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再见了,很抱歉做了这个决定,希望我们有缘再见吧。因为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对我影响比较大,所以和你正式道个别吧。真的挺舍不得你的,这么久了,能够认识你真的很开心。谢谢你带给我了许多欢乐和感动,谢谢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这次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饿了,我要去吃零食了,一会儿再来,拜拜。
人生的价值——《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王小淘 文化小镇-重庆驿站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说实在的,这个题目好大,大到我根本望不到它的边际,抓不到丝毫痕迹的人生一世,我其实并不知从何说起。
那就权且容学生引用杨绛先生(此处尊称我将沿用“先生”一词)的一段话:天地生人,人为万物之灵。神明的大自然,看中的该是人,不是物;不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而是创造人类文明的人。只有人类能懂得修炼自己,要求自身完善。这也应该是人生的目的吧!
读完这本书我完全没有感觉到当初推荐人所说的所谓生命的沉重感。反而,我觉得这鲜活的生命正在熠熠生辉,而且还有持续不断的热烈扑面而来,有些想要迫不及待地想让手中的生命之光照亮整个夜空。所以我突然有些认同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了。真的觉得整个世界的存在都是因为人的眼睛而五彩缤纷,因为人的热血才有温有凉,也是因为人的智慧而愈发宽广。有人,有这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心,才有这个世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于九十六岁高龄之时对于人生的一些思考。对此,我并不想单纯地给大家写书中文字叙述的道理与故事如何如何,因为毕竟那只是别人的人生,别人的故事,即使她是令人尊敬的杨绛先生,在我们自己生命的途中,她也只是“别人”。但是杨绛先生却以她所走过的九十六个年头展示给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人生就是体与灵的斗争。这让我不禁想到《易经》里所讲的阴阳之理。体为阳,用肉眼看得到摸得着,灵为阴,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真实存在的。(至少我是相信人是有灵魂的,虽然西方科学将其归结为大脑神经的运动。)这样的一种斗争就好像是进化论所讲的一样,不断地让自身适应不断改变的外部客观环境,从而更好地存活。也像循环不断的太极鱼,阴中有阳,阳中抱阴,于天地间圆滚滚的一团生生不息。我想这就是祖先给我们描绘出的我们所热爱的生命吧,生生不息!
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总是兴致勃勃地把改变世界挂在嘴边。可是无论是进化论还是古中国的阴阳易理所讲的都是人怎么在不断调整自我的过程中更好地适应我们所在的环境。所以到了我们自己的九十六岁时,到底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刚刚读完了大冰的三本颇有点江湖气息的游记类故事集。在大冰的笔下,一个个以梦为马,闯荡天涯的江湖人跃然纸上,他们都有各自的故事,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热的发烫的生命。流浪歌手阿明出自青山丽水但却一文不名的山村,去过缅甸干苦工,在越南种过香蕉,现在依然背着吉他行走在寻梦的路上,一路沙涩却满怀热情的歌声。枪林弹雨中唯一的幸存者老兵没有接受国家优厚的退役待遇而是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在醉酒之后的心语中我们能看到那些逝去的年轻的身影,他们都是老兵,老兵也是他们,他在为他们也为自己活出不一样的有意义的生命。
也许生命的旅途中你也会经过老兵的烧烤摊,来一杯醇厚的梅子酒。三十而立之年的成子辞掉工作捐出所有积蓄,他选择的道路是跟随云游老僧参那苦苦的禅茶,僧衣飘飘之间前后四足坚定稳健地走在修行的路上。像他们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地走在身体与灵魂的淬炼的路上。也许吧,他们自己的脑子里也并不明确的清楚到底要获得一种什么样的结果。有的时候,生命,生活,过日子还真的是这样子,理性脑子里筹划的一些事情我们并没有确切的标准来给它定性。反而灵魂带给我们的指引确是有些令人欢欣不已,那一瞬间的触动仿佛温暖的体内被投入一颗冰晶,仿佛品尽甜美的舌尖上落了一滴黄连汁,仿佛平滑的肌肤上被利刺一点,这沁入心田的冰凉,久久不散的苦楚,鲜红刺痛的感觉,只有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是真真实实的活着的人,我还有感觉!
我曾经从内蒙古高原历时两天两夜来到火都重庆,吃着令人涕泪俱下麻辣火锅;也曾经走在天府成都的街上看着这些大自然精心雕铸出的可人儿,伴随着啪啦啪啦的麻将声;我也曾站在南海之滨的椰林下想要看到海的那一边,展开身体的每一分每一寸迎接海风的洗礼;也曾站在凌晨的华山东峰上期待着那一日新生的太阳露出可爱的小脑袋,就像是期盼我自己的孩子一般焦急又开心。这些一步一步的历程在理性的分析中也许并没有什么价值,但对于我自己来说却是谁也无法夺走的珍贵宝藏。这份宝藏就是不断上路去看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朋友,记下多彩的记忆。
我想,当我自己像杨绛老先生一般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我该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或者感触呢?我并不知道!我刚刚过完26岁的生日,与杨绛老先生比起来,我的生命之旅才刚刚开始。所以这本书——《走到人生边上》我会好好收起来,在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拿出来读一遍,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想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吧!
就写到这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