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7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食养之道》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5 08: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酒卿《将进酒》我!无法言语!古风人物群像硬核权谋我爱死了 看人性看争锋,看众人众生荒唐或传古的百态人间,先生与那一场春三月真的是我的意难平。其实我很多知识都是从网文男主那边学来的,学习他们的说话方式和待人处事,只要不是特别奇怪的总裁文啊啥的,其实大的文真的可以学习,学习骆闻舟的正义,费渡的细心,顾昀萧萧而立的君子骨,当然还有很多xing知识…。
  中医学经典《皇帝内经》在很早就提出了饮食与生命的重要关系。它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并根据身体需要,选择适当饮食进行补养,以保证身体健康,提高新陈代谢,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五味所入:瓜果蔬菜各有其味,由于食物的味道不同,所以对脏腑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全面概述了粮食、肉类、瓜果蔬菜等,识时务的主要组成内容。其中,以谷类为主食品,肉类为副食品,以蔬菜为补充,以水果为辅助。人们必须根据需要,兼而取之。这样合理的调配饮食,才能满足人体需求的大部分营养。
  五脏所宜:《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说明了5种味道的食物,会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那种都不能缺少,这才能保证人体气血的充足,五脏六腑机能旺盛。若五味偏嗜,就会引发疾病的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九层详细论述过五味偏嗜给机体带来的影响,过食酸会伤脾,过食咸会抑制心气,过食甜会伤肾气,过食苦会伤肺,过食辛辣会影响肝气。
  所以饮食无谓宜适量,切忌偏嗜,否则伤及五脏!
  五味禁忌:五味虽有所宜,但亦有所忌,故《五枢·五味篇》有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根据具体病情不同,其所禁忌的食物也不相同。如《腹中论》曰:“热中,消中,不可高梁、芳草、石药。”指出有内热、消渴(即糖尿病)的病人,不可以食用肥甘油腻的食物,也不能用芳香类和金石类的药物治疗,否则加剧内热及消渴。
  陈根成教授曾经说过,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多以肥甘厚味、油腻为多,图一时嘴的痛快,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消渴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所以必须强调,饮食合理搭配,有素有荤,优势互补,营养全面,才能保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
  饮食有节: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一日三餐。按照固定的时间有规律的进食,可保证脾胃消化,吸收作用有规律的进行。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在一日之内会随着白昼变化,白天阳气旺盛精力充沛,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比较多,饮食相对夜间会大。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说法。
  三分治七分养,而这七分养中,饮食又占了绝大部分,所以日常饮食一定要重视起来!

《死在婚礼之前》平淡生活中的虐文对我来说才最虐,整本书的体验观感就像是,受和你面对面的聊天,聊天的内容就是他和攻稀疏琐碎的日常,可是当你觉得很甜的时候,你突然想起他已经死了之后深深的失落感和惋惜,文章的描写让我不止一次的感觉是出现生活中的人的故事。(注;本篇故事没有原型)。“别急着喝汤,等我在孟婆面前强吻你”“新婚快乐”(总之就是一句话冲就完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31 17:26:24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食养之道》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1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