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8569|回复: 2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0 13: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为什么没人去推《地球上线》!地上的剧情线是真的强,强死我了,感情线有点暗,但是糖糖真的一直喜欢傅闻夺!呜呜呜,甜死我了,白若遥是真的香!慕回雪是真的意难平。剧情党不得错过的一篇好文章!晋江文学城的,莫晨欢大大是真的好厉害。我看地球上线总有一种“看懂了,又没看懂”的感觉。
  人生美在阴差阳错——《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年前偶然看到一档节目,叫《开讲了》,其中一期嘉宾是阎肃老师,85岁的老人谈起感悟说,人生最大的财富是阅历,阅是阅读,历是经历,而旅行是积攒经历的最好方式。那次旅行我去湖南,除了收获经历,还从机场带回了一本书《解忧杂货店》。
  当初买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和治愈系的封面。东野圭吾的小说多以推理为主,《解忧杂货店》在他的小说里多少有点另类,这是一本简单、温暖的小说,没有谋杀,没有警察,没有动机,也不用去推理究竟谁是凶手,这是一个具有穿越时空功能的“牛奶箱”引发了几个奇妙的故事。“浪矢杂货店”在30年间一直存在,拥有了穿越时空横跨30年的魔力。30年前的人投了信,30年后有人可以在这杂货店中回信。被帮助的这些人都是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无助地面对即将或正在经历的人生重要选择。东野圭吾生动地刻画了30年前后时代和人心的变迁,一个决定,一个事故,一首歌,环环相扣,悄悄地改写了一个人的人生,悄悄地改变了世界。
  《解忧杂货店》买回来很久,一直放在床头,一个晚上突然心绪来潮打开来读,竟也看到了凌晨。几天读完,发现这是一本有关哲学感悟的心灵碰撞之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选择”诠释。女运动员是该把宝贵的时间花在陪伴身患绝症命不久矣的男友身上,还是争分夺秒训练击剑争取参加奥运会?辍学的男大学生是该坚持遥不可及的音乐梦想继续在东京漂泊等待机会,还是应该回老家接替父亲的小店安分过日子?……快乐是一样的,烦恼却各有各的不同。如果人们能够事先预知未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又该如何抉择才更有意义?我们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但是通过这个能穿越时空的杂货店,迷茫的人在晚上将写了烦恼的信丢进铁卷门的投递口,隔天就能在牛奶箱里拿到回信解答。准确来说,这不算解答,而是指引。就好比行走在一个漆黑的夜里,面对同样未知的分叉路口,突然出现的一道光线。或许这光芒很微弱,却足以坚定你的信心。而这条路,终究需要你一个人走。
  浪矢爷爷说“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细细回味自己的人生,发现曾无数次的站在选择的路口茫然不知所措,也无数次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当然也无数次幻想有位浪矢爷爷给我指点迷津,可是现实里没有人能预知你的未来,没有人能感同你的冷暖,也没有人能代替自己去做选择,所以我们在现实的世界里一次次的头破血流,步履维艰。浪矢爷爷说“并非是对的我们才选择,只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个答案就是对的。人生能经历的美好风景或许不在于如愿以偿,而在于阴差阳错。”是的,人生美就美在阴差阳错。预知未来反而会导致我们左右徘徊,下不了决心去选择。其实不管如何去选择,坚持走到最后,都会有不一样别致的风景。
  我最爱未知而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剧透的人生再完美也不是心之所想。“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
  不论在人生的岔路口怎样选择,心之所向,便是阳关大道。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月下桑的书[委屈][委屈]可能比较小众,但她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原耽作者了。她的文就是读起来都特别舒服,童话一样的感觉。不只是爱情,每本文里都有特别多出彩的配角诠释他们同样美好的亲情友情。每本文的主角都是强强,即使是受的那方也特别帅气特别少年感。而且太太特别喜欢写一些全新的设定,很多文的世界观种族观都是全新的,总之我真的强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15: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人的童话——《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故事从三个小贼进入一家僻静的街道旁的杂货店开始,然后发生了一系列奇特的事件,穿越时空的书信交流,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的程式设定,引出来的几篇正能量的故事。

  从跨越时空的方式来看,也算是穿越的套路了,但故事中我们似乎注意不到这是个穿越的故事,更多的是被那些故事主人公的真实苦恼所感同身受——技术只是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喧宾夺主,譬如那些国产的各种穿越修仙,那就还停留在炫技的原始阶段上,看几个便疲劳了。

  小说主要讲的是面临各种选择时,以及听从来自未来(其实是内心)建议后发生的各种故事。

  人生中总不断一些关键的时刻需要我们去抉择,谁都渴望能得到未来的一些指引和暗示,告诉我们是否还应该坚持下去,或者放弃;是否应该离开,还是该留下来。这些抉择有些与爱情有关,如第一个年轻女运动员的故事;有些是因为亲情,如因为家庭巨变而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离家出走的少年浩介;还有的是因为梦想和现实的矛盾,譬如年轻人克朗,因为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到底是该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还是听从父亲的建议经营鱼店呢?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做出选择时,需要的却不是别人的建议,而是对自己内心已有答案的认同。就像杂货店主人浪矢雄治老爷子说的,“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答案了,来咨询只是想确认一下自己是对的”。

  懂得这个道理,再去解答别人的忧愁时,自然便知道如何回复了。另外重要的一点,重要的是当事人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积极认真的生活,不管得到什么样的答案都不管用。

  “或许我们追求了一生

  仍要从追求本身寻找

  或许答案不在远方

  而在你我的心上”

  ---------尹吾 《或许》

  我觉着最好的一个故事便是《深夜口琴声》这个。那种年轻的倔强、遥不可及的梦想,来自家人的默默支持、心中的悔过与愧疚、在杂货店的牛奶箱这边的三人从未来写信给出指引,直至最后坦然接受命运,但……当鱼店音乐人克朗的梦想以谁都没想到的方式被实现时,让人不禁唏嘘。

  这也就是常说的,所有结局的关键就是给予观众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不是通过他们所期望的方式给予——这才是一个好故事。

  读到这时,你不能说是主人公克朗因为得到了未来的指引所以那样做,还是因为那样去做了才有了未来——这也是所有时空转换故事的一个因果关系悖论制约了。

  小说中,不同的主人公将他们的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随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断发生,不断有来自穿越时空的信件递达,给出当事人咨询答案,引导着故事情节前进。错综复杂的人物带着自己的人生疑惑不断出场,各个篇章故事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随着最后一篇的开启,所有人竟然都因为这家名为浪矢的杂货店而关联在一起。

  《解忧杂货店》的人物关系和时间轴的处理,说起来有点像神剧《LOST》,不断跳出的新角色和各种闪回(Flash Back)和闪前(Flash Forward),刚开始读的时候似乎一头雾水。但不同的是后者玩大发了,弄了太多的谜团实在是圆不了最终简单粗暴收场,而本书作者则成功的利用自己的精巧结构和推理掌控能力将中途剪接成不同方式的故事圆满地拼接了起来,令读者在智商磨砺之余,又感到了一种温暖——这便是推理小说天王,东野圭吾的能耐。

  对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利用穿越这种架构来回答人生疑惑,《解忧杂货店》,更像是一个成人的童话,充满了温情和暖伤的色彩,以及稍微一点点我们都希望拥有的,利用未来的能力来成就和满足别人的幸福感吧。

  舒展Sunny曰:“何以解忧”,我也似乎有了一知半解。对于很多人来说,遇到忧心的事情,其实心里多少有了自己的决定,只是不能确定这个决定会不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能够排遣这种烦恼的,要么是来自其他人的一句肯定,要么是获得一个不太偏离自己初衷的更好的抉择。而要是劝他完完全全的放弃自己的决定,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对于他也是件极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丝毫不亚于按照他原本决定,却最终失败后产生的懊恼自责。对一个陷入烦恼的人来说,来自他人的支持与慰藉,是多么需要的东西呀。

  我们都是需要不断得到别人肯定的,所以,何以解忧呢?一个支持对方的坚定目光,再加上一个不背离烦恼者初衷,却又优于烦恼者的决定,显然会是一剂解忧良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5 08: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就像是忽然升起的太阳,温暖而充满人性的光亮。看到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明白,世上没有永远的黑暗,每一个明天都会好起来。

  一家废弃的杂货店,一扇破旧的铁卷门,一个盖的紧紧的牛奶箱……九月十三日的深夜却因为三个小偷的闯入而变得意义非凡。

  牛奶箱连结着过去和现在,一封咨询烦恼的信经由它投递至翔太、敦也、幸平这三个年轻人的眼前,怀着一丝好奇与第一次有人向他们倾诉的惊喜感受,他们用自己不算成熟想法给对方提供了建议。这是故事的开端……随后,一夜之间信件来来回回,寂静的夜晚只有开箱关箱以及信件掉入箱内的啪嗒声清晰可闻。小偷们在逃亡和驻留之间挣扎过后,选择了暂时忘记自己的危险处境,享受着与过去的人通信的奇妙经历。当那扇改变房屋内外时间流速的后门缓缓关上,三个年轻人等来了形形色色的咨询者——从最初的月亮兔小姐,到鲜鱼店的音乐人,再到想辞去正式工作而在酒店工作的年轻姑娘……他们的命运因为一封封投向未来的信件发生了改变,而他们之间竟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故事的人物一部分是浪矢爷爷本人提供建议的对象,另一部分则是把信寄到未来与三个闯入杂货店的年轻人发生信件往来的人,而不管是哪一类,在多年以后他们都对杂货店产生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哪怕没有参加上对自己十分重要的奥运会,哪怕至死也不曾完成自己的音乐梦想……

  浪矢爷爷曾对他的儿子说:“我谘商多年,终于了解到一件事。通常谘商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找人谘商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这个答案是正确的。所以,有些谘商者在看了我的回信后,会再写信给我,可能是我的回答和他原本想的不一样。”一语道破人人心中所怀有的一种心理倾向。

  有时候我们想旁人倾诉烦恼,或者是单纯地需要一个耐心聆听的人,或者是需要有人坚定自己心理早已冒出头的想法,因为我们认为心里的那个答案或是模糊不清或是在某方面不合情理或是害怕它在将来给自己与他人造成伤害,于是借由他人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的建议来减轻自己内心的矛盾,并产生依照此种想法的行动。浪矢爷爷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更加不愿敷衍他们,而是认认真真绞尽脑汁地提出诚恳的建议。既然咨询者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如果他顺从他的想法确认他的答案,一方面他会有如释重负之感,而另一方面他的心灵深处仍然会有不可调和矛盾以及痛苦。原因很简单,如果是合乎社会规范并与现实不存在冲突的决定,根本不需要苦恼到去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咨询的地步,凡是走到这一步的人,都已被意志与现实的冲突折磨得疲惫不堪,不得不无奈地把内心的隐秘展露他人并寻求可能的帮助。浪矢爷爷会在充分了解咨询者的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他的建议,当然最好的决断权还在咨询者本人。

  这是一部充满温情的小说,是每个手握地图却依然不知自己身处何方的迷失者的指南针,更是发现地图只是一张白纸的心存恐惧者的一剂强力的安慰剂。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大胆地上路吧,因为每一条你所走过的路,其实都是你人生的必经之路。你是自由的。

  下一次当你忘记你是谁以及你在这世界上存在的意义之时,记得写一封信,投进自己内心的牛奶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6 09: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