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7281|回复: 1

褚橙你也学不会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5 0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橘再见了,很抱歉做了这个决定,希望我们有缘再见吧。因为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对我影响比较大,所以和你正式道个别吧。真的挺舍不得你的,这么久了,能够认识你真的很开心。谢谢你带给我了许多欢乐和感动,谢谢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这次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饿了,我要去吃零食了,一会儿再来,拜拜。
  《褚橙你也学不会》读后感
  春节期间,仔细阅读了黄铁鹰写的《褚橙你也学不会》,被75岁的褚时健深深地震撼到了。
  2002年75岁的褚时健保外就医,东凑西借了300万元,之后又借了1000万元,承包了哀牢山的一个橙园。如今橙园规模8000亩,2013年时总产量突破了1亿吨,销售额达到了7770万元。平均亩产4.2吨,是湖南同行的4倍之多。在他85岁时,昔日的烟草大王又成为了冰糖橙大王。
  褚橙热销的背后,是这个有着特殊背景和名声的老人,在一个得天独厚的土地上,经过12年的坚持,努力和不断投入,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团队,这个团队使褚橙在土壤,水分,肥料,间伐,剪枝,控梢,病虫害防治,销售等各个环节,厚积薄发,成为中国的冰糖橙大王。
  褚时健为什么能做的这么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给我们揭示的原因是他太认真,真是认真,几个细节如下
  1:褚时健山上的房间里,有20多本翻得起了角,有些地方被画的密密麻麻,做了各种标记的柑橘种植图书。
  2:王石认为褚时健是天生的精算师,精算的基础是数据,数据来源于观察和记录,观察与记录建立在认真的态度上。
  3:同样的哀牢山的果园,国营农场经营不下去倒闭,褚时健接手后修水利,改良土壤,研究种植技术,认认真真的从一个外行成为一个专家。
  4: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估之后的反弹力,褚时健当之无愧,从75岁保外就医后,扎根哀牢山,10年时间成为中国冰糖橙大王。
  5:少年时酿出的酒超过了村里的酿酒师傅。一个14岁的男孩子,夜里没有闹钟,没有人提醒能每2个小时自动醒来。精于计算,善于观察,敢于实验的才能在他小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这份认真,这份坚持,这份勇气,试问能有几人做到?

我说到《将进酒》简直是快要没有理智让我来形容他有多好看,我只能用我看完这本书一年多之后,提到这本书我都还会站起来发疯半小时的程度来具象化的形容这本书的优秀。我甚至愿意放言,这是所有古风类型小说分层里面的顶层分类(猖狂)。真的就是,我撑不住了我要睡了但是我还可以再看一章!!我真的很少写长评但是《将进酒》真的很值得啊啊啊啊啊一定要看啊啊啊这么好看的书不能埋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8 0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褚橙你也学不会》读后感

  白月玲 文豪问道

  我觉得最让人佩服的不是有多大的成就,而是那种不服输,重新开始的勇气与毅力,和骨子里那股认真劲儿。

  一口气读完了《褚橙你也学不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褚时健这个老人真的很厉害,很值得让人佩服。他七十多岁保外就医,竟然能种出褚橙。保外就医的他按照我们的设想,能在老家颐养天年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而他并不“消停”,他有魄力的拿出了保外就医后法院判决给他的全部120万,并且和朋友七凑八凑全部投入这这片土地。当时的荒山刚经过泥石流的“洗礼”,而他身体也并不是很好,但是他还是脱下了西装像个农民一样耕种着。虽然他一直从事农业,但是对于橙子他是一个外行。他做什么就有做什么的样子和决心,并不会眼高手低。

  从刚开始的难吃的橙子,到最后的褚橙,真的是鬼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艰难。试想如果是我们接手那个荒山,我们可以做成什么样子?我们能像褚老先生做的一样好么?或许有人会说书里写的过程我也能做到,但是我认为现实会比书中所写的艰难很多很多。就像给树剪枝叶这件事,褚时健先生剪得枝叶比别人家的果园剪得枝叶多,或许是因为他研究过,但是对于别人没有实践过的事情单凭理论知识就这样做也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事实证明理论是正确的。或许还会有人说褚时健老先生凭借着在烟草行业的名声和人脉,还有王石等名人对褚橙的赞誉,在褚橙的销售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虽然这些因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会是决定性作用。这些名人可能真的会带来一时的效益,但是如果褚橙不好吃那么还会有消费者购买么?答案是并不会,所以褚橙的热卖是因为它的质量。

  有人对褚橙进行了盲测,这次试验让大家都对褚橙的质量有了确信:褚橙在质量方面绝对是笑傲同行的。褚橙的甜度、水分和化渣率是影响整个冰糖桔口感的主要因素。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褚橙的果园位置得天独厚使得同行专家连连感叹,这包含了老人对于农业的理解:自然条件第一,管理第二。自然条件多么的好也会有一些不如意的,就像水利这一方面褚时健老先生的果园就处于劣势的一方,而对于水果来说没有水就没有甜美的果子。所以认清了水对于水果的重要性,褚时健老先生自己徒步爬山探水源,水源地那边非常危险,老人一把年纪却亲力亲为。

  还有人会将褚橙的热卖归结为互联网营销,但是这个想法也是错误的。在互联网上褚橙不过就是炒出来一个名声,而没有卖出去很多褚橙,褚橙的销售还是依靠渠道的营销。不过,值得让我们学习的是褚时健老人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褚橙的名声炒出来,因为通过互联网宣传比传统宣传方法快捷、费用低。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认识褚橙并且看到评论会去因为新鲜而去尝试购买一次褚橙。

  说到褚时健老先生的管理方法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只是比那些所谓的领导者更加去考虑农民的利益,他知道如何去调动那些农民的工作欲望。他也把管理具体化,并不是什么用什么大概可能大约这些名词,而是把各个情况具体化,比如超过十棵树有溃疡就扣工资。他把各种情况用数字表示出来,让农民更好的理解。他的下属也曾说过,褚时健老先生也和他们一起蹲在田里研究橙子,完全没有一点领导的样子,他的下属也表示褚时健老先生都这样认真工作,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工作呢,褚时健老先生这样也带动了下属的积极性。

  从褚时健老先生的管理方法中,我们发现褚老先生有着日本人那种认真刻苦。褚时健老先生从一个门外汉到一个专家,着实让人佩服。在老先生的房间里我们可以发现柑桔种植图书标记做的密密麻麻,有的还翻起了角,对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本该颐养天年,然而他却选择了学习。其实这个实例还告诉我们一点:学习永远不会晚。就像平时老是有人抱怨,如果当时我小时候我爸妈逼我学习乐器就好了,我现在二十多岁还怎么学啊。其实不是学不会,不是不能学,而是你没有那种认真刻苦的精神去学习,对于学习这件事不会为时已晚。

  翻看褚时健这四次成功的案例,14岁那年成为村里最好的酿酒师傅;糖厂从每年亏损30万变成每年盈利30万;出任红塔山烟厂厂长期间,云南省的财政收入由全国倒数第七,变成全国正数第三,红塔山烟厂给云南省税收的贡献几乎50%;种植褚橙的成功。看似毫无关系的四个行业,却有着相似的一点,那就是对细节要求的高度到达了一个令人发指的高度。王石说的“他天生就是一个精算师”,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精算师,只能说他对细节的掌控到达了一个平常人无法到达的高度。“鸡粪那个臭啊!我是根本做不到的。”杨先生说,当看到褚老用手捻鸡粪肥时,自己震惊了:“你们能想象吗?一个80多岁,有着那样经历的人,把一袋子臭鸡粪倒在地上,用手抓起了捻。他眼睛又不太好,还要凑到脸前看!”这样的举动也着实让人震惊,敢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呢,应该是少之又少。所以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精算师,而是因为他对细节的掌控,还是做事认真到极致的精神使他变成了一个精算师。

  褚时健老先生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事业有多么多么的成功,也不在于他在四个行业里取得了成功。他的成功在于他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那种认真刻苦,那种重新开始的勇气与毅力,他同样也拥有着不怕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的精神。

  在本书中看到最有震撼力的一句话不过就是:什么是生命的质量?就是一个75岁的人,同一个25岁的人,在同一个起跑线起跑,十年后,85岁的人把那个35岁的竞争者远远抛到了身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文豪点评】北大光华的黄铁鹰教授曾经有很长时间在华润工作的经历,若干年前隐退到北大之后开始专注于企业案例的研究。继探索《海底捞你学不会》之后,黄教授又带着团队多次赴哀牢山实地调研,写出了这本《褚橙你也学不会》。书的标题是一个肯定句,但我觉得更应该是一个问句。学的会吗?会,也不会。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有几个细节印象特别深刻,比如建立实验室、比如扩大果园间隔、比如白月玲同学在文中写到的用手捻鸡粪。白同学也提到,学习永远不会晚。这让我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个案例,学校的一位领导日常事务繁忙,但仍坚持抓住空闲时间,譬如洗脸时,学习TED视频提高英语听力。最后,我想借用陈春花教授对于褚橙成功的分析来结束这次点评:一是以顾客价值为导向,二是以产品力为根本,三是对价值链的深刻灵活理解,四是通过科学管理释放管理潜能。(参见:陈春花,2015,激活个体,机械工业出版社,P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4-30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