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莉娜可以去看看公子优的书 都好好看!强推《你的距离》《音乐家们的手指》,是那种平淡日常中又夹杂着浓墨重彩的感情,最神奇的就是她的每一本题材都不一样,但是都能恰到好处拿捏住人物特质、历史背景,并且里面很多专业知识都写的好深好真实,感觉是知识面超广的一人!而且专业知识写的都很严谨,能让人感受到那个领域特有的故事感[打call]特别是《音乐家们的手指》我超爱 中间写到上一代温月安和贺玉楼的故事那段真的后劲好大 直接给看哭了 余韵悠长的感觉!
儿子迪迪4周岁了,总的说他还是算乖的,但有时他的脾气很倔,不听话和我反着来,还胆小怕事, 为此,我想尽办法对付,软硬兼施,但成效甚微,同时班上也有很多种类型的孩子,让我们去思考怎样教育他们,我一直在想怎样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终成为独立、自强、充满爱心和具有责任感的人呢?
放寒假了,园长向我们推荐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好书,让我们写下读后感,我当晚就来到书店,当我说起这本书时,图书员顺手就拿了本过来, 可见这本书畅销很好,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阿黛尔·法伯与伊莱恩·玛兹丽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我翻了翻前言和介绍,一下就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于是大致翻看了一遍,仅先浏览了书中一些漫画式的家长与孩子的谈话方式的对比,我便立马被两位作者爱的语言所掳获。当晚我如获真宝似的把书带回家细细研读。
作者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从六个章节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提供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1种技巧,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怎样会和孩子说话,沟通,我很快将这些技巧用到生活当中,还真有效,这天晚上我打开电脑查个资料。迪迪很快跑到我跟前。
迪迪:“妈妈,我要看幼儿故事。”
妈妈:妈妈忙,请到一边玩。
迪迪:我要看幼儿故事。
妈妈:我查个包裹看看现在到哪了?这时迪迪马上就要怒不可遏了。
迪迪拿起我的鼠标:快给我看幼儿故事。
妈妈:( 我用技巧的时候到了)好孩子,这么急呀,是不是幼儿故事很好看呀,有哪些故事呢?说给妈妈听听。
迪迪:(平静了很多,放下鼠标)嗯,有《小蝌蚪找妈妈》《小兔子乖乖》《三只小猪》《狼来啦》、、、、、、
妈妈:等一会,好吗?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遇到了谁?
迪迪;好的,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
如果我没有使用新的技巧,没帮助孩子面对他的感受,回到老路上,肯定结果是责骂,把他的手强制的拿走,然后就是孩子哭了。我细细回想,在班上经常有很多次孩子向我告状时,我们有时会草草了事,而没有真正去理解他们的想法。
书上的每个细节、每个案例都好像发生在我身边,都在提醒我引导我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读懂孩子,如何真正地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迪迪有时不能坚持早晚刷牙,往常我就叫道:迪迪,来刷牙。能教上好几遍,有时也起不到好的效果,我学了新的技巧以后就对迪迪说:“迪迪,你的牙齿是不是很白呀?”迪迪:妈妈,你叫我刷牙吗?我马上来。刷完牙后还对着镜子咧着嘴看看,我问他干什么呢?他说:我要看看牙齿白不白?现在已经形成习惯了,每天早晚刷牙。
当我读到第五章恰当地赞赏孩子,深受启发,我们平时赞赏孩子就是“你真棒”,“表扬你”等。书中教我们技巧我又用到生活当中,迪迪原来经常穿反衣裤,当他穿好衣裤后会问:“妈妈我穿的对吗?衣服穿反没有?”他穿对了我就说:“嗯,穿对了。”但以后还会有穿反的时候,现在我学会了怎样赞赏他。当他问我时,我会说:“宝贝,你穿对了,口袋在前面,ABC的标志也在前面,没穿反,拉链拉上了,钮扣也扣好了。”这样他增加了记忆下次就不再穿反了。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本书太可爱了,让许多父母能在行动中看清自己,这本书让世界少了对孩子大声的叫嚷和训斥,带来的是父母和孩子更多的合作。感谢这本书。
本文来自家长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