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网

 找回密码
 加入读后网
查看: 44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经密意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8:4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为什么没人去推《地球上线》!地上的剧情线是真的强,强死我了,感情线有点暗,但是糖糖真的一直喜欢傅闻夺!呜呜呜,甜死我了,白若遥是真的香!慕回雪是真的意难平。剧情党不得错过的一篇好文章!晋江文学城的,莫晨欢大大是真的好厉害。我看地球上线总有一种“看懂了,又没看懂”的感觉。
  心经密意读后感
  赵惠卿居士 华严妙智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所翻译的佛教经典,内容简短,只有二百多字,从古至今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广为流传。持诵《心经》的功德殊胜,或治病,或得智慧,或消业障,或保平安等等。但对多数人而言,虽然经常虔诚礼拜读诵《心经》,却对经文的内涵不加深究,甚或误解经中义理,殊为可惜!最近拜读平实导师讲述的《心经密意》,书中阐释《心经》的密意,内容深广胜妙,是了解生命实相的珍贵宝典。
  在科技进步、资讯发达、工商繁荣的现代社会,每天过著“人忙心也忙”的生活,我们的这颗心一点也不自在。总是非常在乎我的身体、我的眷属、我的名声、我的财富、我的事业,生活上经常出现很多的贪爱烦恼。有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还会勉强安慰自己说“一切法缘起性空”,但是我们不曾真正了解,什么叫做缘起性空?不知道缘起性空是要依附于根本因第八识如来藏,否则就成为无因起、断灭空了!因此,人间的诸多烦恼依旧不断产生。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冥顽愚痴呢?主要的理由就是我们不知道有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而把自己的见闻觉知心当成真心了!因此我们虽活在虚妄世间,却一点也不曾觉知无常、虚妄!五蕴、十八界究竟从哪里来的?我们也从来不去探讨!
  佛法所说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的虚妄世间,就是色蕴: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识(了别)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受(领纳)蕴:苦、乐、不苦不乐三受。或苦、乐、忧、喜、舍五受;想(了知)蕴:对六尘境界的了知及语言文字思惟、思想等;行(造作)蕴:指身、口、意的造作行为。五蕴世间的生起,有先后次第的差别,先由于色蕴的根与尘相触,因而产生识蕴了别,紧接著就有了受、想、行三蕴。其实,这个“蕴”字即是“积聚”之意,五蕴、十八界世间,本由众缘积聚而成,是缘生法,有生必有灭,当然也就是虚妄而变化无常的世间了。
  在虚妄无常的五蕴、十八界世间中,我们要如何看清宇宙生命的实相呢?《心经》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见闻觉知的妄心,也有自在的真心,因此我们受染污妄心的系缚而流转生死。故想要了解生命的实相,必须以我们见闻觉知的妄心,去找另一个本来就自在的真心如来藏;也就是说我们不用先断诸多烦恼,而在种种的烦恼中证得菩提(实证真心如来藏)。当我们破参明心后,证悟了第八识如来藏,因而产生般若智慧,就可以自己现前观察真心如来藏才是万法的根源,这就是宇宙生命的实相。
  这就是说,万法的根源—真心如来藏—生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真心如来藏变现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当根、尘相触时,由意根(第七识末那)作意,使得真心如来藏在根与尘相接触的地方,将能见、能听、能嗅、能尝、能觉、能了知、能了了分明的六识心变现出来,所以就有了见闻觉知的你、我、他,以及一切有情众生。由此可知,我们不能离开第八识根本因(真心如来藏)来讲一切法缘起性空。
  事实上,真心如来藏的法相虽然是无形无色犹如虚空,可是祂有真实体性,所以称为“空性”。真心如来藏的真实体性永远不落在两边,就是中道心。所以说祂不垢不净,因为祂离见闻觉知故自性清净,但祂也含藏了染污种子;也说祂不生不灭,因为祂的本体永不坏灭,故无老死,既无死灭即无出生;还说祂不增不减,因为祂的无漏法种增,有漏法种就减,一出一进相等,没有增减。又说祂非一非异,五蕴身虽因如来藏而生,但不等于如来藏;五蕴身若等于如来藏,老死之后,如来藏应与五蕴身一起变坏;然而如来藏并未坏灭,故名非一。如来藏虽不是五蕴身,然离开五蕴身也无法找得如来藏,故名非异。
  真心如来藏在初转法轮的《阿含经》中称为“本际”;在二转法轮般若诸经中称为“不念心”、“非心心”、“无住心”、“无心相心”;在三转法轮的唯识方广诸经中称为“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阿陀那识”;禅宗称为“本地风光”、“本来真面目”、“佛心”;净土宗称为“自性弥陀”,这个真实心在经典中尚有许多异名。
  当我们看清生命实相,找到第八识真心如来藏,我们已知道祂的体性清净;但祂也含藏著七识心的染污种子,所以一定要转依祂的清净性,修除七识心自己的染污性。证悟的菩萨观行一切法缘起性空,五蕴、十八界无真实我,终归坏灭,成就解脱智慧,可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但是,真正的证悟菩萨从不担心自己是否能出三界,而且不畏生死,也不怕隔阴之迷,一心发愿利乐有情众生,累世累劫进修佛菩提道,不断转变祂所含藏的染污种子,修除七识心的我执,断除烦恼障现行与习气种子,断除所知障的无量数随眠,菩萨历经五十二阶位,最后,福慧圆满成就佛果。
  我们都知道佛法的智慧分为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所谓的解脱道,是指声闻、缘觉看到世间法缘起性空、无常、苦、空、无我等真相,因而修证解脱果、灭尽十八界,终于不再轮回生死,入无余涅槃。所谓佛菩提道,是指菩萨看到生命实相而因此生起的般若智慧,也就是找到万法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如来藏内含藏无量种子,菩萨证知如来藏种子的种种功能差别,成就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一切种智。《心经》的经文虽然简短,却已函盖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另外,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净土宗《莲宗宝鉴》也说:“上上根智人,直下自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弥陀”,皆是强调学佛者证悟本心如来藏的必要性。总之,我们需要亲证第八识自在心如来藏,才能真正体悟《心经》所说的真实义理,并且进入不可思议的佛菩提境界。
  《心经密意》的内容,正如书名,全书正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隐密的意涵,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经文的微言大义,理解法界实相般若智慧的真正内涵,实可谓旷世钜著!我们必须反覆详加研读,并深入思惟其中之法义,将能获得书中无价的般若宝藏。在此敬祝大家福慧增长,早证菩提。
  赵惠卿合十
  ——转载自《正觉电子报》第79期

《错绑了情敌的系统后》 我可太爱里面的攻了,这本真的主角都很可爱 善良 真诚 自尊 自爱,可惜数据不太好,作者真的写的很有趣,笑死我了,但是到一个期待很久的翻车的部分的时候,那种处理,那个情绪真的绝绝子,被完全带进入了的那种心脏空空的, 懵懵的钝痛特别细腻,可惜数据不太好,而且作者居然是抑郁症患者,就感觉到她真的好棒,好认真的在逗笑自己,真的特别乐观,没有一丝阴霾的感觉,所以到那个翻车的时候,情绪猛的扑上来,就好像被溺毙了一般,有一种很平静的窒息感 好在主角真的很勇敢呜呜呜,我真的好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读后网广播台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世情缘,浮生若梦。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读后感:蔺相如的格局
每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的心中常充盈着一股英雄之气。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的旷世奇局
《清明上河图》隐藏着宋徽宗布下的旷世奇局。
最新读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读后网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5-5-3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6 读后网(www.duhougandaquan.com.cn) 滇ICP备2022006988号-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