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野我真的是特别喜欢,就那种互相救赎的感觉吧,让我觉得非常的......啧怎么说呢,就是也可以说让我很感动,甚至有些憧憬自己也遇到这样一个人。他里面就写了很多情感,爱情,亲情和友情等。而且那些情感都让我很身临其境。配角的感情也都写的非常生动到位,丞哥和顾飞的感情的描写就能让读者觉得他们真的很爱对方。文章整体我个人觉得不是很虐,而且生活描写上也挺真实的,也有一些励志。主角俩人的性格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的。中间会有些不愉快的小插曲,但最后结局是很甜的,整体的故事和布局我也都很喜欢。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花时间看一看。(以上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勿喷,谢谢!)
1404廖峥嵘
《水浒传》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宝库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水浒传》里的吃食。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最爱吃的是牛肉,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邸中,王教头到烈酒馆吃饭,饭店为他准备的是四样菜蔬,一盘牛肉;第十一回林冲风雪山神庙中,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临走林冲还买了些牛肉,走后林冲花枪上挑着酒葫芦,怀里揣着牛肉,在凛冽的北风中前行;第二十三回景阳冈武松打虎中,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里头吃的也是牛肉。为什么英雄们都偏爱牛肉呢?我们来做个对比:一位好汉去吃酒,刚进店坐定,就对店家大声喊道:“主人家!来两三斤牛肉!”那威武的身姿与雄厚的嗓音所体现出来的磅礴气势马上就把人威慑住了。再一个好汉又来了,刚坐定,就对店家大喊道:“主人家!来两三斤猪肉(羊肉)!”气势马上就减半了。
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梁山好汉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武艺高强,习武之人当然体质要好,普通的猪肉怎能让他们满足。比如李逵,一下子就杀了四只老虎,得费多大的劲,怪不得他在琵琶亭把酒保用鱼汤浇了个透。
其实,在宋代,牛肉是禁止食用的,因为牛是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来使用的,所以好汉们经常“大块吃肉”也体现了他们的目无王法。
“吃”,当然也包括“喝”。喝的,便是酒。《水浒传》中的酒,飘香在江湖上,融入了好汉们的血液中:武松酒壮英雄胆,打虎景阳冈,喝的是比老酒还烈的自酿村酒;杨志酒误英雄事,醉失生辰纲,喝的是掺了蒙汗药的白酒;宋江酒伤英雄心,皇帝赐御酒,喝的是掺了慢性药的毒酒。好汉们喝的酒,既有在口的甘甜,也有下肚的苦烈,李师师与杨青便是甘与苦的典型例子。好汉们在《水浒传》中的种种感受,就是他们喝酒的滋味。若不是酒,也就不会有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虔婆醉打唐牛儿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了。
《水浒传》中也有吃人肉的。李逵大闹江州劫法场后把黄文丙的肉一条一条割下来,一边烤一边吃(相当于凌迟);王英捉了宋江差点也把他吃了;李逵还有在发现李鬼骗了自己后也把李鬼杀了吃了;孙二娘也开黑店专卖人肉包子;《水浒传》还有把人开膛破肚摘心做醒酒汤的……
这些无不体现了好汉们目无王法,并且十分残忍,当然也有疾恶如仇的,像李逵,当发现了李鬼其实是在侵犯自己的名义来欺骗自己和其他人后才杀他的。正是这些性格成就了他们这些铁肝义胆的英雄好汉。
再从侧面分析,在这个社会上时不时就有吃人的现象发生,也反映了北宋末年,社会治安混乱,上梁不正下梁歪,北宋朝廷也是这德性,好汉们怎能不揭竿而起呢?
可是,当梁山好汉去讨伐方腊时,死的死,伤的伤,在那之后哪还有人聚在一块儿大快朵颐呢?于是被招安后,就有奸臣给皇帝献奸计赐与宋江毒酒,当宋江独自喝了那些毒酒时,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便以失败告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