能治愈他们的疾病,这种药对这些病人发挥的功效,就要比使用了相同药方,却没有收到这项讯息的病人大了许多。
  抱怨有用么?当你抱怨天气太热,太冷,空气太差,天气就会如你所愿了么?
  当你抱怨健康问题时,丢出负面的说词,让你的身体听见,这种负面的说词反而会烙下印记,而你的想法也会将这股能力导入体内,引发更多的健康挑战,所以抱怨疾病并不会缩短生病的时间,也不会降低疾病的严重性,反而可能是企图用汽油来灭火。抱怨健康的人没有变得更健康。不满只是开端,却不能成为结果。当你抱怨某种状况,或许可以吸引其他人跟着你嘀咕,抱怨,却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抱怨的结果是什么?抱怨是人的惰性的反应,当一个人抱怨时也就代表他放弃主动改变现状,放弃了在这个竞争激烈,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拼搏的信念。抱怨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将人们困于问题当中,使得他们沉浸在失意,沮丧中,无力自拔。越抱怨,越不满,心情越差,生活质量越差。
  抱怨不止发生在个体当中,抱怨还会传染,这种负面情绪传递给别人,还会影响他人的情绪。健康的沟通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这会形成三角问题,也会继续制造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不要克制压抑,不要闷在心理,只要确定你是在陈述事实,而不是让你话隐含着“你竟敢这样对我?”等负面意义就好。
  所以当你处于集体当中的时候,首先要停止自己抱怨,其次要远离抱怨的人,不让负能量附身,如果你够mental strong,试着影响他人吧,了解抱怨的原因,带他们远离抱怨的深渊。帮助他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过着不抱怨的生活,成为不抱怨的榜样。
  在此我要分享我的亲身感受①学习正确的表达抱怨;②学会表达抱怨后,再试着中断自己的抱怨;③享受轻盈的心灵。 所以紫手环其实只是一个精神力量的载体,它本身承载着控制自我情绪的魔力,从而警示带着紫手环的人拒绝抱怨、拒绝负面情绪,其实最终是否能不抱怨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带着紫手环,不一定就能拒绝抱怨,其实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紫手环”,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想不抱怨,我们才可能真正的做到不抱怨。终结抱怨、改变一生。生活中我们要感恩,我可以走路,我有可爱的家庭,有好朋友,好工作。我必须要把精力重新投注在感恩上。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
  以下引用几位大咖的话,看看成功人士们都是如何面对抱怨的,
  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
  每个人都面临着挫折和失败的可能,这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
  遇到挫折要从容面对,不抱怨,不放弃……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 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
  --- 《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张德芬
  不抱怨是个人内心全然净化的表现,它可以让人内外俱足,超越成功!
  ----亚洲知行国际学院院长阮橞习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
  ---香港《文汇报》

《错绑了情敌的系统后》 我可太爱里面的攻了,这本真的主角都很可爱 善良 真诚 自尊 自爱,可惜数据不太好,作者真的写的很有趣,笑死我了,但是到一个期待很久的翻车的部分的时候,那种处理,那个情绪真的绝绝子,被完全带进入了的那种心脏空空的, 懵懵的钝痛特别细腻,可惜数据不太好,而且作者居然是抑郁症患者,就感觉到她真的好棒,好认真的在逗笑自己,真的特别乐观,没有一丝阴霾的感觉,所以到那个翻车的时候,情绪猛的扑上来,就好像被溺毙了一般,有一种很平静的窒息感 好在主角真的很勇敢呜呜呜,我真的好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14: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800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19: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